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心理类型理论的首次出现是在1913年。当时正值召开国际精神分析大会。荣格在该次会议上提出个性的两种态度类型:内倾和外倾。1921年他在《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又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四种功能类型,即理性功能的相互对立的两种类型──思维功能与情感功能和非理性功能的相互对立的两种类型──感觉功能和直觉功能。由此,荣格将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组合起来,形成了八种个性类型: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知觉型、内倾感觉型。
荣格理论的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是,相信人类心理一定有一个非个人的层面,它不同于个体的无意识,荣格称之为集体无意识。它被这一物种的其他成员所继承并分享。荣格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个体的无意识主要由被压抑的想法组成。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由原型——或者说原始的(基本的、古老的)形象组成的。荣格认为,人类分享了与祖先类似的经验。
这个是荣格提出的,那么我给你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论,对集体无意识的发现的重大意义使荣格成为上世纪最卓越的学者之一,荣格也由此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人的心理是通过进化而预先确定的,个人因而是同往昔联结在一起的,不仅仅与自己的童年的往昔,更重要的是与种族的往昔相连,甚至在那以前,还与有机界进化的漫长过程联结在一起。确立精神在进化过程中的这一位置,是荣格的卓越成就。集体无意识与个人无意识之间的区别在于:个人无意识有那些曾经一度被意识到后来又被忘却了的心理内容组成,而集体无意识是整个人类的遗产,它是祖先们的馈赠,它蕴藏着各种各样的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s),而正这些原始意象中蕴含着最为野性的能量。集体无意识的内容被称为原型,荣格说"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的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原型是普遍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继承者相同的基本原型意象。例如全世界所有婴儿都天生具有母亲原型。母亲的这种预先形成了心象,后来通过现实中与母亲的接触和相处,而逐渐显现为确定的形象。而最重要的是,原型是情结的核心。原型作为核心,发挥着类似磁石的作用,它把与它相关的经验吸引到一起形成一个情结。情结从这些附着着的经验中获取了充足的力量之后,可以进入意识之中。原型只有充分形成了情结的核心,才可能在意识行动中得以表现。下面介绍的四种原型在每个人的人格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一个比一个深入。认识它们,并且如果你最终能在你自己的生活中觉知到的话,它们也许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这四个原型分别是:人格面具(the persona)、阿尼玛和阿尼姆斯(anima animus)、阴影(the shadow)、自性(the self)。人格面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各个层面适应性的能力,它是为了使个人在社会上得当某种身份的认可而存在的。例如一个人,可以在老师面前是学生,在父母面前又是儿子,在朋友面前是朋友。它是一种展现自己顺从社会的一种原型。每个人都实际存在几种生活面具。人格面具一般在社会生活中会是有益的,但如果放任它发展,过分使人格面具发展到膨胀的地步,那这个人就是很危险的精神状态,因为这会使这个人的自我部分隐没,使这个人感觉生活的异常空虚和意义感的丧失。
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弗洛伊德最有名的,相信对很多人来说这个名字是神秘而陌生的,然而他的那些心理学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分析心理学。卡尔·荣格是在以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的发现为基础上,根据自己亲身体验及在对临床病人的大量观察和广泛研究了各民族宗教神话之后,提出来的一套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这一理论勾画出了人类心灵的原始面貌,为沟通过去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架起了一道心理学的桥梁。
心理学家荣格列出公式:“I We=Fully I(我 我们=完整的我)”即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绽放出绚丽的人生。这说明,实现人生价值应该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列出这样一个公式:I+We=Full I。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绽放出完美绚丽的人生。其原因是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