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恐惧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
焦虑症复发率有多大 焦虑症复发率约为23.5%。 关于焦虑症复发率的研究资料有限,根据国外的报道大概为23.5%。 焦虑症一般是指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容易慢性化和复发的精神障碍,反复发作的病人治疗周期较长,恢复也会相对较慢,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质量。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目标分为短期目标达到“有效”即1~2周症状减轻或1个月内情绪有好转,中期目标达到“症状消失”即症状逐渐得到进一步改善,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治疗进行修改,长期目标达到“康复”,即恢复正常状态,预防复发。为达到上述目标,病人应当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一般来说,经过药物治疗症状消失后,还需要进行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巩固治疗一般为3个月,维持治疗一般为6~9个月。 病人也需要认识到焦虑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保持作息规律,调整自身心态在康复的过程中也很重要。 本内容由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王芳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药物治疗由于该病容易复发,各种治疗期一般不宜短于六个月,有的病例需维持用药3~5年才能充分缓解。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抗焦虑药目前临床主要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与丁螺环酮等。惊恐发作宜选用前者;广泛性焦虑症可选用其中一种。两类药物均有抗焦虑作用。
(2)抗抑郁药抗抑郁药不仅有抗抑郁作用,也有抗焦虑作用,且无依赖性;可作为苯二氮卓类的替代药物长期使用,其中包括三环类(TCA)、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NRI)、正肾上腺素及特定血清胺抗郁剂(NaSSA)等。三环类对负性情绪和认知症状较苯二氮卓类为佳,但对躯体症状效果不佳。常用药物为丙米嗪。值得注意的是,SSRI和SNRI初期使用时会出现一过性加重焦虑,因此开始使用时需谨慎,或前几天与苯二氮卓类药物合并使用。近年来,SSRI类SNRI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轻,常被推荐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一线药物。美国FDA批准的治疗广泛焦虑障碍的药物包括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和丁螺环酮。我国SFDA批准的药物有文拉法辛、丁螺环酮,曲唑酮可用于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传统抗抑郁药物多塞平也可使用。阿米替林、多塞平是价廉物美的药物,因其产生抗焦虑作用时的剂量较抗抑郁作用时的小,故相应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很少引起明显不适。如不良反应较明显或患者有自伤倾向,应使用不良反应较小即使过量服用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现已用于治疗慢性焦虑障碍。可在上述药物治疗不佳时选用。因该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必须禁用某些食物,现已较少使用或需在专家指导下应用,同时应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的规定。
(3)β-受体阻滞剂通常用于控制严重持续的心悸,而该症状通常对其他抗焦虑药物无效。单用β-受体阻滞剂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作用有限,在使用时必须注意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4)其他丙戊酸钠也能有效地治疗惊恐发作。可酌情口服。
广泛性焦虑症的躯体症状有哪些 广泛性焦虑症的躯体症状有肌肉紧张、酸痛、肢体发抖,舌、唇、指小肌群震颤,焦虑不安,心动过速,出汗,胸闷气短,缺乏,和注意力难以集中、入睡困难、易激惹、情绪低落等。 焦虑症最常见的是广泛性焦虑障碍,其躯体症状主要包括躯体性焦虑和自经功能紊乱。 1.躯体性焦虑:包括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常表现为搓手顿足、不能、来回走动、没有目的的小动作增多等。肌肉紧张表现为肌肉不适、紧张,严重者可有肌肉酸痛。此外部分患者可有紧张性头痛,肢体震颤,语音发颤等。 2.自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出汗、口干、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尿频等,有的患者还可出现早泄、障碍、紊乱和缺乏等。 此外,广泛性焦虑障碍还可有精神性焦虑的表现,如精神上过度担心,对未来、难以预料的事情或并无明确目标及现实内容的事情表现出提心吊胆、惶恐不安,同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入睡困难、易激惹等。 广泛性焦虑症可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应积极就诊,经医生明确诊断后可经过适当治疗获得缓解。 本内容由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心身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彭国球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