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亲友,应该如何陪伴抑郁症患者?我觉得最好的做做法就是先去了解真正的抑郁症,我说的是医学的抑郁症不是非医学人士随意说的抑郁症,因为现在的网络上讲抑郁症的人很多,但非专业人士的观点会有很多偏差的地方。
要先说明的是,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是有着明确生物学特性的医学疾病,所以很多普通人将抑郁症说成想不开,小心眼,矫情的说法是绝对错误和偏激的。想一想,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有抑郁症患者,在他们周围就有抱有这样错误偏见的人,那么你或者你的家人会有怎样的感受?患病,本就无助、无望、无价值,再经常性听到这样偏激的话,怎么会变好?
其实这样的不利影响一直存在着,甚至来诊的很多抑郁症患者都表现出明显的病耻感。
病耻感是一定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求治和加重患者的抑郁程度的,我接诊的患者很多因为觉得患抑郁症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而不好意思到医院看病,直到在院外辗转看了好久的中医、心理咨询等等,最后实在无法忍受抑郁症状的困扰才走进精神专科医院。而且之前也有过很多报道,一些抑郁症患者因为周围人的一些偏激的话语一时冲动离世。
我觉得第一要务是确保患者尽快接受正规的系统治疗。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抑郁症科学治疗的患者是可能向着慢性迁延的病程发展的,而长期慢性迁延不愈的抑郁症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到那时再治疗就来不及了。所以说,抑郁症在医学上又被称为——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
然后是你关心的日常与抑郁症患者相处应该如何帮助患者努力走出抑郁的阴霾。
保持患者居室环境尽量阳光充足,色彩比较明朗、协调,
注意不要让患者独处,随时有人陪伴,防止患者、自伤,
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不要让患者蒙头睡觉,而对难以入眠或易早醒的患者要及时处置,以保证,
大多数抑郁患者食欲下降,因此不可忽视饮食调护,督促患者饮食,维持适当营养,
抑郁状态患者思想包袱重,因此要主动与患者交谈,以阻断患者负性心理,减轻内心痛苦的体验。
当然因为抑郁症患者的危险性特征,三自——自罪、自责、,陪伴抑郁症患者的亲友和家人要学会辨别患者的情绪变化,识别患者的危险,一旦出现类似风险要尽快通知医生,及时进行医学干预。
关于如何识别患者的风险,日常需要观察的内容:
抑郁情绪的变化
注意患者下定决心后情绪反而可能平静下来
对家人表达内疚感,反复自责
极力否认、回避问题
突然拒绝继续治疗
为做具体的准备,如写遗书、与亲人最后见面、对身后事做交待、嘱托等等
抑郁症患者如何自控,不让家人担心?作为最常接触抑郁症患者的医生,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同样的一个答案,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你说到你的诊断是双相障碍,医生的药物没有用,其实我觉得还是在医生的观察下住院治疗对你的帮助更大一些。
你说到你的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在家服药,但医生开的药显然效果很不理想,在家里两个多月了,还经常把自己关在衣柜里,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可能还是失眠,甚至曾经连续2-3天彻夜不眠。可以说你的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效果真的不好,那你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吗?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严重精神障碍,复杂程度和严重程度都要远超单相抑郁发作,治疗的药物选择也很多,你的医生目前给你的治疗方案效果不好,不能证明以后也不会好,其实很多患者都需要反复的更换药物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药物,为什么不给自己多一些信心呢。
我不清楚你的治疗药物具体是那些,不过我知道你现在应该是处于双相抑郁的状态之中,而双相抑郁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治疗组合是奥氮平 氟西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奥氟合剂。这两种药物一种是抗精神病药物,一种是SSRI类抗抑郁药物,两种药物的组合对于双相抑郁的治疗效果非常好,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双相抑郁治疗药物。
当然,我相信之前的药物无效不等于所有的药物治疗都无效,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放弃治疗,而是应该主动求治,配合医生。也可以更换治疗医院,选择到更权威的区域性医院,或国内知名的精神专科医院求治,有很多医生能够帮助到你,给你更好的治疗选择。就比如我吧,现在脑子里就有几种药物的选择,以及物理治疗的可行性思考。
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很容易误诊和漏诊的复杂疾病,误诊率非常高,你的医生已经帮你寻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可能已经帮助你极大的缩短了治疗需要的时间。双相障碍虽然复杂,但一定不是不能治疗的,相反,双相障碍的缓解期是可以完全恢复全部社会功能的。
想要不让家人担心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持与抑郁斗争的决心,绝不轻言放弃。你积极的面对自身疾病的态度,一定会感染和鼓舞到你的家人,他们也一定会在你的身上感受到信心。
具体应该如何做,有一些我经常给我患者的话,我希望在这里能够真正帮助到你:
尝试和别人谈及你的病情,虽然最初可能很困难,但对你一定会有所帮助的,说出去了,也就不算什么了,虽然这可能会使你感到紧张和压力,但说完会感到异常的轻松。
少喝咖啡、茶和一些含的饮料,尤其是晚上,因为它们不但能使你感到更多的焦虑,更能让你失去正常的睡眠。
尽量避免去能让你感到紧张或不舒服的地方。
纠正自己的疾病认知:你是因为患病才会有如此消极和悲观的想法,一旦病治疗好,你就会恢复如常,关于你的疾病,想知道什么可以去问你的医生,也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关于抑郁症或者双相障碍的相关书籍,他们会帮助你了解你的疾病,并最终战胜疾病的。
13岁孩子不会有忧郁症的,不要胡思乱想,没有确诊不能自己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