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管理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和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所要借助的知识、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
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影响管理的因素很多,有的还是不可控和不确定因素.在管理学中没有千古不变或“永恒”的定理,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运用管理知识的技巧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仅靠学校的理论教学是培养不出“合格”管理者的,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学会管理.
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其理论正处于新旧更迭的关键时期,必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管理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特点与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现象主要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诸如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能力、气质、性格等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的和群体的、正常的和异常的心理特点与规律.
现代心理学创建于19世纪末的德国,100多年来心理学成为当代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由于心理现象十分复杂,目前已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心理活动.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均日益受到重视,它的研究领域更为精细,并具有更多的跨学科和多学科性质,心理学和一些邻近学科的交叉重叠,相互渗透,促进了彼此的发展.
古代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科学的心理学研究开始于本世纪初.1949年以前,主要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1949年以后,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建立的心理学.50 年代,心理学界曾学习前苏联的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在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劳动心理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取得了成绩.在期间,心理学受到了批判而被取消.70年代末心理学得到恢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心理学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心理学家进入了各种国际心理学组织的领导机构,吸收各国的先进心理学思想、方法和技术,结合国情进行学术研究,使心理学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在,我国有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在20余所大学建立了心理学系、心理学研究所或心理学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它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与生命学科结合,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同时,它伸展到技术学科领域,与信息科学等相联系,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研究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心理现象,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心理学与教育学科的结合尤为紧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它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为培养人和教育人.为开发智力资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广阔,其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属于基础研究范围.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属于应用研究范围.实际上,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很难区分的,许多研究领域既有基础研究的性质又有应用研究的性质.现代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心理学参与解决教育、工业、商业、环境、军事、医疗卫生、运动、司法以及各种社会问题.
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在培养目标上分别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001基础心理学
一、学科概况.
基础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心理的实质和结构,心理学的体系和方问题,以及感知觉与注意,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绪情感与动机3意识,个性倾向性与能力、性格、气质等一些基本的心理现象及其有关的生物学基础.基础心理学也包括;动理学方法的研究,包括实验设计、心理测量和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基础心理学的发展与脑科学、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十分明显.心理与大脑的关系成为基础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基础心理学通过脑成象技术与脑科学相结合,将有可能解决心理学中的多解问题--对某些认知过程存在多种可能的理论解释.这标志着基础心理学在21世纪将走上更富有成果的发展道路.基础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关系密切,彼此共同推进关于人类认知的理论.
二、培养目标
l.博士学位 透彻了解基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系统掌握基础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好地掌握当前国际心理学发展的动向,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跨学科研究的素养,对所研究的领域有独到见解.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毕业后能独立承担并完成有较大意义的科研课题,能胜任高等院校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2.硕士学位 具有较系统的基础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学或相关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测量方法,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后能胜任科研与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基础心理学研究范围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与言语,动作,情绪情感与动机、意识,个性倾向性与能力、气质、性格等及其有关生物学基础.基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学史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动物心理学的研究.认知神经科学将认知过程与神经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成为基础心理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2.课程设置 当代心理学进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流派,实验心理学专题,认知心理学专题,生理心理学专题,比较心理学专题,心理测量专题,认知科学导论,人工智能概论,认知神经科学,脑成象技术,比较神经解剖学,高级统计学,腐级计算机语言.
四、主要相关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神经生物学.
0O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学科概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包括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分支.它们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人类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变化中的心理学问题.
当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明显地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科学研究呈现综合发展的趋势,另一是应用研究广泛开展.与之相应,该学科内部不断产生一些新的交叉学科,如发展心理语言学、发展心理生物学、发展心理病理学、发展心理社会学、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教育心理
杂、学核心理学等.所有这些都预示着发展和教昏动理学在ZI世纪的广阔前景和重要价值 .
一、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充分把握国际心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对本学科中所研究的领域有独到的见解.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毕业后能独立承担并完成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能胜任高等院校的心理学,尤其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2.硕士学位 具有较系统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后能胜任心理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l)发展心理学 主要研究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内容包括婴幼儿、童年、青少年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成人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与适应,特殊和异常儿童的心理发展,人类心理的演化等.
(2)教育心理学 主要研究教育领域,尤其是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揭示其一般规律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学习与教学心理、品德心理与培养、学科心理、差异心理、特殊教育心理、学校心理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2.课程设置
发展心理学新进展,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史,认知发展心理学,社会性发展,品德心理学专题,智育心理学专题,学习心理学专题,教学心理学专题,比较心理学专题,高级统计学,计算机语言等.
四、主要相关学科
基础心理学,应甩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语言学,精神病学.
OO3应用心理学
一、学科概况
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应用心理学学科.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二、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系统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应用心理学的新进展,学习最新研究方法与技术,能独立完成应用心理学实验研究或现场研究.在理论与应用方面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应用心理学教学或研究工作,并能在实际部门主持有关应用心理学的工作."
2、硕士学位 通过应用心理学的基础训练,具备进行实验操作与现场研究的能力,较系统地了解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能够独立从事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后能从事应用心理学教学工作或研究工作并能在实际部门从事有关应用心理学的工作.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工业、社会、医学、运动和军事等领域的心理学问题.本学科包含若干领域,相互联系,形成体系.其中主要有五个方面
(l)工业心理学:主要研究工程、技术设计和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内容包括:为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高效、安全、健康工作的要求,人所必须具备的感知觉、思维、决策和操作特点,组织管理工作中的个体特征、群体心理、领导行为和组织心理等,提出有关人员选拔、训练、评价、激励的方法和人一机系统设计的心理学依据.
(2)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着重阐明人的心理受社会文化制约的基本原理以及社会心理学原理在各类实际部门的应用.内容包括:个体社会化过程.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与沟通、大众心理现象等.
(3)医学心理学:主要研究和探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内容包括:医学心理诊断和评估、行为异常的发生、发展咨询和防治、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心理一行为一社会医学模式,以及心理关护和康复等.
(4)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心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内容包括:运动领域的认知过程、情感、意志、技能学习、心理训练、运动员选材,以及心理测试与训练方法等.
(5)军事心理学:主要研究军事领域的应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和应用,包括军事人员的选拔、评估、作业过程、训练、咨询和作战心理等.
主要研究方向有:管理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心理过程,群体与大众心理,人(包括各民族)社会心理,司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康复心理学,体育教学心理,运动训练心理,训练手段与方法,军事作业心理、军事人员选拔与评价等.
2.课程设置 应用心理学新进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多元统计分析,应用心理学文献,应用心理学(各分支)专题,高级计算机语言.
四、主要相关学科
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临床医学,运动训练学等.
参考资料: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特征的观察,描述,预测,调控来揭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性。
心理学是非常重要,非常有用的,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使许多人出现压力,紧张情绪,心理学可以适当地调整好人的心态心情,平衡工作生活各方面的不适。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自己遇到一些事情时,往往手忙脚乱,不知怎么处理;当别人有事来找我们时,我们反而分析得头头是道,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语出后晋刘昫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原是指下棋的人和看下棋的人,后引申为一件事情中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利害得失考虑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如旁观者看得清楚。如果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怎么解释这一现象呢?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来和你说一说。
苏轼曾写过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影响了我们的视角,使我们无法看清庐山的全貌,而我们的情感也影响了我们客观的认识庐山。这其实就是阿斯伯内多效应。
这就是说,当我们身处事情之中时,我们往往看不清事情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分析其影响因素,大概有三点:
1.看问题的视角
欣赏庐山也罢,待人接物也罢,我们所选的位置,所采用的视角很重要。如果我们的观察点不好、不合适,就会看不清画面或者事实。譬如说,一块正反两面颜色不一样的木板,两面分别涂上红色和绿色,站在正面看的人,会说这个木板是红色的;站在反面看的人,会说这个木板是绿色的。结果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其实两个人看到的都不是,他们只是因为站的位置不一样而只看到了其中一面而已。
2.情感卷入太深
对于一个事件,当事人往往有一个特点,就是情感卷入太深,在这件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自己沉迷其中而看不清事实,被表象所迷惑。另一个是,多数人并不是那么能驾驭情绪,而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导致个人行为被情绪左右,很难看清事情的客观。
3.心存私念
如果说当事人处处权衡利弊和得失,处理问题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人一旦存有私心杂念,就很难辨别是非。典型例子,熊家长维护熊孩子。有私心者无法做到集中精力,全心观察事物,即便是看到了全貌,也不可避免的产生偏心反应,无法真正客观的看待和处理问题。典型例子,同样是出轨,社会上往往骂来骂去,往往是骂女人的比较多。如果谁这个时候站出来说句话,就成了“女拳”。
我们的周围环境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而我们却似乎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因为我们身在其中,已经习惯了,感受不到。同时,周围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却对此熟视无睹。等到有一天,我们离开了,再回来看看曾经熟悉的环境,猛然发现,这个环境变了。由于曾经的远离,我们的习惯没有改变,认知没有刷新,因而发现了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差距,这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现实生活中的另一种体现。
如何破解这种迷局现象?
1.选择站点
一个事件并非只有一个视角,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可以集思广益,让自己看到事情的更多面。例如,同样是失业,每个人原因各不相同;同样是原生家庭,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
2.学会轻装上阵
事务缠太多,情感卷入太多,就无法看清问题,尤其是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情绪,严重影响了一个人对事情本身的观点和看法。比如一件事情让你很生气,如果你一直在气头上,就会看什么都不顺眼。而你把情绪梳理好了,再回过头看待事件,产生的是不一样的看法和感受。
3.真正做到心中无私念、成见
人与人相处时间久了,或者在某个环境中生活久了,往往会留下一些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严重影响了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认识。譬如说你正好和一个很讨厌的人发生,由于你本身讨厌这个人,那么看待这个问题时,就很可能会认为什么都是对方的错。
4.掌握变焦式观察法
所谓变焦式观察法,就是将自己想象成局外人,跳出局,看待事情。例如,或者将事情想象成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或者将事情想象成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或者将自己想象成一名长辈,来看待事情中的自己。
因此,在生活中要选择好观察事物的点,尽可能的多角度分析,从不同角度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了解事情的全貌,看清事情的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不容易陷入迷局。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这里是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如果我的回答对您和您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谢谢!
作家史铁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人与人的差别到底在哪儿?人与人的本质区别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
早晨,在上班的路上,在公交车(或地铁)抓住这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打开了“头条”或“百度”的App看了几篇专栏文章,看着周围昏昏欲睡的人群,你露出了胜利的笑容,感觉收获多于别人。
中午,在吃午餐的时候,你赶紧打开了学堂在线或网易课堂看mooc视频,一边吃饭一边学习,看着隔壁谈天说地的同事们,你笑着跟他们点头示意,感觉好像又有了不少收获。
晚上,下班了,虽然很疲惫,但是为了不浪费时间,你打开了“喜马拉雅”App,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听音频学习。你一整天都在抓住空余时间学习,从不松懈,但是,你的工资却没有上涨。
你不禁感到困惑: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却得不到相应的回到?
有专家指出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完整的思维体系。即使获得了很多知识,但是却不能将它们联系起来,这就像是散落在各个地方的拼图,只有将它们拼起来,才能形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富兰克林自传》中,印刷工富兰克林通过写作,获得了丰富的稿费,每年的收入是大学教授的十倍以上,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他的同事,一个与他一起做印刷学徒的牛津大学的学生,却因为误信损友,被骗光了钱财,为了生活,他只能把自己“卖”到美洲大陆。从常青藤大学毕业、前途一片光明的精英,沦落到日薪只有十几英镑的印刷匠,只是因为缺少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缺少自己的世界观和方,导致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不骗他,骗子都感觉到“良心不安”。
每个人都有思想和思维,但不一定都有智慧,从思想思维到智慧取决于思维体系的完整性和思维的完善性。有智慧也不等同于有智谋,从智慧到智谋,体现出智慧的不同层次。然而,无论是智慧智谋,或者智慧处于哪个层次,都需要以建立思维体系作为他们共同的基础。
思维体系是一个系统。简单的讲,就是大脑里要设计一个超级结构,把诸多概念、思维模型联系起来。
所谓思维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当你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用树状思维勾勒出它的大概面貌,搭建属于自己的思维框架,而不是左掰一枝,右拾一叶,捡到最后装了一麻袋,都是废品,让你沦落为知识的拾荒者。
贺嘉在《表达力》中说:“所谓的思维体系,就是你的‘三观’。世界观是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能影响你未来10年的发展;价值观是指在相互矛盾的关系中你会选择什么,是个人利益,还是用户利益;人生观是指在整个社会分工中,取决于你的定位和你提供的价值。”具有完整思维体系的人就像一个技艺熟练的猎人,捕猎时一击必中;而缺乏思维体系的人却轻信他人,守在树桩旁,等待那只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傻兔子。
通常有这样一种人,对别人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常常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它的不足,但是具体怎么不足,应该怎么改进却说不清楚,即使能说出一些道理,一旦自己做起来反而不如别人做得好……这就是俗话所说“眼高手低”。
为什么会出现“眼高手低”呢?从心理学和文化诊断学的角度来讲,“眼高手低”说明了一个人思考力水平、行动力水平与他的某些悟性能力极不相称,是认识能力不统一、不全面、不深入、不协调的表现,或者说是他的思维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造成的。“眼高”说明一个人具备了某些零散的能力,正因为这些零散的能力高出一般所以能出现“眼高”现象;“手低”说明由于这种零散的能力没有形成体系,缺乏完整性、全面性、深入性、一致性,因而制约了能力的整体发挥。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思维体系和完善的思维,就会经常性的出现“眼高”和“手低”之间的矛盾。
其实,很多人在某些场合或某些时候都会有一些思想火花的迸发,为什么有些人的思想火花能形成燎原之势,创造出辉煌的事业和不朽的业绩,有些人的思想火花只是星星点点昙花一现呢?这与一个人思维体系(也称作思考力体系)的完善性和完整性程度有关。文化诊断学研究发现,人的很多不可名状的感觉和悟性往往来自潜意识,人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来自意识和理性,在相同的文明程度和种族背景下,每一个正常人的潜意识与意识相加之和,在精神能量意义上基本上是相等的,这就是文化诊断学的“个体无差异”学说。
既然个体智慧无差异,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很聪明睿智,很有创造力,有些人却很愚笨呢?这取决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思维的结构特征。那些有智慧和创造能力的人,由于形成了比较完整和完善的思考体系,导致一部分潜意识能量向意识和理性的方面转化,因此表现为思维敏捷、眼光深远;而那些缺乏智慧和创造力的人,由于没有形成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潜意识能量不能向意识转化(或者说没有形成对象化关系),因此表现出目光短浅、思维迟钝,思想狭隘。
聪明睿智的人,他的意识部分得到了有效开发;愚笨偏执的人,他的意识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些“愚笨”的人,他的一些非理性认知能力和某种心理感觉能力甚至比“聪明”人更强一些——这种现象也能够证明,人与人之间在智慧上只有质的差别,没有量的差别。其中,质的差取决于知识结构和逻辑性能的不同整合,量的无差别则说明,精神能量同样具有能量守恒的关系。
在人的意识领域中,其思维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程度,以一种最直观的反映着一个人的聪明和愚蠢,其中,思维体系的完整性基本上由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四个部分组成,思维的完善性主要由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
思路决定出路,从而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事业成就以及事业的方向,可以从一个人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程度中得到某些反映。同样,通过学习和训练,一个人的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以及思维是可以得到提升和改善的,因此,通过建立思考体系和改善思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事业方向和事业成就。
真正的高手,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整套知识思维体系,这一整套体系就如同长在他们大脑中的一棵不断生长的树,或者是一张随时可以变得更大更复杂的网,等新知识进来,就知道该把它放到什么位置上。构建自己的知识思维体系,就是就是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者观点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系统。想要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我们可以分成三步:
1、高质量的输入高质量的输入决定你思维体系的深度,只有看过、经历过,你才能有所感悟,有所启发。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从书中的世界获得人生的感悟,建立自己完整的思维体系。
2、深度思考:找到信息的源头,抓住事物的本质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你跟他们讲一件小事,他们马上就能联想到一类现象,因为他们能找到信息的源头,然后在自己的思维体系中寻找理论来解释这件事情,抓住事物的本质。
要进行深度思考,找到信息的源头,形成自己完整的思维体系,靠的是平时的积累。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去思考“为什么”,然后寻找信息的源头,再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当中,日积月累,就能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
3、建立联系,总结套路只纳入事物及其信息源头,其实还不够,我们还要将这些事物联系起来。
除了将相似的事物建立联系,我们还要善于总结套路。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之所以能建立,绝对不是拍拍脑袋就能成型的。我们还要善于总结,将输入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联系总结成一些方和模型。
思维模式是人的底层代码,它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推倒了会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一种思维模式会衍生一大批的想法和行为,这些想法和行为把我们变成截然不同的人。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这本书里分享了他关于思维模式的研究成果。我发现思维模式对人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大,毫不夸张地说,思维模式正在不动声色地操纵你的人生。
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学到的只是知识点,很多学生不可谓不努力,也都把公式背的滚瓜乱熟,可是一考试,还是距离学霸差了一截,难道仅仅是智商的差距吗?
智商的确是其中元素之一,但曾经一个教过一个学生,从小说话就有点结巴,平时考试成绩还可,智商一般,看不出有什么超人之处,最后却考取了浙江大学,我想很多或者干脆没上大学的年轻人,平时成绩及智商都比他高。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哪里?努力程度和思维体系,两者是正相关的。通常,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具备更充足的内生动力,即学习,努力不在话下。
而在内生动力的驱动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时候会主动搭建起自己的思维体系,并在解题的过程中,把问题放在思维体系框架内,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贪玩,缺乏学习的学生,属于被动学习,缺乏内生动力。
他们有什么知识点背什么知识点,例题稍微变换了形式,就不会解。并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有效搭建起自己的思维体系,所背的知识点自然变得分散而繁多,无形增添了学习难度。
所以,多年来教学表明,一部分聪明的学生反而没有考上省示范中学,而思维条理学习实在的学生却能考上不少。同样根据科研机构调查,在最聪明的人群中,考取顶尖大学的概率也只有几分之一。同样的智力水平,因为努力程度的差异,直接导致思维体系是否构建完整,造成最终差距。
你如果没有考取顶尖大学,那么你和我一样,当年在学校的时候,把应该构建思维体系的努力浪费在早恋、打游戏、扯蛋、胡思乱想上,并在老师家长的逼迫下勉强的学了些知识点而已。
明白这个道理,任何时候都不晚,现代战争不也讲求体系化作战吗?思维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过程,只是努力是否到位而已。思维体系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曹政钧,如何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
2.白芷洛,打造完整思维体系,让你付出一成努力,获得十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