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认知能力:大学生应该具备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力,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并能够积极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和挑战。
2. 情绪管理能力: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避免情绪失控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
3. 社交能力: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避免孤独感和社交恐惧症的出现。
4. 学习能力: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避免学习焦虑和学习困难的出现。
5. 生活自理能力: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避免依赖和被动的生活态度的出现。
6. 健康生活习惯: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已经非常发达,出现了更多的“手机一族”,在网上聊天行云流水,然而在现实中经常可以长期不与人交流,即使是聚会也常常容易看到一桌子人不是在聊天,反而是在玩手机,并不是真的手机上事情处理不完,而是一种自我的内心封闭,不愿意与人交流,这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社交焦虑”。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依靠交流来进行学习和互相了解,以及生活中的正常往来,社交就成为借助语言工具展现自已的思想,吸收对方建议及看法的一种。有的人豁达开朗,擅长与人们的交往;有的人胸襟狹隘,封闭自我,抑或能简单地应付或羞于与人交往。社交焦虑已经不仅仅是和性格有关,而根本是“害怕别人不喜欢”。
社交的焦虑综合症主要受到社会心理障碍和社交功能障碍的影响。心理障碍,受胆怯和自卑等影响,害怕与人交流,甚至害怕直视对方,尤其在公众场合下感到紧张,不说话害怕别人说他“高冷”,说话又怕别人觉得他语无伦次,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障碍。社交功能障碍,或因先天器官的缺陷)影响,比如先天性口吃、耳聋、幼儿自闭症等身理影响,造成社交障碍和恐惧导致的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已经成为了一个心理问题,被全世界拿出来探讨,出现这种症状的人以年轻人居多。在与人交流时,会有自我心理暗示总认为自己不行,从而约束自已的言谈举止,不敢主动去接近对方,以致无法表达思想和情感,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社交焦虑症,表现出更深层次的自卑情绪,与同事和亲友的交流中金口难开,时常被人误解。要解决这种心理障碍,需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稳定情绪,并试着面对人来倾泄自已的想法,而不是手机,只有这样才能让恐惧和焦虑在“刻意”地生活训练中逐渐根除。
你好,我是精神科医生,我来说一说抑郁症患者于学校的关系。
在我的实际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甚至还帮助我的患者因此开具过很多次的诊断证明,抑郁症本身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发作间隙是完全可以恢复所有社会功能,回到原本的生活中去的。所以如果你正处于发病期,是可以先休学治疗好后再恢复学业;如果你正处于疾病的间歇期,完全可以正常上学,学校是完全没有权利让你主动退学的。所以学校也是清楚这一点的,也只能希望你主动退学,那么严词决绝的拒绝他,行驶你正常接收教育的权利就好了。
其实学校的态度还是反应出了我们的社会对于抑郁症群体的错误认知,打算减少麻烦的心态。我的患者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后来学校也没办法强制退学,只是让患者的家长出具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所谓的“复学证明”。虽然本就没有什么复学证明,但我还是帮助我的患者们开过很多次,大致内容是“患者目前处于疾病缓解期,社会功能基本恢复,完全可以回归学校继续学业”。得了抑郁症的学生还是很辛苦的,能帮一定要帮的。
肯定的告诉你,南方也不是所有的211大学都会有这样的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态度。前几年在上海进修的时候,我也曾收过一名复旦大学大二的女同学,首次发病,跑到了学校的过街天桥上打算往下跳被老师和同学救下后送来治疗的。治疗的效果很好,也完全恢复了社会功能,休息了几个月后回到了学校继续了自己的学业。并不是所有的名校都会持有这种很原始的消极对待态度。
抑郁症只是一种疾病,如果可以选择,相信谁也不会想生病,但生病也不应该被歧视,被区别对待,这样只会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如果你的情绪,因为学校的做法,出现了明显的消极和悲观表现,甚至出现了抑郁症的再次发作,我建议你和你的家人起诉学校,因为他们消极的行为,和区别的对待,直接导致了你的病情变化。
20年前我大学毕业也社恐,对于马上走入的新单位~医院充满压力,一切源于自己的单纯、没有社会经验,但是真的走上岗位,只要你乐观而积极,用真诚面对每个人,你会惊喜的发现,你担心的都是浮云,大家对你也会很友好。对于刚工作的毕业生,千万不要挑肥拣瘦,把工作看做历练,要和领导和同事搞好关系,少说话多干活,保你没错!
谢谢悟空邀请
看了大家的回答,基本该说到的都说到了,那么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一下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
事实上因为这段日子,在悟空问答上反复回答有关抑郁症的问题,这个过程里,让我对抑郁症有了些新的理解和体会,于是我在思考,为什么现在抑郁的人会越来越多呢。
在我的朋友圈里,我一直羞于提及我有抑郁症,而在这里,我敢于把自己的抑郁经历,和反抗抑郁,最后战胜抑郁的经验说出来,毫无羞涩感,甚至为我的努力而感到欣慰是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往往是熟悉的人,很亲近的人,而对于亲近熟悉的人,我们往往希望呈现出来的是最好的一面,因为现在的社会性质,种种内因,我们无形中每时每刻都在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而我们不能无视这些,学习,工作,生活,婚姻,我们每走一步,都必须谨慎细致,生怕行他差错,我们不愿意活在别人的眼中,但却迫切需要认可,需要我们的存在感,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矛盾关系。
当我们成功了,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生活,物质满足,但同样的我们会得到羡慕,嫉妒,和周围的阿谀奉承,感觉不到真诚,人站在越高的位置上,朋友越少,利益关系伙伴越多,满足了,却满足不了精神,成功的人也有他的无可奈何,和空虚寂寞,责任超越一切,艰辛只能独舔,如果不是心理够强大,敢于承担,敢于面对,敢于挑战,何来的成功呢。
而我们大多数的人,在奋斗的路上磕磕绊绊,在食物链的顶端痛苦挣扎,理想和现实,就变成丰满和残酷,我们忽略了我们拥有的简单的幸福,却死死去追求想要的幸福,我们忘记审视自己的内心,只是追逐着理想的脚步,不管这条路适合不适合自己,为了期望,为了生活,为了,为了利益最大化,为了我们骄傲的虚荣心,最后我们很多人可能伤痕累累。
而当现实和预想的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就会迷茫,无助,消极,内心积累的在成长过程中诸多的心酸,和无力彻底爆发,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这大概就是抑郁的导火索,一旦我们对前程不确定,对未来充满恐惧,试问有谁能真正的不在意呢。我们总是劝别人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以此来鼓励别人,总用满满的正能量鞭策自己,对照别人,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去做到呢,自欺欺人,通常是人的共性,也是最好的自我安慰,可是我们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来讨好自己,理解自己,认识自己呢,我们努力想活成别人的样子,却忘记了自己的是什么样子,用别人的生活来对比自己的生活,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真的心好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错失了很多,而后悔已经不可能,既不想接受命运,又害怕没有勇气面对未来,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到了抑郁的边缘,进一步万丈深渊,退一步海阔天空,难道不是自己去选择吗,真的需要那么纠结吗。
而抑郁和内向或许是社交恐惧形成的一部分原因,但是内心的自卑我觉得才是主要的原因,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而强迫自己去融入群体的生活,反而显的格格不入,慢慢对社交产生抵触,你的内心在告诉你不要去,而我们的思维却控制我们需要去,自我情绪,和意识情绪产生了分歧,矛盾,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疑问和否定,自卑和不自信也由此产生,我觉得自卑和社交恐惧,是迷失自我的最好的表现,因为失去了自己,也就不懂的怎样更好的阐述自己,条理清晰的表现自己的优势,感觉得不到认可,又何来的自信呢。当然很多人会说我不需要认可,那么需不需要存在感呢,如果都不需要,那么根本不会有社交恐惧,更不会抑郁,因为你可以当你不存在,可以当自己是透明的,感受对你已经不重要,你已经超越了自我。
我不想一次又一次重复抑郁是什么,社交恐惧是什么,我想说的是,大家试试面对自己的本心,不要忽视它,它是向好的还是向坏的,又怎么样呢,可不可以接受它,假如你可以容忍这个世界上很多好的和坏的,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宽容一点呢?抑郁为什么会困扰你,因为你的心灵生病了,你的脑子里有太多的想法,那就整理一下吧,哪怕它像一团麻一样没有头绪,还是要尝试着去整理一下,把心灵的垃圾该扔掉就扔掉吧,清理一下,还心灵一块净土,那么或许你就会发现,什么抑郁,什么社交恐惧,其实什么也都无所谓了,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承认那个真实的你自己,你就是你。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我写的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我从抑郁到重生的感悟,其实我也是个失败的人,我也曾经几年把自己封闭起来,画地为牢,感觉这个世界似乎只有我一个人是最悲惨的,我觉得我被世界遗弃了,被命运舍弃了,我把自己弄丢了,我分不清自己是谁,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样,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讨厌自己,甚至厌恶自己,憎恨自己,我卑微的活着,仅仅只是活着,强颜欢笑的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当我面对自己本心的懦弱和时,我无力反抗,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那种困惑和无助的感觉,只有经历了才会明白,但是人的潜能是无止限的,而我的承受是有极限的,我庆幸的是我属于那种把自己逼到绝境却能激发自己强大意志的人,我熬过来了,再回头看看,我没有任何的遗憾,没有经历,没有成长,我坚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好,没有原因,只是我相信,所以不管现在发生什么,我都会安安心心,人们总说不要随波续流,其实随波续流是心的放逐,走到哪里累了,停下来,休息休息再走,只要不给心灵加上枷锁,我们每个人都能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