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谁提出的)

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谁提出的

以人为中心的理论一般指的是人本主义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和马斯洛(Abraham Maslow)等人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是具有自我实现倾向的生物,人类的行为、情感和认知都是由个体内部的自我实现倾向所驱动的。该理论强调个体的尊严、价值和自由意志,认为个体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和自我负责的能力。

人本主义理论反对传统的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它们忽视了人类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人本主义理论主张通过理解和尊重个体的需求和愿望,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心理咨询、管理和人际关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本主义的三个观点

一、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

按照人本主义教育家的观点,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丰满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马斯洛指出,教育的目的即“人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并促进“丰满人性的形成”,促使“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显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马斯洛认为,上述目的如果达成,人们会变得更坚强、更健康,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对生活承担更大的责任,主动改造社会,从而使人类社会变得和谐美好。另一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则明确提出: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依据罗杰斯的说法,所谓完整的人,是指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为一体的人,他们既用情感的也用认知的行事。

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培养完整的人最终要求在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因此,他们都非常重视人格教育,强调培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创造性人格特征的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

他提出创造性教育的重心应是“人性转变,性格转变,整个人的充分发展”,强调培养创造性地做任何事情的能力及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和态度。罗杰斯指出,教育目标应是促进整体的人的学习与变化,培养独特而完整的人格特征,使之能充分发挥作用。弗洛姆也认为,必须靠实现人的整个人格,靠积极地表现的情感与心智潜能,才能实现自我。

二、课程设置注重个性化。

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应该是与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和知识。但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他们批评以往由专家精心设计、注重教材思想结构的分解课程无视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致使知识支离破碎,让人难以把握。

因此,人本主义教育家提出要对课程进行整合。他们建议课程要体现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体现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的整合,体现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

人本主义教育家主张学校设置个性化的课程。罗杰斯提出以适应性为原则来组织课程。在他看来,课程内容一方面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与学习者的经验建立联系,另一方面还要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潜能,成为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自我实现的人。正如美国教育学者麦克尼尔所指出的:“人本主义者认为,课程的功能是要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的、有内在奖励的经验。……自我实现的人这一理想是人本主义课程的核心。”

三、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教育家在论述教育方法时,主张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罗杰斯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也可表述为以人为中心的教学、非指导性教学、自由学习、自我指导的学习等。

他认为,学校教育必须贯彻人本主义精神,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让学生通过自由选择成长起来,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对经验的获得中得到成长。因此,他主张实行个别化的教学,必要时可采用小组讨论。在他看来,传统的标准划一的班级集体学习是与人的复杂性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摈弃。

为了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获得成功,罗杰斯强调指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必须是促进者,而不是权威;②学生自己制订计划,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并承担选择的后果;③学校要创造自由的气氛,形成一种促进成长的教学氛围;④学校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日益增多的自我指导机会;⑤应该把学生的成长作为评价的标准,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作为20世纪中叶以来对世界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潮,人本主义教育以其标新立异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为人们认识教育现象和规律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新视角,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然而,由于过分强调自我和自我实现而忽视社会和学校对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等缺陷,人本主义教育也受到不少批评。

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建了人本主义疗法,被称为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第三种势力”。罗杰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1.实现的趋势:它假定人类和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或动物,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断发展、增长和延续其机体的趋势。

2.自我概念:这个自我形象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相互作用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3.充分体验:它是对宏观事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和可以意识的机体内部过程的态度。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人人都有其独立的价值与尊严,人人都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观点

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

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罗杰斯是有怎样的教育理念

知情合一教学目标关

有意义自由学习观

非指导性教学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