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心里医生,不过相信病人很少去咨询心理医生的,大多还是需要他的肿瘤医生去给他一些安抚性的语言。我一般会根据病人情况说,有些病人很焦虑,比如说一个术后Ia期的,几乎不复发的那种,十个医生跟他说没问题,他还是照样焦虑。这种情况,我喜欢说:你现在没病,已经彻底切除了,你是正常人了,过正常人生活去。术后有淋巴结的转移,有一定复发概率的,同样要根据病人情况。原则是:很心大的病人,必须要让他按时定期复查;焦虑的,让他开心过日子,不要忘记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你想太多了,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导致的失眠和抑郁,很多根本与自经紊乱无关,而是根本达到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在医学上由于癌症而伴发抑郁症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这种情况用心理方法几乎是无法做到干预成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服用带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改善患者由于罹患癌症所带来的恐惧和绝望。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还记得那时2018年12月,我的老主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查出四期胆管癌,医生告诉他大概还有3个月的时间。老主任确诊后的头一个月整日抑郁寡欢,烦躁焦虑,总是问自己“怎么就得上这么个病?”,“为什么是我?”。作为已经从事精神心理工作30多年的老专家,精神医学主任医师,他也不是没有进行自我调整,同事们也对他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但他说“死亡的威胁就摆在那里,怎么能不怕”。后来他当机立断的做主给自己服用了抗抑郁药物米氮平,晚上为了保证睡眠,恢复精力,又给自己服用了强效镇静药物氯硝西泮,经过了1个月的药物调整,才终于是从绝望的情绪里走了出来。记得他对我说“我什么都懂,但是癌症的威胁摆在那里,根本睡不着,也想不开,不吃药根本不行。”后来经过积极的治疗,虽然已经没有了手术机会,但一直在进行化疗和靶向药物的治疗,我的老主任现在不但克服了对癌症的恐惧,更是控制住了癌细胞的生长,甚至恢复了部分的工作。所以战胜抑郁的不是心理治疗,而是抗抑郁药物。关于抑郁药物,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其实是应该被推广的,有一句话叫“癌症患者不是被癌症杀死的,而是被癌症吓死的”,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时候在很快的时间内就病逝了,而一些不知道自己患癌症的患者反而该吃吃,该喝喝,活的好好的。所以,癌症患者的消极、悲观、绝望情绪,对患者的伤害是巨大的,应该早一点被重视,更应该早一点用药。也许使用抗抑郁药物后,会有更多的人像我的老主任那样,战胜恐惧,控制癌症,勇敢生活。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言。感谢您的邀请!我来回答一下您提出的“癌症与抑郁是如何携手成长的”这个问题。之所以我认为自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首先,我是一名心理工作者。其次,家母祖上中医世家。再有,家父曾身患癌症,现已痊愈七年。再有,我当年的论文主题就是“心理和疾病的关系”。我接触到的心理来访者当中,不乏肿瘤患者。当然我们不能片面的把所有来访者都归于一类,但是我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或许不够科学,但至少能说明一些问题。通过咨询接触和了解,他们当中有抑郁特质人群,有性格暴躁的人,有思虑过多的人,有遭受重大生活变故的人。其中有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原本开朗健壮的中年父亲痛失爱子之后几年内郁郁寡欢,后经检测发现严重抑郁。后罹患食道癌,患癌后一年内迅速转移全身。前段时间这位先生已经离世。我们不能绝对的说,压抑导致他的癌症,但可以说,因为他持续低落的心理状态让他的身体无力抵抗肿瘤的侵袭。 《黄帝内经》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喜怒哀乐对应五脏六腑。表里相依,脏腑相合。每个脏器都有自己的当令经时。 以我的父亲为例,他曾被抑郁情绪困扰多年,从事心理或精神方面工作的人都了解,抑郁情绪一般在早晨4、5点钟最为严重。我的父亲多年来在早晨3点到5点之间失眠。 而凌晨3点到5点是寅时,正是肺经当令的时候。所以当我的父亲体检出肺癌中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惊讶。 后续的治疗当中,我们采用了西医、中医、心理相结合的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从2012年发现病情到今天为止8年有余,我的父亲身体与常人无异,非常健康。 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到一些朋友及身边被抑郁或者肿瘤折磨的亲友,或者可以借鉴一些东西。 抑郁症来了,想办法面对。恶性肿瘤也不可怕,坚定信念,积极治疗,调整身心,改变原有不健康的生活,有条件的话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都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疾病的痊愈。 愿所有患者朋友早日康复,轻松愉悦的生活。
社会飞速发展,人类为了高质量的生活,努力奋斗着。当身体出现癌症,说明你严重透支了自己身体的能量。以前的快节奏生活已不适合你,生活需要平和,身心也需要平和。患了癌症,总是胡思乱想,会加速癌细胞的病变。以前总是谈癌色变,现在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癌症已不再可怕。我也是一个癌症患者,在家休养快一年半了,身体已基本康复。经过这次遭遇,我才知道,什么金钱、名誉、成就,都是过眼云烟,身体健康才最重要。既然老天爷还不让我们走,我们就应该换另外一种生活,好好爱自己,让自己的余生重放光彩。患了癌症总是胡思乱想,这可不好。你应该找些事情来做,填充你白白消耗的时光。首先你要自律,积极锻炼,让身体慢慢恢复。其次要合理饮食。以前由于工作繁忙,总是用最简单的食物来填饱肚子,现在有时间了,可以自己买一些食材,做一些可口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身体所需,如果不会做,就问度娘。接下来你要有乐观的心态。中午小睡一会儿后,可以看看书,听听音乐,搜搜头条,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自己来创作、画画、拍视频。把一天安排得不亦乐乎,哪有时间再去胡思乱想。振作起来,加油!放平心态,积极锻炼,合理饮食,做自己喜欢的事,癌细胞最终会知趣而退。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谈癌色变”是不少人的反应,病人因各自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病情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我们应该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癌症病人负面情绪的影响,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震惊否认期:病人了解病情后,会出现眼神呆滞,不言不语,知觉淡漠,甚至可能出现晕厥,然后会极力否认,怀疑诊断的可靠性,医生的专业性,甚至开始辗转多家医院就医,咨询。这是病人面对疾病应激产生的保护性心理反应,虽然可缓解其恐惧和焦虑的程度,但有可能会延误治疗。对待此期的病人,我们应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系,带给他们安全感。愤怒期:当病人接受疾病的现实后,随之会产生恐慌、哭泣,继而愤怒、烦躁、不满,这时候,他们常常会迁怒于家属和医务人员。这时候,病人属于适应性心理反应,对待这个时期的病人,应通过交谈与沟通,尽量诱导病人表达自身的感受和想法,纠正他的感知错误,教育和引导病人正视现实,积极接受治疗。磋商期:病人开始步入“讨价还价”的阶段,常心存幻想,遍访名医、寻求偏方,祈求延长生命。此时,幻想虽然可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要支持病人,使其重新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念。这时候的病人易接受他人的劝慰。抑郁期:当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恶化,肿瘤复发,疼痛难忍时,病人往往会感到绝望无助,对治疗失去信心。表现为悲伤抑郁、沉默寡言、黯然泣下、不听劝告,有的还是会有倾向,这时候,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抚慰,诱导其发泄不满,家人要陪伴在身边,满足其各自合理的需求。接受期:病人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接受事实,心境变得平和,不再自暴自弃,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晚期病人常处于消极被动的应付状态,不再关注自我的角色,处于瓶颈、无望的心理状态。这时候我们应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尊重其意愿,满足其需求,尽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以上心理变化可同时或反复发生,且不同心理特征者在心理变化分期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各期持续时间、出现顺序,也不是完全相同。癌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反应复杂而强烈,既渴望手术,又惧怕手术,顾虑重重,情绪多变。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心理和情感的变化,使病人有效配合,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医学博士团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