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精神科医生,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比较了解,我来给你讲一讲我了解的情况。
我虽然不是残疾鉴定组成员,但因为经常接触残疾鉴定,所以也还算了解评定过程。
一般打算评定精神残疾的家属应先到基层部门申请,由基层(一般是社区或村委会)审核后报给县区一级的残联,家属再准备评审材料(患者的基本信息材料,既往病历和诊断书)到残联提交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合格的残联会给与精神残疾鉴定申请表,然后告知家属指定日期,带领患者到指定的有残疾鉴定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残疾鉴定。
如果精神障碍患者未经过任何住院治疗,没有病历的,但精神疾病确实严重,且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的,由基层出具证明材料后,也可以申请残疾鉴定。
如果患者确实无法配合家属来医疗机构进行鉴定的,由基层和县区级残联牵头向医疗机构申请派出鉴定人员到患者家中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由医疗机构整理后转给县区级残联,由残联登记在册后,在鉴定后一个月内通知家属。
精神残疾鉴定一般根据患者社会功能的受损程度分为一级至四级。
精神残疾一级: 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精神残疾二级: 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三级: 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四级: 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对于给精神残疾人相关政策方面具体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精神一级残疾、精神二级残疾和精神三级残疾每个月国家有相应的护理费补助给家属,级别越高护理费越高。精神二级残疾还可以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和参加福利分房等等保障政策。可能各地政策有所出入,具体还要咨询当地基层。
还有精神残疾证持有者出入各大国家级旅游景点是免费的,等同于导游证持有者。
精神残疾证是需要在残联部门登记在册的,而且目前我们的大数据如此发达,所以部门和公安部门的系统是可以查询到的,但残疾证并没有什么限制,限制的是严重精神疾病的管理系统。
当然精神残疾证持有者大多都符合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系统的管理标准。
目前规定需要建档管理的6种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症、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这些精神障碍患者一般在社区或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时,会被登入国家严重精神疾病管理系统。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是禁止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而且一些地方是不可以申报国家公的,严重的精神障碍也是不能申请驾驶证考试的。具体限制各地方的规定也有所不同,要以规定为主。
对于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建档管理也是必须的事情,对于患者,家属和社会都是有帮助的。比如一个患者外跑到外地,被救助,通过管理网络可以查到患者上一次出院的诊断和用药,也可以直接联系家属或主治医生,对于患者可以更快的接受到有效的治疗。
国家关于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的政策有哪些?
所谓的免费服药,并不是全年免费,只是给予一小部分的药品,对于某些患者来说,服用价格比较昂贵的药品,那么免费发药一次,或许也只能解决该家庭1个月的服药问题。比如说,有些患者服用氨磺必利,或者奥氮平,这两种药物单价都在百元以上,在每一个家庭限额领取的情况下,可能领不到10盒的药物,所以说,免费服药,更适合那些服用价格比较低廉药品的家庭,比如,服用氯丙嗪或者氯氮平,患者领药一次或许能解决半年甚至更长的服药问题。
从疾病性质来说,要符合以下6种严重精神疾病才能有机会获取免费服药资格,分别是精神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情感性精神病、癫痫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
需要指明的是,并不是符合以上疾病就可以得到领药资格,当地社区或卫生院也会根据患病家庭的经济条件进行评估,会把机会留给更需要救助的家庭。
以上是国家针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办法,除此,对于精神病家庭来说,还可以为患者申请慢病和低保,这样,会有另外的补助和高比例报销办法,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我是村官阿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明确一点,在农村,由于条件有限,很多患有精神病的人,都得不到有效救治,对于他们的管理,基本都限于家庭内部管护。
那么对于农村精神病人,具体的管理有哪些呢?阿丽来说说,我身边的农村精神病人是如何管理的。
在农村,如果家庭有精神病人,大部分都是由家庭成员自行照看,负责他的日常生活,只要不伤害到别人就行,自己家里人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有人说怎么不送精神病院呢?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是根本住不起精神病院的。而且如果患精神病的人是家庭主要劳动力,那这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哪还有经济条件把患者送去精神病院。
在农村,近几年以来,有些地区会为精神病人免费发放药物,以此来控制他们的病情。还有一些地区,会为精神病人每年发放1000元左右救助金。
上面说到,农村精神病人一般都是自己家人照看,但如果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或者抚养人已经不在世,致使患者无人管护。这种情况下,患者是可以申请五保保障的,利用五保保障金等救助,可以把精神病人送去当地精神病院,也能得到更好的管理。
阿丽村里有两个年轻精神病人,一直有自己的父母照看,待父母不在世了,就是用自己的救助金6000多元,兄弟姐妹再添点钱,最终都送去精神病院了。
总结:农村精神病人患病后,其实是得不到较好管理的,大部分家庭只能做到让患继续生存下去,真正得到治疗的很少。也期望,国家对农村精神病人更多的关注与救助!
我是村官阿丽,一个喜欢实话实说的基层干部,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