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心理疾病,要尽快看心理医生,及时获得心理疏导或者药物治疗。此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美国专门研究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关系的心理医生康诺说:运动是情绪的氧化剂,你不需要马拉松,也不需要跑万米长跑,只要参加一项能加快心跳和呼吸频率的有氧运动,坚持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你就可以获得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许多好处。
有心理疾病的人会短寿
感情与家庭的变故、超负荷的学习或工作压力、激烈的竞争、对网络的依赖心理、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过分溺爱独生子女、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等等,都会引发心理问题,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了心理疾病。这几年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心理疾病也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英国的一项长达8年的研究证明,得过心理疾病的人寿命要短于心理健康的人。
该研究对1994—2004年间参与过英格兰健康调查的6.8万多名35岁以上人士的健康数据进行了长达8年的跟踪分析,是目前就此类问题进行的规模最大、数据最详尽的一次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得过心理疾病的人寿命要短于心理健康的人。同时,研究发现,即便是轻微的心理疾病症状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概率,从而抬高死亡风险。该成果凸显了早期干预和及时治疗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重要性。
运动减轻不良情绪
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无论是谁都免不了有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的时候。这种时候该怎么办呢。专家告诉我们,情绪低落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出去运动一会儿,你的心情就会轻松起来。
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过运动后心情舒畅的体验。这是因为,当运动量超过一定量时,身体内会产生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让你一扫郁闷的心情,感觉愉快。所以,内啡肽也被称之为“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意味着这种荷尔蒙可以帮助人保持年轻快乐的状态。这种效应还能影响到性格,能使人们对精神紧张和来自各方面有害刺激的忍受力加强。
其次,运动其实也是一种发泄。你在运动的时候,不良的情绪可以借由运动这个。运动能分散注意力,在你情绪低落时转移焦点,避免过度专注于目前的烦恼及衍生的不适。
起到这种缓解效果的运动包括较长时间健步走,跑步,游泳,滑雪,长距离划船,骑车,举重,爬山或球类运动(例如篮球,足球)等。
运动消除精神疲劳
德国医生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消除精神疲劳。医学院的学生在进行了连续4个多小时的紧张学习和操作后,精神疲劳状态可想而知。这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采用听音乐来放松;另一部分人进行了简单的体育运动:左右转腰(30秒)、直腿弯腰(30秒)、蹲下起立(30秒)、左右旋臂(30秒)、踱步(60秒)、前(后)滚翻(60秒)。运动后他们的平均心率可增加至136~156次/分。再次测试发现,即使是这样简单的运动4-5分钟的时间,他们的精神疲劳状态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思维敏捷程度明显提高。而且,运动获得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坐在那里听音乐!
所以,一旦你进行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出现精神疲劳的时候,请你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运动,就可以缓解精神疲劳,提高机体的意识或思维能力,使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如果没有场地或者条件,你只需要像上面我们介绍的那样,做一点办公室操,转转腰、踢踢腿、挥挥臂、蹲下起立、爬爬楼梯,让你的心脏跳快些、让你的呼吸喘起来,5-10分钟后,你又会恢复敏锐的思维状态。
运动强化注意力和记忆力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能帮助他们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美国的科学家对9岁孩子的脑电图进行研究,了解其大脑活动情况。测试结果显示,刚参加完体育活动后,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答案也更准确,而且问题越难,答案的准确率提高越多。脑电图还表明,刚参加完体育活动的孩子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不容易受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孩子们只要参加体育课、课间活动以及放学后的体育运动,就都可以取得这样的效果。
美国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老人每周锻炼4小时,可以提高记忆力。科学家对一组有轻微记忆问题的70岁左右的老年人进行了研究。这些老人中,一部分人在健身教练指导下,每天接受1小时高强度运动,每周4天,持续6个月。另一部分人只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结果发现,接受高强度运动的老人(特别是老年妇女)记忆力明显得到改善。如果从中年就开始参加快走、有氧健身、瑜伽、力量训练或游泳的老年人,发生记忆问题的几率下降了39%。到老年时还坚持锻炼的人,记忆衰退危险减少1/3。
运动缓解失眠之痛
“睡不着觉”如今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据报道,全世界约有10%-2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障碍。国内报道青年学生有失眠症状的为16.6%。日益紧张的生活及竞争环境诱发各种身心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等。失眠了,你该怎么办?吃安眠药吗?其实,运动也能够起到缓解失眠的作用。
研究人员让一部分失眠的大学生服用安定片;另一部分人进行体育锻炼。每次锻炼30-60分钟,每周3~5次。主要进行五禽戏等,此外根据个人的喜好再做一些类似于步行、慢跑、球类活动、徒手体操、太极拳之类的辅助运动。运动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49-166次。结果发现,体育运动治疗失眠有效率达到94%,与服用安定片(5 mg/次,3次/天)的效果一样。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中三分之二的人痊愈或者睡眠时间接近正常。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运动可帮助老年人入睡以及维持睡眠,早上步行1小时对于缓解失眠症状效果惊人。要注意的是,为治疗失眠而运动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通常早晨进行适量的运动更容易缓解失眠,而傍晚运动相对来说更不容易入睡,而且晚上运动量愈大,越不容易入睡。
运动有助于治疗抑郁症
我们熟悉的主持人崔永元的抑郁症痊愈了,人们都想知道,他是怎么治愈的?崔永元表示:和队友重走长征路,抑郁症好转了许多。原来,得了抑郁症后,崔永元离开“实话实说”栏目,除了积极看病药物治疗以外,他组织了20多名队员重走长征路。在8个月的时间里走过了9个省份,共行程6100多公里。“今天我走了5公里,明天争取走10公里!我现在每天晚上不用吃安眠药就睡得特香!躺下就能睡着,饭量也大了,高兴死了!睡不着的都应该出来走走!”崔永元说。如果知道崔永元由于抑郁症的原因,曾经长期严重失眠,那么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了。回到北京的崔永元,对徒步行走依旧热情不减,有一天,他从家走到中央电视台,又绕着中华世纪坛走了两圈,“算了算大概有15公里的距离”。国外有研究说,较轻度抑郁病人不吃药,代之以每天走路,10个月后比那些靠服用抑郁药进行治疗的病人病情大为减轻。
如果你有家人或者朋友患了抑郁症,那请你赶紧行动起来,陪着他坚持每天走路,既享受了自然、锻炼了身体,又治疗了疾病,何乐而不为呢?
病情分析:抑郁症是精神卫生专科疾病,发病原因复杂,主要与遗传因素相关。主要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少,兴趣下降,减少,睡眠障碍,躯体不适等。严重者伴发消极意念和行为,目前一般是药物辅助心理治疗,药物需要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规范服用。目前状况建议到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咨询诊治,平时保持规律作息,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治疗抑郁症,不仅是为患者解除痛苦,在使患者得以重返社会后,还可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治疗目标: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社会功能、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全病程治疗原则、个体化合理用药原则、量化评估原则、抗抑郁药单一使用原则、联盟治疗原则等。 抑郁症的全程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提倡选用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抑郁药。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类药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尽量使患者达到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抗抑郁药物一般在2~4周开始起效。 若用药治疗6~8周无效,可改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另一类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 为了降低复发的风险,结束巩固期治疗之后还应进行维持期治疗。维持治疗时间的研究尚不充分,一般如出现两次以上的复发,尤其是青少年起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病情严重、风险大或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其维持治疗的时间应至少2~3年;多次复发者(3次或以上)主张进行长期维持治疗。 一般以急性期治疗剂量作为维持治疗的剂量,可以有效防止复发。 维持治疗结束、病情稳定后,可缓慢(数周)减药直至终止治疗,同时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出现,应迅速恢复原有治疗剂量。
打个比方,身体素质很好,没有“三高”也没有其他问题,那是否可以不注重锻炼和饮食呢?当然不能,日常避免胡吃海塞,加强锻炼,是为了自己有健康的体质,免受病毒的侵扰。对于心理上的精神状态来说也是一样的。最流行的冥想——正念这里说的是心理学中的正念,区别于中的正念。它不带有任何宗教意味,是以一种特定的,在意识层面去觉察,真正的感受活在当下,并且不对事物带有任何评判。有意识的觉察我们每天从匆忙中起床收拾去上班,吃饭时手里还不停的滑着手机,睡前还不断的想着今天没做完的工作和明天的安排。你是否还记得中午吃的食物,它有什么味道?是什么颜色?咀嚼起来有怎样的口感?正念可以让你时刻觉察到自己此时的心情和状态,有意的觉察自己可以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活在当下吃饭时你以为自己在吃饭,其实你还滑动着手机,看着新闻,和朋友进行交谈。没错,同时做三四件事情能够提高我们的效率,但却不能够让我们更专注于当下正在进行的事情,这往往会引起我们的焦虑。正念能够让你真正的“活在当下”。不评判你能保持对外界信息不采取任何评价吗?很难做到。完美主义者甚至都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无条件的接纳自己,不对外界有任何评判,才能保持一颗平稳的心态,才能免受焦虑抑郁的困扰。于际敬,《身心正念疗法》创始人,知名心理专家,《爱情保卫战》等多家电视节目邀请嘉宾,从业20余年,上千小时咨询个案欢迎关注头条号:临床心理专家于际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