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排除器质性病变,焦虑严重确实会引起胸口痛。有些人胸口痛去做检查,又没有问题,但有什么事一激惹,又痛起来。焦虑导致胸口痛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紧张,不安全的表现。分散注意力,可以多做放松练习,正念,冥想,瑜伽等。有时焦虑是一种习惯,常常去觉察自己的想法,情绪,以及身体反应,会有帮助。也可以做心理咨询。供参考。
你好,焦虑症患者即使自己知道病情的表现,想要完全控制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想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来调整有可能加重焦虑表现。我们拿广泛性焦虑障碍来举例,这种疾病占据焦虑障碍的57%左右,常缓慢起病,临床特点是经常持续存在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焦虑不安,包括紧张,害怕、过分担心等;病人感到十分痛苦而又无法摆脱是这类疾病的特有表现,因为患者伴有自主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活动过度,使患者出现了过度焦虑和不安。焦虑症引起了哪些表现精神性焦虑,这也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会对未来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表现出过度的担心和害怕。其实病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担心什么,但就是感到提心吊胆,坐立不安,紧张而不沉稳,心烦意乱,没有耐心,遇到小事就会六神无主,惊慌失措等等;任何事情都会往坏处想,就连休息的时候也坐卧不宁;多数患者自述这种焦虑紧张的情绪是自己过分担心所致,而害怕又找不到对象,总是担心未来会出现不好的结局,这也叫做预期焦虑;这种情绪和烦恼不同,烦恼主要是针对过去的事情后悔和对现实的不满,还有部分患者表现激惹易怒,无端发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力下降等等。躯体性焦虑,主要表现自经功能的障碍和运动和不安的症状,比如口干、出汗、心悸心慌、胸前区不适感、气急或窒息感、尿频尿急、腹部不适、头痛头晕、耳鸣、皮肤刺痛感等等。睡眠障碍,常表现入睡困难,辗转反侧,因过度担心而难以入睡,可伴有一些不愉快的梦境体验。还有病人表现为睡眠间断,夜惊,梦魇,常常从噩梦中惊醒而紧张害怕,次日精神不佳,疲乏无力,头脑感觉昏昏沉沉,没有清新的感觉。得了焦虑障碍该怎么办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目前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清楚的了解焦虑症的实质乃功能性疾病而非器质性疾病;因为患者躯体不适表现让他们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可能误认为焦虑是躯体疾病所致,如果没能及时解释清楚会影响疗效。那么认知行为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个性特征,很多焦虑障碍患者对现实生活不满意,对人生期望过高,凡事往坏处想,担心结局不好等等;长时间处于高度警觉之中、容易产生一些歪曲的认知,这是造成疾病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认知方法改变患者对疾病性质的歪曲认知,若能适时的给予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处理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我们都说人人都会紧张,可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把紧张的情形体验个遍,因为紧张的情况多得超乎我们的想象。题主所说就是紧张形式之一。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开会、作报告、演讲的时候。可能因为自己内心不是特别特别坚强,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低,以至于心理一时很难接受这种局面,所以才这样的。要问解决办法,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试一试。首先是要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感受到当众讲话的乐趣。可能有朋友心里要问了:我在众人面前就紧张,还能感受得到乐趣?嗯对,回答是肯定的。你想一想,当跟朋友们一起侃侃而谈的时候,你是不是很愉快、心情舒畅呢?当你说的话被别人听进去了,而且给出了很积极很满意的回应,你会不会心中万分欣喜呢?当你感受到了在众人面前发表言论的乐趣之后,你会喜欢上这种感觉的,真的。其次,在平时,你可以先尝试在小队人里、在少部分人面前多发表观点看法,然后尝试不断增加你的听众,渐渐地你会有变化的。要改变一种习惯很难,但是日积月累地改变和锻炼自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最后,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时候,是可以做点小动作的。这种小动作包括:玩玩笔头、摸摸讲桌、或者抠抠手指,可以根据发言时候的条件而定,站着坐着都有各种小动作。伴随着这样的小动作,你的紧张感就会减少很多。
心理所临床心理硕士,深耕心理学十几年, “不说废话,不熬鸡汤”脑子里总忍不住乱想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中常用的概念,布莱克曼对此的简单定义是:防御,就是大脑把感受排除在意识之外的一个途径。人生会有痛苦,说句玩笑话,只有等人彻底开悟成佛之后,才会变成正常人,没有了苦。但是我们只是凡人,凡人必须启用自我防御机制来防御苦。自我防御机制是非常有用的东西,安娜·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几乎所有事情都是防御。我们会发现,人的行为简直是没有偶然这回事。当自我容量不够时,就不能容忍太危险的情感高能涌入,否则可能会被破坏,于是设置了自我防御这样一个开关。忍不住乱想是一种强迫性的穷思竭虑穷思竭虑,是指试图在头脑上彻底弄清楚一件事,甚至还陷入了很深的哲学思考,但根本其实是为了防御这件事带来的痛苦感受。例如,一位35岁的离异女性花了好几个星期来治疗,就是为了搞清楚为什么最近一个男友和她分手。她这样做是为了防御自己的分离焦虑。想获得更多心理学优质内容,欢迎关注头条号“中科普唐大大” 公众号“zhongkepu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