性别,据调查显示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2倍,近年来,男女在社会中地位差距缩小,患病率差距也在缩小,而且女性的情绪变化也和、妊娠和生育有关。
年龄,抑郁障碍好发年龄为21~50岁,有人认为25岁左右和50岁左右为两个发病高峰期。
社会阶层,一般非双相性抑郁症社会阶层患病率相仿,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以高社会阶层患病率较高。
婚姻,单身和离异者的患病率明显较高。
童年经历,童年失去双亲,以后可能较易发生抑郁障碍。
人格特征,有人认为缺乏活力,有不安全感,内向,缺乏自信和依赖性强等,常是抑郁症的人格特征。
所以抑郁障碍的发病因素复杂,我们不应该凭借一个单一的因素下定论,即使父母因为个别原因出现抑郁障碍,除了积极的治疗之外,应该尽量避免抑郁情绪影响家庭的养育环境,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会接触到存在抑郁情绪的患儿,家庭的养育环境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良好的养育环境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能看出来您是因为自身患病后开始担心孩子,作为医生我觉得首先您需要积极面对疾病,科学的采取治疗手段,因为抑郁障碍本身是能够通过治疗恢复社会功能的,我想只要您能认真的系统的治疗,应该在一段时间内恢复原有的状态;那么尽早的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才是对于孩子最大的保护,精神疾病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后天的成长环境更为重要,如果您能在自己不懈的坚持下痊愈,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毕竟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您想让孩子变得坚强勇敢,首先您应该做到。
我觉的失眠和基因有点关系,但不是基因导致的,怎么这么说呢,我有一个姐姐,按说我们是一奶同胞,基因应该有相似之处,可姐姐的睡眠质量很好,而我就不行。从自身的经历来看,我总结了几点导致失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肾虚,气血不足,二,白天劳累过度,三考虑事多,思想压力大,四心脏供血不足和更年期综合症,五过高等都能导致睡眠不好,一个人因为心理素质的不同,适应生活和抗压的能力也不一样,还有身体疾患造成的失眠。如果不是身体疾患造成的失眠,那就是自身神经方面造成的,失眠能够引起各种疾病,所以我们为了避免失眠,应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晚上定时作息,十点半之前必须躺在床上,平时做个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也不要想的事太多,开心能够治百病,自己打不开自己的心结,医生也很难开药方,不要太高,经常对着自己笑一笑,释放心中的压力,会让心情变好,心态也会变好,失眠就会远离自己。自己应该学会自己调节,失眠就会远离自己,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不要认为是基因导致的,谢谢悟空邀请。
感谢你对精神症的关注,对于精神症的研究,整个科学界都在紧张的进行中,近年对于精神症致病基因的研究很多,人们也发现了很多确切的精神症致病基因,所以说精神症当然是多基因遗传,而非单基因遗传。
遗传学是一个非常宽泛的科学分支,精神症的遗传问题也非常复杂和涵盖颇多。你说的单基因遗传,其实是属于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在近30年,精神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得到 突出的进步,比如上图,就是目前与精神症的发病关系密切的遗传基因组。不是单基因,一定是多基因遗传。
虽然遗传学研究很多,但目前比较公认的研究结果是单一基因发病的几率很小,成组的互动基因,或者说多基因才是精神症发病的高危因素(70%-100%)。目前的研究瓶颈是确定了很多与精神症相关的遗传基因,但其中可能包括很多微效基因,也许还要通过不断的研究去排除和确定确切的致病基因。
得益于新型遗传测序技术的进步,陆林院士在《沈渔邨精神病学》一书中,关于精神症遗传基因的描述中提到,目前已经报道的与精神症相关的染色体区域包括:6q24-p22,6q13-q26,10p15-p11,13q32,22q12-q13,1q32-q41,5q31,6q25.2,8p21,8p23,3,10q22和10q25.3-q26.3等。
其实我们一般关注的是疾病的家系研究,比如精神症患者的家系研究中,父母一方为精神症患者的,子女患病的风险值为12%-15%;父母双方为精神症,则子女患病的风险高达40%。即使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中有一人患病,那么作为孙子辈的人发病几率仍高达6%;而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5%-1%。
同其它遗传因素相似,家系的遗传因素只是精神症发病因素之一,除了遗传还有很多诸如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幼年经历,精神压力,诱发因素等等一系列的发病影响因素。所以在我这个精神科医生看来,与其纠结是否发病的没有答案的问题,不如把我好现在,给孩子幸福的童年,完整的家庭,美好的性格,就能帮助存在家族史的人远离精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