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有你这样一位同道感到羞耻和遗憾!如果你真是一名精神科医生,怎么会提出一个如此小儿科的问题?你难到不知道精神病也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麽?一个被治愈的精神病人,享有和我们其它任何一个人同等的权利,包括工作的权利!你难道没有认真地学习过《精神卫生法》麽?你的问题已经涉嫌泄露病人隐私和歧视精神病人。不仅没有职业道德,你还涉嫌违法你知道麽?!希望你就此收敛!最后做为同行给个你友情提示:如果因为你的所做所为(包括这次在“今日头条”影响这麽大的媒体上所提的这个如此愚蠢的问题)而诱发该老师病情复发,你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病人发病期间肇事肇祸是不负法律责任的)
精神症和抑郁症哪个更严重?这要看从哪个维度去比较,从可能导致的后果来讲,二者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从疾病特点来讲,显然精神症更严重。从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来分析:精神症:1、对他人的危害:精神症可出现敌对和攻击性,而且往往这种攻击行为具有自发、随机和突然的特点,其中以男性患者出现攻击行为居多,记得前几年就曾有报道精神病人闯进小学伤害学生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正因为这个特点,使国家对精神症病人更加重视,尤其对于既往曾有肇事肇祸行为或有类似倾向的病人档案信息要集中统计并上报。2、对于自身的危害:对于精神症的患者,他的攻击性并非一定是向外的,有很多患者由于多种精神症状支配做出伤害自身的行为,如某病人在意识障碍下出现错觉,将自己的手指看成“怪物的手掌”,于是挥刀切断手指,或者某病人听到耳边有人告诉自己“跳下去”,于是就出现了坠楼事件......即使是抑郁症的最常见、最严重的行为,在精神症患者身上,仍然可能出现,有数据显示:大约有5%-6%的症患者死于,其中20%的个体曾经有过企图。抑郁症: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最严重的的后果莫过于,这其中就包括单纯性和扩大性,单纯就是我们传统理解的,患者感到生活绝望,生不如死,于是了解自己的生命。扩大性:指的是患病个体在前由于不放心亲人,感到亲人也同样痛苦,所以将自己的配偶或儿女也杀害,扩大性又叫怜悯性。从疾病特点分析:精神症:症属于涉及人的认知、行为和情绪的功能失调,属于慢性、迁延性、致残性疾病,通常发病于青壮年,但也有童年发病者,而且往往发病越早,越预示了不良后果。在精神症状出现1个月以上方可诊断。终身患病率约为0.3%-0.7%,随着病程的迁延,往往患者的社会功能将会越来越退化。从精神科诊断等级划分,精神症属于精神科功能性疾病中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最最严重的的疾病。抑郁症:抑郁症的症状是以情绪变化为主,患者存在明显的情绪低落,继而出现悲观、自我评价低,思维上的迟滞状态,患者大多会出现明显的悲观并可能伴有意念或行为。轻者可能尚可劳动或工作,只是效率有所下降。从病程来说,抑郁症属于间断性病程,在缓解期时可与常人无。只不过,很多群众由于对于精神科疾病不是很了解,导致很多具有抑郁症性质的症,被误诊为单纯的抑郁症。比如:很多的症个体前期表现出来的孤僻、离群、不爱讲话,被家属当做抑郁症来“疗养”,这就错过了有效的治疗机会和时间,导致病情恶化。综上我们可以了解,抑郁症和症作比较,就严重性来说,无疑还是精神症更加严重,而且毫不夸张的说,精神症已经几乎是精神科最严重的疾病了。虽然如此,对于患抑郁症的人群,我们也不可以过于乐观,同样要尽早就医治疗。因为,如上文我说,抑郁症的后果决不轻于症。同样,对于症来说,也不能过于悲观,因为据数据显示,约有20%的症患者预后良好,且能够从事相应劳动。
感谢邀请,精神疾病种类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疾病是否容易缓解或者康复,有些精神障碍程度较轻但是容易反复发作,起病时有诱因,通过治疗症状缓解较理想,但缓解期很容易因生气再次发病;还有些疾病程度较重,通过治疗能够改善症状,但始终无法完全去除,还需要长期坚持服药,这类疾病就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程度较轻的疾病如分离转换障碍,这类疾病在发作时有严重的紊乱行为,甚至冲动伤人;但经过治疗疾病缓解较理想,病情很快能恢复稳定,缓解期社会功能能够正常;但是本病的发生和病人存在性格缺陷有直接关系,即使治疗效果理想也不能保证患者不在发病,而由于反复出现疾病,也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果病人出现了生活不能自理,很可能是精神发育障碍带来了问题,在精神科有一类由于脑功能先天发育障碍导致的疾病,这就是精神发育迟滞;疾病发生在患者18岁之前,大脑功能发育停滞进而出现一系列发育迟缓的表现,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患者的智力水平,我们根据智商测定来评估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根据程度的不断加重,患者也会逐渐出现语言,生理等方面功能的障碍,严重的病人还会因为脑功能不全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这类患者是不能通过治疗来达到康复的,往往需要家人长期照顾,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除了以上两个疾病,精神症也是最为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幻觉或者妄想症状,内容复杂,严重影响病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尤其是症状的急性期,患者行为受幻觉及妄想支配出现怪异和紊乱行为,甚至可能因为行为冲动影响其他人的安全,精神症也是精神障碍中肇事肇祸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很多家属因为这类疾病不能根除就不再接受药物治疗,其实这是错误的,精神症患者的症状比如幻觉和妄想,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病情的,可能家属对于幻觉产生的机制不了解,也就忽略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通过对神经递质的调节是可以缓解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的,这就可以尽可能降低病人出现紊乱行为的风险;不能去根和长期服药两者并不,家属如果能够监督病人服药,患者的社会功能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而恰恰不能坚持服药的病人,会导致精神症状的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社会功能的过早丧失。医生的一些建议作为精神科医生,凭借多年的经验我给大家一些中肯的建议,可能有很多人认为我们作为医生只是为了让患者吃药医院赚钱,对于一些不能理解的人我觉得无需解释,因为他们可能只是旁观者,也可能是对这方面有过误解;但是目前比较科学的就是足量足疗程的规范化治疗,很多病人在病情急性期来医院接受治疗,当病情稳定后回家继续康复,但多数病人需要常年服药,定期做血液、肝功及心电等常规检查,检测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家人需要监督患者吃药,如果发现病人有疾病的波动,可以到医院先进行血药浓度测定,然后调整治疗方案或者药物剂量;对于精神疾病科学的治疗方法还是正确的选择。
这一点毫无疑问!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精神病人会说:“我有精神病了,你们把我送到精神病院去吧。”这是因为,所有精神病的病人(包括精神症、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期)在其发病期间都没有“自知力”;所谓自知力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精神状态的正确判断能力;尤其是对于存在幻觉和妄想的病人,病人坚信他所听到、所看到、所判断的都是真实存在的,可在周围人看来,却是无中生有,是荒唐的,可笑的甚至是不着边的,但又无法说服病人,因此绝大多数的病人都会拒绝就医;一来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延误病情;二来很可能病人受妄想的支配做出自伤、伤人毁物、肇事肇祸等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构成危害;这样的悲剧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现实生活中上演!所以,为了使精神病人得到有效治疗,防止其自伤和伤害他人,所有精神病人都需要强制性住院治疗。这一点也有法律依据,根据2015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精神卫生法》,必须对患有精神病的病人实施强制性治疗,也称之为“非自愿住院治疗”。但现实情况却不乐观,很多精神病人的家属出于种种原因不忍心或心存侥幸隐瞒病人的病情,从而使病人得不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更有甚者,一旦病人肇事肇祸,监护人(一般都是病人家属)面临巨额的经济赔偿,悔之晚矣!谢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