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您提出的问题,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也许会有所帮助,结合那篇文章,我希望从三个方面回答一下您的问题,对问题的判断、对问题的分析,以及怎么做。
是不是心理这个是专业心理咨询师要去判断的事情,单纯的从你的描述并不能认定是心理问题,但是可以说的是,您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渴望收获更好的自己。这也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帮助领域。如果您想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个准确的判断,或者想寻求专业的帮助,可以向私人执业或者医院精神科等渠道的心理咨询师寻求。
对啥都没有兴趣可以用一个专业名词来解释“心力委顿。”具体表现为认知受限,情绪低落,意志行为减少。认知受限指的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情绪低落就是在改变的尝试和改变失败的结果的反复中感到自己的情绪低落,没有激情和动力;意志行为减少指的是自己想做什么事情,不能马上完成,行动力降低,比如自己想早点睡,结果凌晨还没有睡觉等等。事情可大可小
怎么办每个人都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看过励志书籍,看过励志电影,听过励志的演讲,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感觉热血沸腾,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这份热情便渐渐消散了,又回到了起点。没有完成自己的蜕变,反反复复中,觉得改变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本文则结合《我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中对于改变的看法和自己的分析,希望为大家追求幸福提供一些持久改变的动力。
改变幸福的基准线
很多人认为幸福就是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车和住更大的房子。当他们买上新车,或者住上新房时,短时间内的幸福感是会急剧上升,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幸福的水平又回到原来没有买车和换房时候的水平了。
实际上物质上的满足带给人需求的满足是一定的,处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低层次需求当中,这类缺失性需求,一旦没有则很重要,一旦满足后则边际效用递减的非常快,就如在饥饿的时候吃的第一个馒头和第九个馒头一样,第九个馒头并不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满足。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感受到的幸福的水平是不一样的,会随着情景的变化围绕基准线上下波动,在欢乐和成功的背景下往往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但是在忧伤和失败的情景中则感受到更多的不幸,因此真正决定我们幸福的并不是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自己的幸福基准线水平。
改变从小事做起
改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场持久而艰难的战役,需要与以享乐主义为原则的本我进行斗争,需要克服惰性做功。很多对自己现状不满的人总想着自己要一步登天,在短时间内收获巨大的改变,受到某种刺激而在一刹那见脱胎换骨,列好了多少多少项的改变计划,然而结果往往是以失败告终。
然而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的量变的必然结果。改变需要从小事开始进行积累,最终突破某个拐点时才以惊人的速度呈现出来。而这漫长的一段积累的过程中,看到改变的成果往往是细微的,不显著的,很多人都是因为在短期内看不到成果而放弃改变。但你如果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想改变感觉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感觉无从下手时,那么这个时候最要做的就是集中精力去做某一项的改变,例如:锻炼身体。当你能够坚持两个月规律的锻炼身体时,你讲会有更大的信心去进行新的改变,环环相带,最终促成自我的蜕变。
改变是认知、情感和行为互动的结果
认知、情感和行为是人类心理结构最重要的三个系统,认知指的是我们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行为则是在生活中所从事的一些活动。三者是相互影响的,对某件事情不同的看激起我们不同的情绪反应,不同的情绪反应则会导致不同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则会强化自己的这种看法,进而形成一个循环的整体。自我评价低的人,可能会感到自卑和沮丧,而这种情绪又会导致自己社会交往的退缩,进而行为和情绪都很消极,陷入一种心力委顿的怪圈,情绪低落,认知受限,意志行动减少。要想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些主流的心理咨询流派例如:行为主义关注的是行为,不管你想什么,只要你跟我这样做,就会收获改变;认知疗法,则强调改变自己的认知,建立理性的认知结构,抛弃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打破这一循环;精神分析学派则强调个人潜意识层面被压抑的情绪体验,将其进行再认识,进而促使改变的发生。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最重要落脚点要归根到行动上来,认知结构改善之后,随之行为模式也要进行改变,如果行为模式落后于认知结构的改变,那么新的认知结构得不到强化,将会退行到原来的水平;原来的行为改变之后,如果没有坚持,形成习惯,那么同样原来的习惯将会卷土从来;情绪体验疏导之后,没有通过行为的认证和强化,新的情绪体验的将会很快的消逝,随之产生的动力和激情也会消亡。
改变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习惯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当我们惊叹别人的改变时,往往回觉得他有着很强的自制力,自己的自制力不够,所以才没有达到他人一样的成就。人格三我认为,本我是人最基础的力量,自我从本我中产生,追求现实的原则,以满足本我的需求;而超我则从自我中产生,追求完美的原则,以实现更高的道德目标。自制力可以看成是超我水平的力量,因而人的本性决定,追求足够多的控制力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给人的感觉自制力强有的人感觉自制力弱呢。罗伊.鲍迈斯特做过一个实验:将实验者分成两组,两组在做实验之前都要求在一个房间等候,第一组等候的房间里放了一盘刚烤出来的巧克力薄饼,而另一组放的是一盘甜菜根。均被告知食物是用来实验的,不允许食用。在随后的自制力水平测试中,甜菜根组的水平却明显的高于巧克力组。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自制力是一种资源,做一些违背本我需求的事情时将会严重的消耗自制力资源,在上述实验中,巧克力薄饼对于参加实验的人来说是一种诱惑,本我的需求是品尝这份食物,但现实环境不允许品尝时,则需要消耗更多的控制力资源去控制自己的这种;而另一组甜菜根对人们的诱惑小得多,所需要的控制力明显的减少,因而在测试中甜菜根组表现的成绩更好。而事实上他们都是进行随机分组的。
进而,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自制力强有的人看起来自制力弱,因为他们将自制力用到了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情上,对自己来说是积极的事情上。而其他人则将自己的控制力资源用在了对自己来说不中要的事情上,例如随手打开手机刷微博,维持不重要的人际关系等等。因而在面对改变和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则显得控制力不足。而当我们决定要改变时,无疑是对自己控制力资源的一种极大消耗,制定改变目标的前期,需要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到这一事情上面,同样以锻炼身体为例,将自己的控制力资源优先用于锻炼,对其他事情的控制力则可能相应的会减少,例如会更少的看书,更多的去刷剧等等。但是当你坚持一段时间,身体和心理都已经适应了这种锻炼的节奏时,控制力资源的消耗是很低的,习惯的保持并不需要很多的自制力。因此,如果你想改变,请坚持到成为习惯,然后不断保持。这是空出来的自制力资源则可以用来养成新的习惯。改变旧的习惯,建立新的习惯;改变不好的习惯,建立新的习惯。
关于改变要注意的事
最后,关于改变除了上面的理论分享一下我们具体能做什么。首先第一个就是:记日记。记日记是对自己的一个反思和记录,人的记忆是一种选择性记忆,当你的自我评价低的时候,印象深刻的事情可能更多的是自己的负性经历,而日记则可以将自己积极的事情记录下来,在自己退缩时,寻找自己成功的经历。对自己失败经历的记录,也能加深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因而记日记是改变一个重要的工具。
其次,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正如一句祈祷词说的:“上帝,请赐予我们恩典去平静地接受那些我们不能改变的事,赐予我们勇气去改变那些应当改变的事,赐予我们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不同。”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在改变的过程中不要对自己提出一些完美的要求,学会悦纳不完美的自己。
第三,永远不要否定自己。经常的否定自己,相当于在不停的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不行,这种信念的养成不仅会打击自我效能感,更恐怖之处在于,你的行为和思想都会朝着这个信念去行进,最终真的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因而在下决心做事情之前,千万不要否定自己,给自己树立一个积极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不断的想象自己成功的样子,想减肥成功,则不断幻想自己减肥成功时候的情形,激起自己的情绪反应,进而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动力。
第四,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如果有什么事情让你感觉不舒服,让你觉得紧张,那就是你需要取突破的事情,舒适区、延展区和恐慌区是人们接触外部世界的三个阶段,不断突破自己舒适区,扩大自己的延展区,建立新的舒适区,再在新的基础上扩展新的延展区,如此螺旋式的上升,最终将带来巨大的改变,这种循序渐进的适用绝大多数人,如果直接挑战恐慌区成功的概率则要小的多。
如果你看完了文章,觉得比较复杂和难懂,那么只需要记住一点,想改变这种状态从一件小事做起,最好的方法是坚持运动,抛开一切,坚持运动一个月,如果你能做到,改变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生。
题主所述的“精神病人”或者一般民众眼中的“精神病人”,指的是狭义的精神病人,即存在明显行为异常的精神病人,如出现疯言疯语甚至出现暴力伤人倾向,这一类精神病人是很容易从外表判断出来。
然而,从宏观的“精神疾病”角度出发,存在行为异常只是其一个方面,还有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从外表看与常人无异。但是,不论哪类精神疾病患者,都应该更加得到社会及群众的重视和关爱。
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欢迎关注工学脑洞,分享科学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