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巴甫洛夫是(条件反射是哪个生物学家提出的)

条件反射是哪个生物学家提出的

条件反射是由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来的。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2.条件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A.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例如:缩手反射,吸吮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迎风流泪)

B.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B1.第一信号系统: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如声音、光、味、电等具体刺激。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例如:望梅生津,看白衣服就哭,狗听铃声流口水,第一信号系统人和动物都有)

B2.第二信号系统:是指人类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这种语言和文字是抽象的信号,对第二信号作出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为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又分为以下几种:口头语言:例如:谈虎色变,书面语言:例如:司机看见减速慢行、禁入,就踩刹车,内部语言:例如:考生想到考试就焦虑,符号语言:例如:我们看见厕所标志,知道去男厕所或者女厕所。看见红灯知道停,绿灯行)

3.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例如:一直对狗用铃声加食物的刺激,使得狗从本来对铃声不流口水,道流口水。获得:从无到有)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一直给狗摇铃铛,但是不给食物。狗从原来对铃声流口水道不流口水。消退:从有到无)

(2)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例如:如果实验动物学会了对一个高音分泌唾液,那么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他的液分泌反应,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孩子,看见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泛化条件反应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学会了英语以后在学习德语,就比不懂英语的外国人容易,这是因为英语的某些成分对学德语起了泛化的作用。(泛化:分不清)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例如:在巴普洛夫的实验研究中,为了使得狗能区分开圆形和椭圆形光圈。实验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无条件的刺激进行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的时候不给予强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作出唾液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分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分化:分得清)

刺激泛化与分化是互补的学习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无效盲目的行动。

巴甫洛夫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区别

巴甫洛夫与斯金纳是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理论章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的重要考查人物,考查时多以客观题形式进行。二者虽同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但是理论内容却截然不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巴普洛夫与斯金纳的对比分析。

1.理论名称不同:巴甫洛夫的理论为“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理论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实验不同:巴甫洛夫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或者“狗进食的摇铃实验”进行的研究,斯金纳是通过“迷箱实验”进行的研究。

3.研究的行为对象不同。巴甫洛夫研究对象为“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主要指的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行为。

而斯金纳研究对象为“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

4.关于学习的观点不同。巴甫洛夫所研究的学习是条件反射如何建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提出的基本规律,即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关于基本规律的考查比较多,且多为理解性的考查。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其基本规律为:强化、惩罚、消退。关于斯金纳理论基本规律的考查在行为主义中频率非常高,尤其是理解性的考查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重点突破。

5.在加涅的学习水平的分类中相关的学习类型不一样。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有八种学习,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巴甫洛夫所研究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属于信号学习,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即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

斯金纳所研究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属于刺激—反应学习,强化在该类学习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巴甫洛夫反应划分哪四种

巴甫洛夫把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四种。

1、兴奋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而不平衡,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极易兴奋而难以抑制为特点,与胆汁质相对应。

2、活泼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以反应敏捷、活泼好动为特点,与多血质相对应。

3、安静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不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但不容易替代或转换,以安静、沉着、有节制和反应迟缓为特点,与黏液质相对应。

4、抑制型的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弱,以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和反应缓慢为特点与抑郁质相对应

标签: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