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绪管理 > 焦虑症

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对不对(偏执型人格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

偏执型人格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

问题分析:你好,偏执型人格的特点是: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意见建议:偏执型人格只是她的人格,因为这种人格的特点有严重的社会适应不良,因此会使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感到痛苦,因为不清楚你母亲具体的症状所以不好判断是否为偏执型人格或者已经达到人格障碍的程度,而目前对于偏执型人格最好的方法就是心理治疗,目的在于引导她发现自身人格的缺点并改变处事和行为习惯,建议去当地心理科就诊。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人们通常又称为“逃避型人格”。

这种人格类型的人,其行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心理自卑、行为退缩”。

自己面对挑战时,大多采取回避态度或者(力)应对。事实上回避型人格障碍,集中表现为“缺乏自信、怀疑自我价值”。同时,特别是在遭到拒绝与反对时,反应很“敏感”。

回避型人格是一种不健康人格,多数人会与周围的人保持一定距离,总会觉得社会有“不安全感”,在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涩、害怕而逃避。

心理问题的划分及鉴别标准是什么

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焦虑、恐惧、抑郁、变态心理等消极的和不良的心理,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和情绪等等,它的等级分为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心理问题也叫心理失衡,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暂时性,经常在特定的情境下才会发生。

现在社会问题越来越多造成社会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70%--80%的人都感觉压力很大,具体的表现就是失眠、记忆力减退、容易紧张、焦虑和抑郁等等,发泄情绪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少,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导致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一部分人在比较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心理失衡,一些心理疾病患者常因羞耻感而不及时就医而耽误了病情,而有些家人和朋友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陪伴、倾听和疏导。

心理障碍是没有能力按照社会大众认可的标准去行动,严重的心理障碍一般表现为精神、躁狂抑郁等,轻度的心理障碍一般表现为神经衰弱、焦虑、强迫症、抑郁症等等,心理疾病简称精神病,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多动症、自闭症、口吃、夜尿症、偏食、咬指甲等,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有考试综合症、师生恋等,成年人常见心理疾病有致富后空虚症、花痴、癖、自恋癖、、早泄、过度、退离休综合症等等。

总之希望每个人都有健康的心理,永远乐观积极的看待问题,谢谢大家

什么样的人属于边缘性人格障碍,我们又该如何和这样的人相处呢

你好, 这是一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心理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可以说是一种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是多样性的、跳跃性的和不稳定的。可以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也可以有“过敏性幻觉”和“过敏性关系妄想”。表现为前者,就常常被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或者“恐惧症”等各种类型的神经症;表现为后者,会被一些粗心的医生诊断为“精神病”。

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症状:

第一,紊乱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缺乏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对诸如“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和答案。这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紊乱往往开始于青春期,而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显然出现了自我身份认同的滞后,长期停留在混乱的阶段,其自我意象不连续一致且互相矛盾。这反映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

第二,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患者往往有强烈的焦虑情绪,很容易愤怒、悲哀、羞耻感、惊慌、恐惧和兴奋感和全能感之间摇摆不定。往往会被长期的、慢性的、弥漫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包围。心境状态有快速多变的特点。特别在遭遇到应激件时,患者极易出现短暂发作性的紧张焦虑、易激惹、惊恐、绝望和愤怒。但是其情绪往往缺乏抑郁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内疚感和感染力,也没有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如早醒、体重减轻等。

第三,显著的分离焦虑。他们被形容成“手拿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对抛弃、分离异常敏感,千方百计地避免分离情景,如乞求甚至威胁。对孤独非常害怕,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如饮酒,滥交、等来排遣空虚孤独感。

第四,的亲密关系。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会在两个极端间摆动。一方面非常依赖对方,一方面又总是和亲近的人争吵。一会觉得对方天下第一,一会又把对方说的一钱不值。反复的关系破裂,人际关系中不断。和他们相处的人经常会感觉很累,但是又无法抽身而出。   第五,冲动性(impulsivity)。常见的冲动行为有酗酒、大肆挥霍、、偷窃、药物滥用、贪食、**等。50%~70%的患者有过冲动性的自毁、行为,8~10%的患者成功。是一种高率的疾病。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也是常见的冲动行为。

第五,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在应激情况下,容易出现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牵连观念,如短暂的或情景性的、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一般来说这些症比较轻微,历时短暂,精神压力解除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也有效。 诊断标准   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最具有权威性的诊断标准是DSM-Ⅳ(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这个诊断标准首先是起源于1967年时,在精神分析师Stern和Knight的工作基础上,Kernberg提出了边缘人格结构(borderlinepersonalityorganization,BPO)的概念。

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按照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边缘性人格障碍一般有5个表现症状,如果有三个符合就可以被确诊为边缘性人格障碍。为什么我的标题是“被忽视的心理疾病”呢?因为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在咨询中,我们的来访者并不是以边缘性人格障碍这个问题的主线来找心理医生的,他们会以情绪问题、亲密关系问题、职业发展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来进行心理咨询。但最终发现,会有一定比例的人是伴随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而且,存在这一方面问题的当事人,已经占全部来访者的百分之二十。这是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发现。

有一些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来访者,有可能会从诊断到咨询都被忽视掉,这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一是由于没有诊断准确,所以咨询就会从情绪或是关系上面去进行,使咨询没有针对性,这样就会影响到咨询效果。第二个是,如果咨询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没有一个清晰的理念,这个问题还会不经意间伤害到咨询师。因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本身对关系不确定,没有一个稳定的关系模式和认知。他要是极度的崇拜你,就会盲目地幻想,把你幻想成一个很完美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移情很严重的人,边缘性人格障碍发生移情的机会很高。但是他有可能从一个移情状态到另一个移情状态,就是他有可能把你贬得一文不值,他会说你不好,你不是一个好人,从而攻击你,但攻击的同时他又离不开你,他可能天天说你不好,但是天天又在找你。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不只是对心理咨询师,在生活中他们也是这样的人

我恨你,但我又离不开你。   

这个特征最主要的表现是在亲密关系上。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他可能会将某个人看得很完美,成为他心中的偶像。当有人胆敢评价他的偶像,而评价的标准和他不一致的时候,他不会考虑这个评价是否客观,是否正确,他会立刻进行反击,会做出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来保卫他的偶像,以表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例如,爱慕华的杨雪娟就是典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她认为自己把你当神一样的看待,全都是为了你好,可你却不为我考虑,从而就会贬低你,所以就会有一些极端的行为,比如做出一些的行为来引起你的注意。

但是,这样人际关系的认知在不久之后就会发生转变,当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判断错了的时候,就会完全自己的判断,会觉得自己的偶像很不好,一无是处,这就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许多著名的心理咨询专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自己的咨询室里对这样的来访者,通过保安把他们赶出去;在自己的家门口遇到每天等待在这里的崇拜者。一旦确定你不像他幻想中的情景那样对他好,就会有攻击行为和举动来引起你的关注。我们的同行就有被他的来访者威胁,导致休假一个月才缓过来的例子。也有因为遇到这样来访者,自己受到伤害,而选择“退出江湖”,结束自己的心理咨询职业生涯的例子。

为什么他\她刚才还对我柔情似水,顷刻间又要将我撕成碎片?为什么他\她原本称赞我才华横溢,转眼又骂我卑鄙可耻?为什么他\她害怕孤单,不能忍受冷落?为什么他\她说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我?为什么一个聪明而有教养的人,有时竟会完全失去理智?答案很可能很简单: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

要想帮助他们,就首先了解边缘型人格障碍行为,你得先离开你自己的世界,进入他们的世界,因为你同样在要求身边的患者进入你的世界。阅读此书时,务必牢记,这些边缘型人格障碍行为时常是无意识发生的,只是患者想保护自己,而不是要伤害你。

常见的想法到国外旅行时,理应入境随俗。同样的道理,与边缘型人互动时,也应该了解他们无意识的假定可能与你的很不一样。这些假定包括:

● 我必须无时无刻都被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关爱,否则我就一无是处。我只有在各方面都很能干,才算是一个有用的人。

● 有些人生来完美,有些人则差劲透顶,他们活该倒霉,理应接受责难和处罚。

● 我的感觉总是受到外界事件的影响,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反应。

● 没有任何人对我的关心胜过我对他的关心,因此,我总是失去我所关心的人。纵然我尽力挽回,但他们还是离我而去。

● 如果有人对我恶劣,我会以牙还牙,甚至变本加厉。

● 孤独一人时,我一钱不值。

● 唯有找到一个无私奉献、十全十美的人爱我,无怨无悔地照顾我,我才会快乐。如果有人本可以爱别人但居然爱上我,那这个人一定有毛病。

● 当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我无法忍受那种失望和挫折。我非得做点什么,才能赶走这种感觉。

用感觉创造事实情感健全的人通常以事实为依据来产生他们的感觉。如果爸爸每天晚上大醉而归(事实),你可能会担心(感觉)。如果老板称赞你在一个大项目上表现杰出(事实),你会觉得自豪而愉悦(感觉)。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事正好相反。当他们的感觉不符合事实时,他们会无意识地修改事实来配合感觉。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看法与你的看法差别那样大的原因。

与人格障碍的相处之道。

(1)不要否定他们,他们的心理受不了。

存在人格障碍的人心理都有一些偏执,自我感觉良好,难以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但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他们的心理很脆弱。

如果他们遭受到指责和否定,他们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被打破。心理上只有两种选择:

1.接受其他人的批评,认为自己存在问题。在他们极端的思维下,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然后变得抑郁。

2.继续坚持己见,坚持他们是正确的,其他人的批评都是恶意中伤,是对他们的蓄意伤害。

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当然会选第二种。

(2)他们否定你时,不要争辩,他们是“无意”的。

人格障碍的一个特点是缺少共情能力,即,没有同理心。他们很难注意到其他人的情绪反应,即使注意到了也不会在意。经常说“你怎么这么敏感,经不起开玩笑?”,“你怎么这么蠢?”总之,他们可能会在语言和行为上对其他人造成很多伤害。

但他们真的是无意的,他们感受不到自己在造成伤害。在极端情况下,缺少共情能力的人,看到其他人被残忍折磨,痛苦哀嚎,依然觉得很开心。

但如果你要争辩,也同样的否定他们,那么请参考第一点。

(3)你要习惯自己的形象在“天使”与“魔鬼”之间切换。

他们另一个特点是思维很极端化,属于“全或无”的状态,非白即黑,没有中间过度。

如果今天心情不错,与你聊天很好,就觉得你是“天使”,是完美无瑕的大好人。

如果今天心情不好,与你相处不好,就觉得你是“恶魔”,全身一无是处的坏蛋。

所以要有心理准备,做到宠辱不惊。如果做不到,那么请参照上一条。

和他们相处确实有些困难,但有的时候他正好是你的合作伙伴、上级、家人,你不得不与他们友好相处的时候,就好好记住这些吧。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