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心理学和医学有些相似,都是很古老但又很年轻的学科。说它们古老是因为很久以前人们就无意识地运用了相关的知识,了解了浅显的道理。然而作为科学,它们都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曾经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那里面介绍了很多大众甚至心理工作者对心理学的误区。比如,关于科学要有证伪性,不能怎么解释都能说得通。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似乎可以用来解释所有的心理现象,因此在这本书里,认为它不具有证伪性,不属于科学。这本书还有一些很有趣也很经典的例子让人们知道有时被骗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做事,很多错误都可以避免。比如,书中讲出现过会算术的一匹马,事实上它只是能分辨出饲养员微妙的动作、表情变化。我也在老师的建议下阅读了福柯的《临床医学的诞生》,这本书比较难懂,有很多医学的专业词汇。我只勉强把它看完了,也许只能算是翻了一遍。但从这本书里,我发现,今天看似很科学很严谨的临床医学,在2、300年前的做法还是那么幼稚。那么我就从心理学的几种理论观点,也就是研究取向,与临床医学的异同,来谈谈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吧。而心理学的行为研究取向呢,排除了心理、意识,做实验都只拿动物做被试,看似是心理学成了一门真正的自然科学,但实际上无法了解心理、意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好象医学生开始也只解剖动物,当后来解剖真正的人体标本时,才会发现人和动物有相似但更有不同。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取向也许有一些合理因素,但由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不能算是严格的自然科学。心理学的认知研究取向与临床医学最为相象,它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认知。
心理学的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等形式.自我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在社会的交往中,特别是由于言语和思维的发展,逐...
很多人对心理学感兴趣,想了解心理学,现在我用简略的说说人的心理是怎么回事,怎么了解人的心理,以及心理学。第一点:人的心理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产生的。先天遗传,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方面是你的生理遗传特征,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性,将会在心理上有不少的表现,如反应的快慢、心理的表现力度、心理状态转变的灵活度等,先天的作用很大。另一个方面是从进化的角度谈遗传,比如人类本能性的需要、动机和基本的情绪反应受进化的影响很大,毕竟人类从动物转变而来也没多少年,不可能丢掉当年作为普通动物那么长时间积累的生存特性的影响,所以,看动物世界对于了解人类心理是有帮助的。关于先天和后天,一直有争论,到底哪个多哪个少?这个答案暂时先放着吧,可以先接受一个勉强的说法,就是一半一半,因为哪个影响都不小。此外,从研究的角度很难界定二者的影响分界线,理论上应当是0岁后的是后天,但胎儿阶段母亲情绪的影响算先天还是后天的呢,恐怕不好区分。另外,家庭的氛围有没有“遗传”或“传承”?这是后天的,但是这种影响在孩子出生前早已注定,也不容易说清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后天的环境因素,是我们可以更多掌控和调整的,所以,更多关注后天环境的作用是应该的。第二点:人的心理是人与现实环境互动的结果。这里,是两层理解。一是环境对人有影响,二是人有自己的能动性,即想做什么和怎么做,这些实践活动与外部因素相互碰撞后,产生的作用逐渐形成人的独特心理。首先,环境影响人的层次,如需求水平和能力水平。人一直面临温饱问题,关注点就主要在吃喝,环境一直存在战乱,关注点就在安全,在这种条件下,人不太可能把需求发展到获得尊重或发展个性。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更可能激发高层次的需要,否则即使后来条件改善了,也仍然停留在追求低层次需要的水平,穷时穷吃喝,富有了,不过是胡吃海喝,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没有产生高层次追求。有高层次追求才可能达到高层次。越是哪种需求不被满足,人越是容易停留在哪个阶段,即使将来能得到满足,也难以突破。比如缺少关爱,就总怕失去关爱,即使得到了,也会处于不安,并且会过度追求,以便获得对过去的满足。乏味的环境缺少刺激,尤其是缺少智力刺激的环境,人的能力发展有限,极端的例子是狼孩,生理年龄提高了,心理年龄却仍低下。若要一个人成才,需要多经多见多做事,所以光读书不行,也不用多旅游,放开手,孩子总是会忙很多事情,也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成长得多。圈在家里,摆在书桌前,这个人的潜力多数没有得到发挥。其次,环境与人的互动过程中,会形成人的性格、心理模式等。简单说,尝到过专注带来的好处的孩子,更愿意让自己专注,体验到自己的勤奋与成功的关系,则愿意勤奋,在追求成功前的焦虑后总能遇到成功,那么这种焦虑中藏着诱惑和兴奋,所以更耐挫且敢于追求。人用某种解决问题见到了好的效果,就会多用。比如学业上总也达不到外部的权威的要求,总处于焦虑状态,偶尔某次肚子疼,得到了关爱且回避了成绩问题,以后这就可能成为一种行为轨道,再遇到问题也用类似的解决。人在早期阶段与父母、老师、小朋友之间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以上的经验轨道,在未来,更多地会运用这些基本轨道来处理问题。当然,小时候的经验(历)越丰富,将来应变的选择就越多,小时候某个问题冲击越大,情绪体验越强,也就会越多地套用某种应对大量成年世界的问题,似乎某个问题就永久停留在当年那个阶段一样。情绪模式也如此,儿时体验某种情绪越多,成年这种情绪就越多,尤其是强烈情绪的影响更占优,这也和儿时被允许表达什么情绪有关,不被表达的就压抑,未来成年后也不太会表达,即使没有别人控制。如果以某种表达情绪会获得关注或得到好处,这种也会成为他的主流,更习惯性地发生。简单说,人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会形成心理轨道,在长大后,更多是重复。心理模式的创造性并不强。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背后更重要的是,看他的成长环境,往往也就看到他长大以后如何了。环境中有一样东西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教育。因为教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不平等”。在孩子最弱小无知的时候,拥有权力和力量(相对于儿童)的成年人把他们“自以为是”或也是听来的一些道理一股脑儿地教给孩子,孩子缺乏辨别力,也无力对抗,往往全盘接受并作为自己认知体系的基础,以后新的知识和经验往往需要此早期体系的处理,新旧经验如果是一致的,则旧经验被加强,如果是不一致的,新经验可能会被忽视或否定、排斥,如果新经验很强大,则会发生新旧斗争,不管输赢,反正是个艰难的过程。这此旧经验总是被大量地、牢固地安插在孩子头脑中,左右着他理解世界并做出反应。成人虽不真正确定对错,但胆子大,充满自信,以“趁虚而入”的占据了儿童的认知领地。当儿童成人后,有了判断力,对于这些早已根深蒂固的东西,已经是习惯性地接受和使用了,连怀疑的念头都不易产生,然后又会继续“深信不疑”地传递到下一代。这也
认识自我,就是自我革命,不断地反醒自己,做事要有静心,要谦卑,向优秀的人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终极的目的到达成功的彼岸。坤为地:艮为山:地山谦,保持谦逊就能得到享通。比如天的规律是下降济物,体就能愈显光明,地的规律是所处卑微,而地气源源上升,天的规律是亏损盈满而补益谦虚,地的规律是変易盈满而充实谦虚,人道的规律是憎恶盈满,谦虚的人处在尊高之位,道德会更加光明,用谦虚养成恒久的美德,会完善自己,由成长走向成熟,由成熟走向成功!
首先要明白,人是不可能全面认识自己的,很多痛苦就是这个原因 自己还不知道。如果非要追求全面,就是和自己过不去,那你会很失望,也会很惨。每个人认识自己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是普通人自己感觉不到。为什么想孔子,老子等先贤的思想能够传承到现在,就是很好的面对自己,知道人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个现实中很普遍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是以为看人和事情的角度不同。真正比较客观的认识自己,就是学会换角度看人或者事情。也就是平时说的,要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角度看问题,会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和结果。就像6和9点道理一样,你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数字也不同了。认识自己,需要参照物。就像我们要想知道自己什么样,需要照镜子,就是没有镜子,地上一汪水总是需要的。要给自己找个榜样,才能对照自己的言行。你信佛,就按照菩萨的要求;你信主,就按照耶稣的要求;你什么不信,那就按照自己要求。每人有每人的优势和特点。在自己思维的局限中,尽可能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也是让自己安宁平静的必要工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