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人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改善这些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自我意识:首先,你需要认识到自己在同理心和共情方面的不足,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去改善。
2. 学习相关知识:阅读关于同理心和共情的书籍、文章和研究,了解这些能力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 倾听与理解: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尽量理解他们的需求、感受和动机。
4. 观察与模仿:观察那些具有高度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人,学习他们是如何与他人交流、处理和建立关系的。
5. 练习表达同理心:在与他人沟通时,尝试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关心。可以使用开放式问题来引导对方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6. 培养耐心:同理心和共情需要时间和注意力。给自己和他人足够的时间去表达和理解彼此的感受。
7. 反馈与调整:在与他人互动时,主动寻求反馈。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然后进行调整。
8. 自我反思:定期回顾自己的行为和沟通,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现同理心和共情。
9. 扩大人际交往:尝试与不同类型的人建立联系,这将帮助你学会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请记住,改变需要时间和努力,不要对自己太苛刻。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你会逐步提高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要针对来访者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但这需要在双方已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咨询师的主观态度影响着关系的质量,并强调指出共情是使来访者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共情也称为神入、同理心,是由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准确的共情反应包括:咨询师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体验其内心世界;能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引导来访者对其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
明白什么是共情后,如何去提高我们相应的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练习。首先,努力使自己能够掌握更多有关情绪方面的词汇,然后先从自己的情绪感受开始去觉察、辨别和体会。这对于我们去感受他人的情绪会有所帮助,也更容易理解到他人。
其次,可以与其他人,例如朋友、家人一起练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反应。试着把Ta们所说过的话的意思讲明白,并检查下是否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可以通过重复、确认、转述以及归纳总结对方说话的内容,来向对方反馈。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日常与他人的交流过程来练习倾听,在保持一定程度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的同时,正确把握对方的立场和心情,并以此来理解对方的情绪。
最后,要在咨询中达到共情的境界仅有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心”。只有咨询师真心实意地愿意帮助来访者,用心去听、去感受、去理解,才有可能达到共情的较高水平。
这个不太好提高,恐怕得好好的学习一遍吧,还有就是多看书,多跟共情能力强的人去学习,这样就能变得很会说话,走到哪里都有人喜欢。
有句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认为这句话在亲子关系的提升上同样有效果。陪伴是提升父母和孩子亲密度的前提条件。
先有陪伴,然后才能互动,在家陪孩子读读绘本、做做游戏、画画、听音乐,外出陪孩子郊游、野餐、买小吃等等,亲密度自然会得到提升的,不需要刻意为之,陪伴自会水到渠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