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科普 > 心理暗示

哈医大一院查抑郁症流程(帕金森属于什么病)

帕金森属于什么病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为啥叫这个名呢?因为是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前不久去世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就是帕金森患者。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晚年也遭受帕金森病的折磨。

当前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所以得帕金森病的老人自然也多,据统计有200多万,全世界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都在。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多集中在60岁以上,随年龄的增高,患病率也不断升高。

帕金森病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并不是大家常以为的知识手抖那么简单,主要表现为震颤、静颤、流口水、呛咳、肌肉僵硬、运动迟缓。

治疗帕金森病,药物、康复都很重要,现阶段,人们采取的治疗是脑起搏器。

脑起搏器是一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震颤、僵直和动作迟缓等症状,还能消除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

濒死感是什么引起的

濒死感是什么引起的

濒死感可能是由于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或精神类疾病引起的。出现濒死感应该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可能会导致濒死感,如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常可合并胸痛、呼吸困难等。

濒死感也可能是由于精神疾病引起的,常见的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发作时可能会出现濒死感。

出现濒死感的患者需要尽早就医,心血管系统疾病需要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BNP等辅助检查,明确有无器质性病变,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的患者需要前往专业的精神病医院诊断治疗。

本内容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樊瑛审核

去心理科/精神科等看病是什么体验

第一次去心理科看医生的时候,心理科和精神科各挂了一个号,当时就想看看两个专家到底诊断结果能不能一样。

那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门诊,当天是周一,因为凌晨就去排队,所以精神科专家的号挂上了,但心理科挂不上,最后还是听导诊护士说,在这等吧,中午下班之前如果专家能有空余时间,你们就可以看,不然就得排到一个月以后。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但令人煎熬的,是恐惧,我们在等待区等了两三个小时,都没有见到一个和我女儿一般大的孩子,我心里是深深的挫败感。

那个时候的女儿,等待的过程中是抑郁并有些焦虑的,我和她爸爸一个人陪她一个人出去买东西哄她,焦虑的人吃东西就会有满足感,发现她状态不对到看医生隔了三个月。

我有点坐卧不宁,甚至比孩子更焦躁,还好当天上午看完精神科以后,在心理科也看了专家号,两个科室当时离得很近。

精神科医生当时给的结论是精神症,拿到手的时候,我有点发抖,不敢相信或者说自己不愿意相信,我看见诊断上写着有幻听这一项。

尽管有心理准备,还是觉得走路腿有点使不上劲,有点头重脚轻,当时医生给开的药是奥氮平,进口的,二十八片,当时七百多块钱一盒,让我心凉的不是价格,而是药盒里面那长长的说明书和一连串的副作用……

勉强维持着心惊和慌乱。中午的时候,心理科专家的诊断结果出来了,说是情绪障碍,给孩子开了两盒路优泰,女医生告诉我说是纯中草药,对孩子的大脑影响不大,可以放心使用。

当时的我,觉得心理医生的诊断救了我一命。当时的女儿,医生有问必答,医生说可能是情绪上的问题,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看。

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在之后的求医路上,更有权威的医生,还能给孩子诊断出另外两种结果。

女心理医生的话像是救了我的命,我一点没有把多买的那盒奥氮平当回事儿,因为在我心里,怎么想孩子应该都是情绪问题,把她以往的不正常举动都归结到情绪上面,好像只要我不考虑,孩子就跟精神不搭边一样,绝对没有想到我将来有一天我亲自把孩子送到精神病医院。

很巧的是,在上下电梯的时候,我们碰见了我妹夫的姐姐,交谈中她问我怎么到这里了,我告诉她孩子看心理医生,她问我什么问题,我把精神科医生的诊断自动忽略,说是情绪障碍……

当老师的她含蓄地笑了笑,就差没说:你们可真矫情,情绪上的问题也来看医生。

不管别人的想法,我是不敢说看精神科医生,直到多年以后,我都为自己的掩耳盗铃感到惭愧。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