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加考验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不闻不问,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制定明确目标,为后续的知识教学带来积极的辅助作用.学习目标的设定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可以对小组成员设定一个总目标,让学生自由分配组内成员的任务,争取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当学生对学习目标不明确时,教师可以和小组成员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然后帮助学生明确分工,细化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才能明确,使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制学习,我曾经也组织过,不知道算不算成功案例。
当时这个班44人,我就分成11组。刚好有11位女生,就每组安排1人,让她们做小组长。采取学习策略,即一个小组的所有成员成绩一样。
上课时鼓励小组讨论、发言,并给予适当地加分。为了小组的荣誉,小组的讨论异常热烈。有些小组无法讨论出结果,甚至参与到别组的讨论中去。发言的环节也是精彩纷呈,有时候各组交锋激烈,见解独到,富有启发意义。课堂气氛活跃,展示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课堂安排小测,以小组的平均分作为小组位成员的成绩。小组成员为了不拉小组的后腿,就会主动投入于学习之中。每次的测试,包括默写、训练等,都记分。为了小组的荣誉,小组长会督促小组成员及时复习、作业、背诵,她们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女生小组长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个别男生积极性差,集体荣誉感不强,一度产生“组长为了虚荣心”、“组长多管闲事”诸如此类的言论。抓住契机组织大讨论,“学习为了谁”,“男生的担当”,很容易引起共鸣。特别是男生需要在女生的督促下学习,引起强烈反思。同时,也组织所有女生小组长交流小组学习的策略,提高她们的思想认识,防止消极思想的产生。女生倒是很容易达成共识。
有个男生始终不配合,就是我行我素,导致整组得分落后,月末无法享受相关待遇。组长大哭了一回,让男生无地自容。此后,这男生再也不敢放任自己了。
也只是对小组合作学习做了一些尝试,必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语文这一学科,在乡下学校,能够做到让学生积极主动,我觉得是挺成功的。
这个小组合作学习只是粗略模式,尚未成型,还有待进一步学习、改进和提升。希望各位多提建议!
我是一个搞课改多年的老教师,如果让我说怎样才能打造一个真正的“高效课堂”,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想方设法让学生深度思考。
现在社会上的“网络暴力”、“盲目跟风”、“崇拜铜臭”,都是长期形式主义的教育,没有让学生深度思考的结果。
遇到一件事情,先不要先入为主地表态,深入了解事情的,思考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继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付诸于实施,这才是从根本上处理问题的世界观和方。
而这种深度思考的习惯,来源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固化于课堂上对问题的持续追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形成深度思考的素养,对任何问题都能肩负起追根溯源的历史责任,才能有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希望。
什么叫“高效”?我认为能培养认真思考的能力,形成深度剖析的习惯,让学生能瞬间有所“顿悟”,就是高效。
多年来,我一直倡导“课堂内容问题化”,推崇每节课使用《问题导读单》和《问题训练单》,目的就是让学生利用“问题”这个抓手,一步步把表层的现象揭开,向问题的实质渗透。
在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发散出这样那样的新问题,这便是新的教学资源。因为这样的资源是来自于学生,所以更能贴近学生的思维,激发共鸣,将思考向深层次推进。
学生对表面现象的兴趣是暂时的,而对问题思考的兴趣却是永久的。当你的学生都能养成深度思考习惯的时候,你的课堂想不高效也不可能。
有一个方法,我觉得在课堂小组合作中,值得提倡。假如四个人的合作小组,好中差搭配一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思想,好学生回答问题得1分,中等的学生回答问题,得2分,差生回答问题得三分,每个竞争合作小组得分儿的总数就是该组的总成绩。 这样既可以体现合作的优势,又能够调动好中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学生为了得高分,要么他自己积极回答问题,要么他帮助差一点的学生解决问题,然后又让差学生向老师汇报,也能得高分。 其他小组合作成员也会有此想法,调动自己的成员解决问题,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你争我敢,竞争紧张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