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注重从心理学的视角认识和研究人格。但是,西方人格研究并非始于心理学,在心理学涉及人格研究之前,伦理学、哲学、神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已关注人格问题。20世纪 30年代,西方心理学开始广泛研究人格,并迅速发展形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人格心理学。此外,心理学的其它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法律心理学也对人格做出各种富有特色的论述。1937年,人格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了他那本开创了现代人格心理学先河的著作《人格:一种心理学解释》。在这本书中,奥尔波特回顾了历史上各学科对人格的研究成果,综述了人格的近 50个概念,充分展示了人格认识和研究上的复杂性。尽管心理学家对人格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的诠释,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下述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层次性定义。强调人格组织的层次性,认为人格是个体具有的一种系统性的心理动力结构。尽管把人格视作一个“系统”,严格意义上说只是对人的行为在大量观察基础上做出的一种假设,但假设历来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正如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指出:“没有假设,科学永远也不能前进一步。”毫无疑问,把人格界定为个体的系统性的心理结构,相对于只从某一视角认识人格,是一个有意义的突破,更能接近反映人格的本意。受贝塔朗菲系统论的启示,一些心理学家认识到,人格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的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如认为“人格交互结合的行为系统的动力组织”,“人格是个人经由社会化获得的整体”,“人格是个体有遗传和环境所决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综合。”诸如此类的观点都表明人格不是某些特质杂乱无章的偶然集合,而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系统。这种人格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三步人格结构论被认为最具代表性。但是,弗洛伊德在论证人格形成动力时,过分强调非理性的潜意识的力量如性本能的冲动,而轻视人的理性的作用,这一点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夏军在他的《非理性世界》一书中有针对性地指出:“人格是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相互契合的主体结构,这种结构在精神上表现为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性。(2)罗列式定义。将人格看作个人所有属性的综合,把人格看成“人的自然”,诸如:需要、、动机、兴趣、气质、能力、个性等等。因而认为人格是一个中性概念,对人格研究应当采取冷静的客观的自然科学的态度,对人格评价应当不做道德价值判断,而只是描述“是否正常”、“是否健康”,这种人格观念曾一度在西方心理学界达到相当程度的共识。卡尔生就此这样评说:“如此的人格认识虽然能保持客观性,并避免了与伦理学等研究的重复,但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卡尔生的这句话明确指出了这种人格理论的片面性。活生生的人是必定具有社会属性的,必然会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此,即使是“人的自然”的人格特征一旦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时间相联系,就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就不可能是中性的。(3)区别性定义。认定人格即个性,是表现为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质上的个别差异。“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并保持恒定的具有特征性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人格是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持久的维度的总和。”林德采荷文 1975年曾撰文指出:“人格是特征的一种组织,它存在与自己而区别与他人。”英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所有的个体都共同具有一些影响其行为的内在的人格因素。他把这些人格因素称为根源特质。卡特尔进一步归纳出人格所包含的根源特质有 16种(A乐群性、B 聪慧性、C 稳定性、E 特强性、F 乐观性、G 有恒性、H 敢为性、I 敏感性、L 怀疑性、M 幻想性、N 世故性、O 忧虑性、Q1 实验性、Q2 独立性、Q3 自律性、Q4 紧张性),并且指出这 16种特质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具有不同的程度,只要测出一个人 16种根源特质各自存在的程度,就可推断其人格特征(或人格状态)。为此,他编制了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并被广泛采用的 16种人格因素量表─—F16量表,表中对个体人格特质做低分描述和高分描述。卡特尔的人格理论和对人格的测定技术在西方心理学人格研究中独树一帜,对我国的人格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20世纪 50年代至 60年代期间,心理学界把“personality”这个词更多地译作“个性”,而不翻译为“人格”,正是体现了卡特尔式的人格观念。但严格地说,人格与个性是不能等用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个性只强调个体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性,而人格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结构,既包含个体的独特性,也包含个体与他人相一致的共,因此人格是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4)适应性定义。认为人格是人对环境的独特的适应,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适应就是人格。奥尔波特在对前人概念加以比较与归纳之后,提出了自己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心理、物力系统中的动力组织,这个动力组织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奥尔波特的上述定义在某种程度上被当作现代心理学中习惯用法的综合。学者杨国枢与奥尔波特有相近的观点。他认为:“人格是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这已变动缓慢的组织是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方面,各有其不同于其它个体之处。”艾森克也认为:“人格乃是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型。”这种人格观念揭示了人格与客观环境的关系。说到底,人格是人的本质的具体化和个性化,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历史条件,总之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把人格看作是个体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性从一个角度阐明了人格的要义。(5)整合式定义。强调人格的组织性和整合性,认为人格是“人的习惯化的行为”。学者温世颂就把人格定义为“个人的行为特征”。陈仲庚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亦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使具有动力已执行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与人特色的身心组织。”米歇尔则更具体地指出:“人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拉扎鲁斯、吴伟士等心理学家对人格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因为人的行为总是外显的和被人琢磨与评价的,所以这种观点把人格概念由抽象变为具体,由模糊变为清晰,而且实际上认可了人格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任何人格都具有理性的一面,也具有非理性的一面;在一般情况下,在人和人格中,理性占有主导地位。”弗洛伊德的荣格也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塔强调“道德良心系统”的作用,认为兴趣、信念、信仰、理想、世界观(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是重要的人格动力要素。
双重性格就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的不同个性的人格...但并非纯粹的内项与外向之分...这双重性格的出现并非当事人所能控制...甚至会出现两中性格不相容的现象.
谢谢邀请。家教、自律、成长环境、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自己的智商以及意志力……等等都是形成一个人性格的因素。
1,本人丰富,无法简介。2,洗洗睡吧,梦里什么都有。3,跟着大哥混,三天饿九顿。4,悄悄熬成地中海,惊艳所有人。5,永远古怪,不要变坏,两手插袋,我谁都不爱。6,我要做你床头的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