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中老年人通常是女性50岁,男性60岁,是焦虑的高发人群。本来该享受幸福、休闲了,却病来了。部分人之所以有了焦虑,主要是他们的思维、情绪、动作、行为、心境、兴趣、精力……等诸方面容易出问题了。身体走下坡路,心理也一样。前途渺茫,疾病爆发,身心容易障碍。器官老化,似乎身体虚脱一样,似乎真的老了。如何才能走出焦虑的状态呢?1、运动退休了,也不能使自己一下子休闲了。继续过去的忙碌,恢复精力。然后逐渐适应以后的生活,并爱上运动,有规律的健身,成为习惯。2、旅游我见有部分正常的老年人,开始人生的旅游热潮。四面八方出击。在长途跋涉中,放松心情。3、社交多交朋友,多聊天,多倾诉负面情绪,释放身心毒素。如果彼此同情、懂得、共鸣、理解、支持,对自身也是一种疗伤。4、家务对于家务活,别觉得也是锻炼身体。其实,那是一种劳累,这和锻炼身体的心境不一样。降低对生活的要求,也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总之,对于中老年人,一旦误入歧途,焦虑症了。那只好借助药物治疗,至于心理咨询,已经起不到实质作用。假如经过一段药物治疗,病魔可控,再注入心理疏导,他们会得到一针强心剂。他们的认知也会变化,才有助于身心康复。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属于精神类疾病,我们老百姓所讲的精神病其实是精神症。抑郁症和焦虑症虽然是精神疾病,但是其存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也就是说神经功能可能会受损,比如老年人脑功能出现退化,神经递质的调节水平下降,更容易患抑郁症和焦虑症。在临床上,虽然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焦虑症以情绪烦躁为主,但是抑郁和焦虑的共病是很常见的,也就是说抑郁症患者可能有焦虑,焦虑症患者也可以有抑郁。
植物神经紊乱(vegetative system dysfunction)应称自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又称为自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内脏活动及腺体分泌,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不受意志所控制,所以称为自经。这个系统,调解着那些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你有意识控制的功能,如呼吸、消化和警觉状态,甚至当你睡眠时或陷入长时间昏迷状态,它也在维持生命过程。自经系统处理两类生存问题,一类是机体受到威胁,另一类是维持常规身体状态。交感神经支配应付紧急情况的反应,副交感神经监测身体内部功能常规活动。可以把交感神经看做是危急情况和紧张状态下处理麻烦的系统,它唤起脑结构去战斗,或者逃避危险。停止消化,血流从内脏向肌肉流动,氧气传递的增加心率加快。当危险过去后,副交感神经负责减缓这些过程,个体开始安静下来,恢复消化功能,心搏变缓,呼吸放松。副交感神经支配机体非紧急的常规维护,如排除体内废物保护视觉系统持久性保持身体的能量。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焦虑障碍有很多的亚型。如果是一般意义理解的广泛性焦虑症,一般表现为持久的、弥散性的、过分的焦虑和对于未来过分的担心,焦虑性期待,并且感觉到难以控制这种担心,我们经常会用提心吊胆,忧心忡忡来说,就是对什么事情都表现出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过分担忧。在各种焦虑障碍当中,均会体验到恐惧、害怕、担心,也会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的形式的回避行为。也就说回避可能会引起患者焦虑或者恐惧的这种场景,回避做出选择或者等等类似的行为。儿童担心自己的学习,体育、社会表现,成年人会担心孩子的不幸,家庭成员的健康等等。而且这种担心往往都是不必要的,但是患者会觉得无法控制。往往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坐立不安,或者感觉到激动,或者紧张,肌肉,紧张,睡眠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头脑一片空白。或者我们也可以说,焦虑症一般可能会伴随有植物神经系统的一些症状。但是植物神经紊乱,不一定会伴随有焦虑症的种种表现。比如过分的担忧害怕,莫名的焦虑。两者起病的原因有所不同,症状表现不同,如果到医院去就诊的话,就诊的科室也是不一样的。采取的治疗手段也是有差异的。再次感恩您的邀请,不知道是否回答了您的问题。[玫瑰][玫瑰][玫瑰]如有不足之处,请同行多多指正[作揖][作揖][作揖]
对于这样的问题,很多人充满疑惑,有时也分不清到底自己的怎么了,感觉两种疾病像是“双胞胎”,但又会发现这两个疾病在医生口中有完全不一样的解释。在临床上焦虑症一般指缺乏客观原因的内心极度的不安状态,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因此表现惶恐紧张、手足无措、坐卧不宁,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病人常伴有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厥冷和震颤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惊恐发作。临床上我们经常接触这样的患者,来就诊时主诉自己周身不适感强烈,在综合医院反复就诊,并没有足够的医学证据证明相关疾病,但病人主观体验真实存在,这也是患者一直纠结的问题所在。其实这部分病人很多都是焦虑症引起的躯体不适,病人有部分自知力,但对精神科疾病了解较少,以至于最后才到精神科就诊,通过用药,很多患者都能缓解躯体不适感,缓解甚至消失焦虑表现。提到抑郁症,它属于情感障碍,起病原因较复杂,患者表现最多的便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丧失;主观感受是头脑不灵活,像生锈的机器,每天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不愿意和别人讲话,食欲下降,行为活动减少,对既往感兴趣的事情觉得索然无味;对自己评价过低,感觉生活无望,严重时甚至出现自伤或行为。这样的患者一般不愿主动就诊,也不愿四处求医,意志活动减退导致患者与原有的生活轨迹分离。我们具体较一下两个疾病的特点抑郁症患者心情充满忧愁,表现上整日闷闷不乐,经常责怪自己,自感内疚;言语减少,经常感觉自卑,容易出现轻生、自伤等行为;有时存在躯体不适表现,但患者一般主诉时躯体表现描述简单,不会像焦虑症患者那样言语啰嗦,重复。焦虑症患者心情多以烦恼为主,日常表现为不安宁,经常责怪自己身体各种不适感,言语增多,尤其是讲述自身不适感时,可以滔滔不绝,经常容易心烦,躁动不安,躯体症状多,表现显著,导致患者无常生活。总结相较于抑郁症,焦虑症通过对症治疗,病情缓解较快,缓解期社会适应可以恢复如常;但很多患有焦虑症的病人在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也有部分患者存在人格障碍,导致焦虑症状的发生,对于这样的患者,现有的医疗手段能够患者目前的焦虑或者恐惧症状,但性格养成的成人,经常会在缓解期遇到其他问题或者事件的影响而发病,心理承受能力差也是这类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焦虑症在接受系统的治疗后病情虽然得到改善,也要自我寻找原因,积极完善以前的行为习惯或者性格,从而能够更好的应对自身产生的问题。
我去年得过一场大病。住院期间压力真的是非常大,左右病床的病友在我治疗期间都去世了。每天无助的看着各种检查结果,好转,反复,再好转……在即将痊愈的时候得了很严重的焦虑症。每天睡眠不超过三个小时,心脏每天早搏400多次。焦虑症发作时感觉呼吸不上来空气,大口呼吸也没用,吸氧也没用。心跳狂飙140/分钟,血压飙升100/160,并且有严重的恐惧和濒死感,我的主治医生通知心内科主任会诊也没发现太大的问题。但是症状非常像心脏病,带了24小时心电监控,反应除了心跳快,偶尔室上性早搏,做了心梗三项紧急测定,也并没有其他问题。出院后,每天晚上要睡觉时都要发作一阵,隔三差五就要去医院。在抢救室一躺就是半夜。后来找到我们省医院,挂了个20.5元的全国知名专家号。一个非常和蔼的老阿姨,认真听完我所有病情,看了我所有检查报告,给我开了个处方,我一看,处方上边写了一句话,旅游一周。回家后带着父母妻儿,去青岛玩了一周,在旅游途中还是有点不舒服,可是旅游结束回家后,真的就这么过去了,再也没有发作。谢谢这位老阿姨,没有为了利益而盲目给我开药,却真真切切的把我的病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