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本来是鲜活的,形象的,生动的,它就在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应用,人人都离不开心理学。只是被那些所谓的专家搞得面目全面非,使人们误认为心理学是枯燥的、深奥的。那么心理学与你有哪些关系,如何让心理学为你的人生增添光彩,促进你人生发展、家庭幸福、事业发展、财富增长,带着这些问题,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来为你详细讲解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心理学是科学的心理学,艺术的心理学,文化的心理学,大众的心理学,应用的心理学。心理学来自于大众,服务于社会。心理学只有为大众所了解,为社会所接受,服务于大众,才能更接地气,才能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一、从概念和内涵层面认识心理学说心理学是科学,是从心理的生理机制、过程、结果而言,关于心理现象,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现某些心理现象和机制,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可重复,是科学的重要标准。这是科学家、专家学者的任务。说心理学是艺术,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现象,对同一个概念,同一个事件,同一个现象,因其神经类型、成长经历、社会阅历、生存环境各异,不同人的理解可以相去甚远,甚至截然相反。同时,有些心理现象,目前尚无法用现有科学来解释,但是它客观存在,姑且称之为现象学。心理学跟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心理学又是大众的心理学。说心理学是文化,是因为出生于不同的国度,成长在不同的民族,养育于不同的社区和家庭,经历不同信仰的洗礼,使不同的人种、族群的心理现象,烙上了鲜明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对性的看法,对宗教的理解,对生活的态度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在和历史的文化影响。二、从社会应用层面理解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本质的,是研究心理的共性和个性的,是研究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环境如何互动和适应心理学。但是无论研究多么高深,还是有多通俗,最终都是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为人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一切的心理学研究,最终都要进入应用层面,才能显示其实际价值。应用心理学主要的任务是透过人性,读懂人心,为健康、事业、财富、社会生产服务。比如 ,惩恶扬善,趋利避害,骗子往往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一次次行骗成功。同样利用心理学的强化原理,使人不断奋发图强。就个体而言,应用心理学就是为促进个体发展、家庭幸福、事业发展、财富增长的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无处不在。过去谈到心理咨询,很多人总觉得被咨询的人脑子有问题,心理咨询的内涵非常宽泛,谈恋爱需要嫁个品行合格的男人,学习效率可以运用强化和集中注意力来提升,良好行为可以通过阳生强化,来塑造好孩子好男人,慢性病可以通过激发自愈力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达到改善人体内环境,促进慢性病的康复自愈的目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运用社会促进原理,提高工作效能等等。广义的心理咨询分为发展咨询、健康咨询,企业咨询,矫正咨询等等,无处不在。説脑子有毛病需要咨询的人,只占到心理咨询份额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只是当下应用心理学的普及程度不高,人只有感受到痛苦时才想到心理咨询。三、每个人都离不开心理学这个时代更需要应用恒心理学。“比较心理”,让人的压力倍增。这个月小王的工作完成了五十单,下个月我要比他多完成20单心理才平衡。张三的官做得比我大,李四挣的钱比我多,张三开奥迪,李四要开奔驰,张三最近住上了四室一厅,李四就想住上海景别墅心理才舒坦,“比较”让人心理失去了平衡,终日在奔跑的路上,精疲力尽,忘却了初心。心理学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群众,主要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研究,二是应用。应用这块更有生命力,更有发展前途。人们对于那些枯燥的概念和研究数据没有多少兴趣,但是对于运用心理学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的建设,企业效率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职业生涯的发展,人格的自我完善,等等,更感兴趣。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心灵的需求,就有的追求,有阳光的地方的就有阴影,但很多人只需要阳光,拒绝阴影,人为割裂自我和外部世界,越过边界,自我膨胀,贪念丛生,忽视人的时间、背景、经历、资源的局限性,不能正视自己短板,不知发扬长处,将长项变得更长,盲目地与别人攀比,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项碰撞,轻则垂头丧气,重则头破血流,仍陷在精神的泥淖里不知回头,健康、事业、家庭、婚姻、情感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在人生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生、死、爱、自由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生存发展主题,这四大主题,基本涵盖了心理学的全部内容。生死是心理现象的根本,无人不求生不惧死。解决了生死,还要生存和发展得更好,爱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无爱、错爱、缺爱的环境中成长,人的心灵更容易扭曲,躯体更容易滋生疾病,植物神经功能容易失调,内分泌容易紊乱,免疫功能明显下降,生命的动力与活力失去源泉。人的生、死两大命题,同样离不开爱的滋润,有爱的分娩是快乐的痛,有爱的死亡是安祥地离开。失去了爱,人就会被焦虑、迷茫、恐慌、悲伤所笼罩,生命就无法灿烂地绽放。人一生都在“折腾”,试图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自限,自由是人生发展的终极目标,应用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他人与社会,并服务于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认识自己、爱自己是人生的根本,受到长期的家庭熏陶和社会教化,一个人形成了对自己价值、意义、尊严的认识,形成了自珍自爱的能力。这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在“爱自己”的前提下,才有能力将自己的爱向外输出,为家庭和社会付出,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拓展生命的意义。在付出爱的基础下,又会获得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和回馈,丰满人生的内涵,更加珍爱自己。“爱自己、付出爱、收获爱”三者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的循环,这样的人生框架可以概括“爱学三论”心理健康。关于心理学的小结:心理学是社会大众的心理学,只有为大众所了解,为社会所接受,服务于大众,才能更接地气,才能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心理学研究最终也是要为社会服务的,放在实验室孤芳自赏,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同样,为普及心理科学,也需要围绕人性的弱点,彰显人性的光辉,弘扬真善美这个线索,服务自己,服务他人,服务社会,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这个科学队伍中,为实现梦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服务。(文中插图来自互联网,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致谢原图作者)
您好!本人在大学里任心理学专业教师16年,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从2004年轰动全国的"事件"之后,教育部发文件,要求各地学校尽快开设专业的心理健康课程,由科班出身的心理学老师来给大学生科普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各地学校之前有没有这类课程呢?这个答案与当地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一线城市早就有这类课程体系和强有力的师资,也有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场地和设备一应俱全。但是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这方面的人力和物资远远不能跟上。有的地方甚至把思政老师当心理咨询师用,觉得都是做思想工作的,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做法的结果就是思政老师要求学生积极地向主流文化价值观靠拢,根本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学心理学的人,经常会笑说:“感谢,改变了国民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2004年的心理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喜人。现在2020年,基本上所有的高校大一新生都要上一个学期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涵盖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自助调节技能。最关键的是打破普通人害怕谈心理问题的思维定势,强调积极心理学的视野,把心理健康做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鼓励大学生一旦觉察出自己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就主动求助大学生咨询中心的咨询师。该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而且要求考察!如果考察不合格,在一些大学里面不能补考,必修重修!此外,《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考试必考科目。因此对于师范生而言,大学中还有一门专业必修课就是《心理学》,一般一个学期48课时,甚至56个课时。如果是某些专业,例如学前教育专业,还有另外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叫《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般一个学期48课时。《心理学》和《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通常都是闭卷笔试,甚至有一周的专门实习时间,去幼儿园、中小学里面去应用这些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是非师范生,大学里面也有全校公选课程,例如《人际关系心理学》、《爱情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等课程,可供全校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来选择学习。综上所述,目前大学里面基本已经实现心理学课程必修。可见当前国家已经从课程设置里面保证了心理学的官方地位!
心理学入门书籍,也可以当成字典看《心理学与生活》关于一些人性,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如果你是敏感型人格,推荐《高敏感是种天赋》1和2如果是教育心理学,推荐《无条件养育》和阿德勒《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培养》关于压力和焦虑的缓解:《反焦虑思维》《高效抗压行动法》《微行为心理学》很有趣,与微表情相关《非暴力沟通》如何真诚地沟通,表达真实需求《情商》系列,可能看不过来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系列书,《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真实的幸福》《活出最乐观的字距》《持续的幸福》都很不错。这三本适合有严重拖延症、没有自律、不专注的人:《自控力》《专注》《拖延症》尽管你可能会半途而废《不抱怨的世界》1和2,如何妥善处理情绪,形成不抱怨的习惯关于睡眠《睡眠革命》还可以补充……推荐《道德经》的朋友不是在说笑吧。
1A2D3C4B5A6D7C8D9D10C11B12A13D14B15A
本人是学心理的 去年学完的管理心理学 成绩一般 答案是我做出来的 不敢保证正确率 但因该不会太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