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失眠焦虑症多久能治愈(焦虑症能彻底治好吗)

焦虑症能彻底治好吗

你好,这个对于焦虑症的治疗一是给与规范化的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治疗,二是可以由医生给与心理疏导治疗。

因为无法面诊所以建议患者去当地医院精神科就诊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下一步药物治疗。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焦虑后失眠怎么治疗

焦虑症引发的失眠,建议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或精神状态神经病医院就诊检查,大夫会根据病情和检查结果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你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要缓解压力,保证愉悦的心情,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必要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建议平时放松心情,在生活中注意勤加锻炼身体。和朋友多聊天,出去旅游。睡觉前不要看过于紧张的电视,不要多思考,可烫烫脚,喝一些牛奶和香蕉等食物。

焦虑症慢慢好转的过程是怎样的

我是真正的焦虑症,是经过多家医院确诊并治疗的,不是某些人以为自己焦虑,有了失眠,去医院一被忽悠就成了焦虑那种。

其实我本身一直就有焦虑倾向,比如小心眼、疑病、脾气沾火就着且不能控制等,现在想起可能和小时候不美好的经历有关。

2019年11月,在同时经历失业、离婚、孩子不听话的变故,我抑郁了同时伴有焦虑,症状主要是焦虑的躯体症状,各种各样的,胃炎,食道炎长期不愈,一个月瘦了20斤。心脏血压都出现了问题,失眠和噩梦天天如此,身体经常这出问题那出问题医院一检查还准有问题,医生再一忽悠,OK花钱吧。最讨厌的是我得了神经性的耳鸣,最严重时候达到了四级。期间住院三次,到半年的时候就把门诊医保额度花光了。

找了好几份工作,总是和同事领导合不来,经常吵架,实在干不了了,就辞职。

朋友也是很少往来,有几个比较不错的,也都疏远了我,亲姐都离我远远地,几乎所有人都不以为我有病,是我故意所为,我更来气了。

开始治疗的时候,医生给我开的是黛力新,这药对我有一些效果,吃了3个月,但后来效果就不明显了,再找医生,缓停黛力新换了别的药。但这时候我发现,黛力新不能停,出现了明显的截断反应,这个黛力新我戒断可费了劲了。有人说你吃着不不得了,干嘛要戒断呢?我吃着没啥效果了,这还要吃哪行。

没办法去了我们天津有名某中医医院心身科,我为治疗焦虑和抑郁并戒断黛力新,吃了四个月中药。别的不说,这个中药是真贵啊。而症状呢,没有丝毫减轻,而我的耳鸣更严重了,于是我经常往返心身科和耳鼻喉科。也吃了一些西药,但效果不明显就放弃了。

实在没辙了,我又去了一个私立医院,其实我去之前就明白,估计效果不会太好,但是一分的希望我也得试试。果不其然,又造了几千,这私立医院和大医院不同的是花钱更多,相同的是效果一样,无效。还好,我果断放弃,原因是因为穷啊,我花不起啊。

期间我耳鸣更严重了,我没办法放弃治疗焦虑,先得去治疗耳鸣,那时候真的生不如死啊,还是私立医院,因为公立医院的说法是没治。另外我精神恍惚,开车都不敢开了,总是高度的紧张浑身出汗。

在治疗耳鸣时候我发现偶尔我耳鸣减轻了,后来知道了,原来是治疗耳鸣的医院在给我使用一种镇定剂,后来和医生与病友的交流,感觉应当还是治疗焦虑,焦虑好了耳鸣就会改善。

我找过风水大师,真的。

我去了安定医院,我们这神经病院,开始我对这是抵触的,总以为自己不是神经病。一个马上要退休的老大夫给我开了四种药,吃了一个月,耳鸣减轻了,焦虑减轻了,最关键的是我的黛力新戒掉了。我又吃了三个月,感觉好多了,于是逐渐停药。

过了几个月,我发现又犯了,而且这次更严重,我又去了安定医院,医生告诉我,你停药,需要巩固更长时间,这次医生给我开了两种药,我已经吃了半年了,还要吃半年,目前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偶尔失眠但少有噩梦,其他躯体症状明显好转,耳鸣也明显减轻。

我经历的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但也不适合所有人,仅供参考吧:

1、焦虑还是焦虑症不是你说了算,一定要找公立心理专科诊断,不要乱吃药。

2、确诊为焦虑症的,不是看两本书和做个心理辅导就能治好的,该吃药必须吃药。

3、尽量别吃黛力新,很多人和我一样戒断很难。

4、关于中医我不做过多评论,省的中医粉不爱听,反正我是无效,半年钱浪费时间。

5、吃药一定坚持,不可自行停药。

6、私立医院穷人别去,且不说是否有效,他开的一大堆药,可能除了西泮以外全是没啥用的。

焦虑症心理咨询多长时间有效果

一、我的心理没问题,没到什么严重地步,心理咨询和我无关。分析:的确,咨询现在在我国还很不普及,很多人认为这方面的咨询和自己没多大关系,徐静蕾也声称过自己有情绪问题,但不需要心理老师的咨询。当人类面对外界压力时,往往需要动用精神力量来支撑和抗争,但是往往精神世界会陷入危机,变得脆弱甚至不堪一击。其实就像都有过患“感冒”的经历一样,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曾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很多人都有过愤怒、郁闷、焦虑、烦躁、躲避、恐惧、厌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适应新环境等体验吧?往往自己认为是小毛病的地方,很可能便存在着心理问题。很多人认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但仅仅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同心理问题抗争,结果往往越克服越厉害,越抗争越严重,还会引发躯体疾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心理老师帮助的对象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的常人,常人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问题,自己觉得很困惑或者痛苦,自己的个人努力好像一时无法排遣。这时候就需要求助心理老师。那种认为只有负面情绪累积到“病”的境地才要咨询的看法是错误的,如果目前出现的问题开始无力解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应该求助于心理老师,如果发展到严重干扰生活的状态,那更应接受心理治疗。其实就算非常健康毫无心理问题的人士,也可以接受“心理发展”等方面的咨询辅导,比如职场生涯规划、亲子关系培养、儿童智力、情商培养等,可以进一步发挥个人的潜能。如果你的经济能力较好,对心理治疗又很认可的话,原则上应该定期到心理师那里进行咨询。二、如果去接受心理咨询的话就代表自己不是正常的健康人了。分析:首先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精神病是医学概念,如精神症、躁郁症等,是最严重的心理疾病,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而轻度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人格障碍、认知障碍、心理困惑等几乎人人都有,完全不算“不正常”。身体不适,我们要休息、锻炼和保健,心理不适也同样要休息、锻炼和保健。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就如同教练和保健师,是人们心灵保健的指导者。其次,就心理问题求助于心理老师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相反,却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生活目标,希望通过心理治疗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寻求心理帮助并非有些人理解的所谓“有病”,而是一个人的心理天空暂时被阴蔽,而要求从这种阴蔽状态里走向晴天。心理师可以帮助认识和开拓自身,不断突破自我的种种局限,全面而充分地发展。一些发展性的心理治疗如自我规划、职场选择、潜力提升、孕期心理、儿童智力开发等则更是和“有病,不正常”毫无关系。甚至可以说,当一个人处在和谐稳定的健康状态去心理咨询,他的获益还要大于那些有麻烦的人。恰恰是那些经济情况比较好,衣食无忧,没有问题的人,他从心理学中得到的资源会让他变成更加积极,更有幸福感,更加朝气蓬勃,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三、去心理治疗要讲出隐私,感觉不安全,也不好意思。分析: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咨询师的确会面对来访者的某些隐私,但是专业咨询师在咨询时不带有任何个人的主观立场和价值判断,而是从来访者角度出发,为了解决问题而给出咨询和建议。专业咨询严禁泄露病人姓名、病史及相关信息,因为咨询师有义务替咨询者保密,也必须遵守保密原则,并且严禁与咨询者之间有咨询业务之外的私人关系。举两个例子:一,在街上咨询师看到自己的受咨询者,是绝不会主动上前打招呼的。二,专业咨询师可以给咨询者完完全全的安全感。除了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你可以在登记单、初诊卡上填化名、虚构地址或不写工作单位,咨询师都不会介意。可以这么说,专业的心理师,就是一面镜子,来访者面对咨询师就如同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四、心理师一定要有叫得响的头衔或者年纪大一些的才好。分析:李子勋说过:“不要迷信专家,心理方面没有什么专家!”这确实反映出心理行业与一般行业的某些区别。有教授、博士的头衔也未必说明他一定擅长,那只是说明他们在某些学术上有造就。心理治疗除了专业学识,同样需要实践经验,专搞学术研究的教授或者担任行政职务的心理学理事、委员等,不见得能为咨询者提供最有针对性的、最有效的心理服务,因为他们往往忙于教学研究和事务工作,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做个案,也未必有相应的咨询经验。至于咨询师的年龄,当然具备一定的阅历和经验是肯定有助于咨询的,但也不是年龄越大就一定越好,心理治疗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求咨询师必须在知识上具备专业素质,有一定的学历背景,熟知心理学,在个人特点上精神悦纳,精力充沛,思想开放,感知敏锐,具有良好的思维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具备助人的人格条件。五、咨询就是聊聊天,发泄一下,开导一番,寻求安慰罢了,不算治疗。分析:心理治疗当然也有宣泄、开导、安慰的作用,但是上面这种观点忽视或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专门治疗的,否定了咨询的专业性。心理治疗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治疗行业中有着众多的学科流派,其中最常见的有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现实疗法、行为疗法、交互疗法、格式塔疗法、森田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据美国心理协会的统计,现已记录在册的心理治疗的疗法已有300种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是有学理基础的,决非简单的聊天或者宣泄。而且咨询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有专门的测试量表和测试手段,有专门的交谈答问的技巧,旨在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这也绝非一般的谈话开导所能做到的。六、我自己也可以看心理学书籍,学一点心理知识,就可以自我解决问题了。分析:遇到心理问题,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对于认识自己的问题不能说没有作用,自我调适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其效果是比较小的。首先从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来讲,专业心理咨询师都接受过专门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至少熟知几门心理学流派,熟练掌握两种以上专门的心理疗法,具备专业的识别测试和问答技术,这些都是一般非专业人士难以达到的。其次自我解决心理问题效果很差,从事实上看,连专业的心理工作者自己都不会替自己咨询,甚至咨询师对自己亲近的亲人也难以开展有效咨询。而专业人员可以比较客观准确地识别问题,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的引导和建议。还有,所谓心理问题多数都是经自我调试不起作用或者效果甚微的,咨询仍然要求助于专业心理工作者。七、有心理问题还是去看专门的医院精神卫生科最有效,好像那里更专业一点。分析: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有各自的专业领域。咨询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序。而精神科主要面向精神症、偏执性精神病、双向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酒药依赖等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和某些较重的神经症及人格障碍患者,精神科医生一般采用医疗和用药手段,将症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常见的包括电休克疗法、厌恶疗法,以及各种药物治疗。不是所有的精神科医生都能够使用“咨询”技术,从事精神科专业的医生,只要他没有经过人文背景的训练,咨询专业的训练,未取得心理师的资格,那也只是一个精神科医生,而不是“心理师”。很多一般性心理问题,精神科医生不一定能胜任咨询,而专业心理师却完全可以咨询得很出色。心理师从事的是非药物的心理治疗,除了重视心理诊断外,更重视症状背后的心理过程,重视探寻心理症状背后的认知矛盾、潜意识和心理应激的影响,咨询环境相对于医院来说通常更安静优雅,私密性好,而且实行预约而节约了求助者的时间。所以说除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以外,一般人的心理问题完全可以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处理。八、去做一次心理咨询,我就可以彻底解脱了。分析:许多人对心理师抱着魔术师一般的想法,认为咨询一次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事实上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觉,第一次咨询之后如释重负,其实,这种感觉很可能只是暂时的,当回到现实世界很可能又重头开始。心理咨询很难立竿见影,咨询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来访者问题的澄清、来访者的再发展等。这就决定了咨询和治疗很少一次就完全见效。咨询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事情比比皆是,因为心灵的成长、个性的完善是需要时间的。一般人求助于咨询时,通常是带着许多常年累月所形成的心理问题。比如多年的抑郁、强迫等神经症,是不可能通过一次50分钟左右的咨询就解决的。这是因为导致心理问题的解决有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次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导致心理问题的错误观念的转变、不正确的行为或者思维的消除、童年不幸经历的创伤都不可能一次性得到解决,适应性思维模式和行为的形成也是需要时间的。通常第一次咨询师会收集你的信息和情况,然后逐步发展出治疗和纠正的方法。一般一次咨询之后,还需要继续预约咨询。九、那个心理师好像没找到什么解决我问题的好方法。分析:确实存在一些这样的抱怨。但是要注意到,除了一些咨询师的确缺乏专业技能之外,还有很多情况并非咨询不起作用。首先,目前无论哪个心理学流派的治疗理论和治疗技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像问题八的分析中所说的,很多情况下要用较长的时间、多次的强化才能见效。其次,不同咨询方法对不同来访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某些方法对某些人在某些时候作用有限,这也需要进一步深入咨询,改换方法或者转介。最后,咨询者一定要敞开心扉与心理师交流,要积极配合,主动表达,与咨询者共同探讨自己的心理问题的根源及成因并寻求解决之道,来访者有改变自身的愿望,并且投入到咨询中来,就可以推动咨询的进程,就像水涨船高。如果来访者自身不做出相应努力,如果求助者对自己改变的愿望不强烈,完成作业总打折扣,就会影响咨询效果。当然信任感的建立和咨询师的擅长领域也对咨询效果有影响,所以建立匹配的咨询关系很重要。但是记住,当咨询过程中出现心理抗拒或移情反应时也应坚持治疗,这可能表明正处于攻坚的。十、咨询师应该能够帮我解决一切问题。分析:咨询也不是万能的,首先要求咨询的内容必须是心理方面的,其他方面则不在咨询的范围,心理治疗不该被神格化。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它的核心是“助人自助,自我成长”。咨询师通过启发、引导、支持、鼓励,帮助求助者领悟到内心存在的,矫正错误的认知,做出新的有效的行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整个过程,始终是求助者主动。咨询师只起一种协助、指导的作用,不会主观地指示求助者一定要怎样做或一定不能怎样做理咨询不是要替人决策,而是要帮人决策。那种把心理方面的医生当做“救世主”,把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咨询师,认为咨询师有能耐把它们一一替自己解开,而自己无须思考、内省、努力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对于那些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人,除了心理治疗以外还要进行药物治疗。此外,每个咨询师比较擅长的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常见的情况是对某些领域更加得心应手。官方官方网站向TA提问。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