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科普 > 心理暗示

精神症的护理计划(我的阿姨最近得了精神病,去精神病院却需要隔离14天,怎么办)

我的阿姨最近得了精神病,去精神病院却需要隔离14天,怎么办

你好,我是精神科医生,现在是阶段,我们都知道病毒的狡猾与可怕,我们对病毒的认知也是一天天不断刷新,即使入院前没有任何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血常规,肺部CT检查都完全正常,甚至核酸检测也是阴性,仍然有可能是潜在的无症状感染者。所以现在的精神病院收治患者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我们国家的精神卫生系统已经有几百名在院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我们不得不将潜在的传染风险都考虑到,隔离是必须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的精神病院

昨天我刚从医院回家,在医院住了14天。这样的连续值班政策也是全国各地的精神专科医院为了控制感染风险作出的特殊举措。健康的医生尚且如此,那么外来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当然也需要隔离至少14天。实际上包括我们医院在内的全国大部分精神专科医院都是这样要求的,为的就是尽量避免外界的病毒进入封闭的精神专科医院,因为医院里面尤其是封闭病区人员密集,一旦进入感染者,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月前的初期,就爆出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出现严重的院内感染,至少50多名精神科住院患者和30多名医护人员被确诊了肺炎。当然,在那个时候专家还在说肺炎没有人传人,所以全国的医生也都没有任何的防护意识,也想不到简简单单的收治患者,或者外来的物品就可以传播病毒。所以,教训是惨痛的,甚至包括科主任,护士长在内的整个病区的医患都被感染。

后来,国家卫健委专门面对精神专科医院出现的聚集性做出了通告和指导意见,各家医院也做出了响应的应急响应。比如我们医院是封闭医院,家属和患者不得进入医院,只收治符合精神卫生法第30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生护士实行14天值班制度,值班前全部检查血常规,肺部CT,确保不让病毒进病区。期间收治的患者必须由监护人陪护在单独病房隔离至少14天,监护人和患者入院时要提供近两天的血常规和肺部CT报告证明健康情况。期间有患者需要出院也要复查血常规和肺部CT结果,保证健康状况下离院。

家属质疑这样做有没有必要?是不是过度检查?

这是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不是医院的个人行为,入院时避免将病毒带入封闭的病房,出院时,保证和证明出院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状况,一旦出院后患者和家属出现发热,起码证明在院期间是健康的,不然可能就需要再次隔离医院,隔离病区的每一个人。而且我的出院患者告诉我,没有出院前做的血常规和肺部ct证明健康,连小区的门都进不了。

这期间确实做了比平时多的检查项目,确实有些项目家属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是期间责任重大,医院要对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在院患者负责。为什么我也要在医院吃住14天?为了减少流动,避免感染,杜绝将病毒带入病区。

昨天晚上还有患者家属跟我抱怨,患者病情出现反复,但现在不能住院(不符合精神卫生法30条),询问我怎么办?我的建议尽量避免和患者的,顺着他的话说,把这一段特殊的时期熬过去就好了。

希望早些过去,如果有病情方面的问题可以留言,我愿意帮你解答。

在精神病院中,精神病人该如何管控

在精神病院中,精神病人该如何管控?

提到精神病,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普通的老百姓,就基本和马路边垃圾箱捡东西吃的疯子联系起来,认为他们无所顾忌,想打人就打人,想砸东西就砸东西,没有自知力,不知道自己有病,也不想着康复,基本是没有讲道理的人,好像只有通过吓唬,捆起来等方法来解决。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四川某精神病院3名病人化妆逃跑就足以说明,精神病人在不发作的时候思维正常,甚至缜密。

如果和一些被正规医院确诊的精神病患者交流,你会发现大多人有很好的自知力,自我感觉很痛苦,睡眠不好,没有食欲,也到处寻找方法想快点康复,他们会自己申请,添加一些群,他们不承认自己有问题,实际是不敢承认,怕别人知道笑话自己,看不起自己,他们胆子小,怕人,非常敏感,打人砸东西是发作的时候控制不住,并且往往打自己的家人,到外面不敢,因为他们知道,打了外人很麻烦,大了家人没事。

看懂了精神病的本质,对那些病程短的人,就是通过改变他们的认知思维来降低焦虑,焦虑降下来,他们情绪稳定了,就和我们正常人一样交流生活。

如何让精神病患者吃药

您好!精神症患者由于受疾病的支配,往往不承认自己有病,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表现为服药依从性差,拒绝服药、藏药、自行减药。首要您要分析患者为什么不吃药,根据原因有的放矢地使患者顺利服药。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情况:1.自知力缺乏。患者缺乏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这种状态家庭护理一般比较困难,可以考虑住院治疗;2.精神症状所致。如果患者存在大量幻觉或是存在被害妄想,让其自觉服药是困难的,这种情况也可以考虑住院治疗:3.担心药品不良反应。这个比较难处理,因为精神患者常常伴有敏感多疑的特质,过分的告知其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得根据患者性格底色和疾病状态来制定策略。如果怀疑出现了药品不良反应,可通过换药、减药、对症治疗等多种解决,自行停药是最不可取的一种方法;4.精神科知识缺乏。最典型的情况就是,症状好转后马上停药。再强调一遍,精神症不是感冒,药不是说停就可以停的。5.担心药物影响智力。关于这个可以参考我以前的问答,里面有详细的叙述。6.蓄积药品有倾向。这一点需要家属格外注意,过量服用药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有时思想工作做不通,也可以用一些“小手段”,比如说可以把药品混在饭菜中,部分药品有液体制剂,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怀疑患者存在藏药行为,可以在来医院检查血药浓度。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样,我讲的可能不全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来讨论。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如有问题直接邀请作答即可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