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本身,就跟“学了心理学就能把人看懂一样”,都把心理学看神了,其实个人看来,就算是心理学高手,谈恋爱该怎么谈,还得怎么谈,并没有那么大影响。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心理学有很多细小的学科领域,情绪、沟通只是很小的领域,各个心理学细分领域都有高手,比如说研究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高手,如果他们不研究情绪、沟通,其实跟恋爱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但不影响他们是心理学高手。第二,就算是学心理咨询、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高手,知道是一回事,自己去体验又是另外一回事,就像心理咨询师照样会有心理问题一样。并不意味着你自己知道了,自己就不会有问题,只是自己大概知道要怎么应对。帮助别人是一种技能,是一种旁观者视角,但自己经历,是一种主体视角,是有很大区别的。就像最厉害的医生也很难给自己家人做好手术一样,太在乎、太紧张了。以上,只是想说,另把心理学想的太神了,实际上,学人格心理、心理咨询、社会心理学(社会影响)的人,真正学好了,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帮助。但就算是真正的研究关系相关的高手,真正的影响,其实不是心理学,而是通过学习心理学,成长了自己,自己变了,自己更有自信、更独立、更负责、更成熟、更尊重他人、也更体贴了,才更关于处理各种关系。所以,学习心理学,最核心的是成长自己,而不是用技巧去改变他人,那不是真正的高手,真正的高手是用自己这个人去影响别人,是一种人格魅力,而不只是技能。
斯腾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的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在这三因素中,包含了七种类型爱情的关系。第一.是亲密,人与人之间只要有好感,才慢慢喜欢。第二.激情,激情。第三.包含两种内涵,一个是承诺,发展到稳定期,一个是空洞的爱,也就是只有恋人在一起可以吃饭,聊天,一起做一些事情,但是达不到结婚的境界。后者的爱情特别的危险,容易伤害相互的情感。在爱情,恋爱中防止空洞的爱产生。第四.浪漫的爱,里面含有亲密加激情。亲密是爱情永恒的要素。激情是个体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强烈的情感状态。此时个体的大脑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除了对方的优点,其他什么都看不到,这种状态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需要谨慎对待自己在某个时刻对一件事情都卷入度。第五,愚蠢的爱。激情加承诺。这是最可怕的。在激情状态下的承诺是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没有经过大脑理性思考。第六,伙伴爱。亲密加承诺。这个状态的爱情关系是很好的,彼此理解尊重,互相依赖像亲人一样的生活。第七.完整的爱情及美好的未来。亲密加激情,再加承诺。这是一个人一生最好的爱情状态,也是理想的爱情状态。举例说明,在家庭关系中,能够走到人生终点的几乎都是第七种爱情观,加上第六种爱情观。就我们目前看到的和他的夫人,他们是在伙伴爱和完整爱的基础上走完人生。我自己也有这种体会,和爱人在一起,首先是我去尊重他,理解他,包容他,理解他的脾气不好,理解他的工作辛苦,经常去思考他思考的一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爱情关系慢慢深化,彼此对爱情的理解也慢慢相近,问题就会很少。总之,爱情的三元论,告诉我们,爱情的基础是亲密,承诺,加激情。也就是我们既要有思想的共鸣又要有良好的性格及激情的陪伴。
一段感情的成功与否, 不是看是否还牵手, 而是由感情品质而定, 很多时候牵手不代表成功, 分手不代表失败。 关键是看在这段感情中你是否完成了两件重要的恋爱心理任务。 你是否更了解自己的需求, 你是否已学会疼爱别人。
漫漫人生路在今生能有一个好的伴侣陪伴一生,是每个男女都所期望的。但是,在这个世俗的生活中,感情并不是独立存在,还有许许多多的生活琐事参杂其中,生活因此变的美好,也变的无奈。在面对一段感情的时候,要严肃认真对待,又要活泼开心的发展,其实这并不矛盾,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能有共同态度,共同认识的双方,才是一段真正感情的开始。成熟的爱情观包括所有的正当言行一段恋情的开始,预示着今后幸福婚姻生活的前奏,彼此用心相望,男女双方单一惦念,不容许有第三人参于,这就是常说的爱情是自私的吧。你情我愿并不是感情的核心,它应该包括责任,理解,包容,担当等等所有正能量的言行,虽然我将这美好的爱情说的如此严肃,缺少浪漫的,童话般的词句,但成熟的爱情观确实如此,在交往的过程中并不失浪漫美好的感觉啊!现代小年轻的爱情所处的年代不同,物质生活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虽然我们那个年代缺吃少穿,但感情很真诚,那种拉拉手,就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感觉,也许是现代年轻人无所体会的。现代年轻人思想认识都比较开放,但是对爱情的责任认识如何,并没有考虑的那么多,更多的是走一步看一步。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只有对这份感情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去认认真真的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无论结局如何,那份刻骨铭心的感觉,才真是活一生,有这一段美好足矣!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如有不对之处,希望大家评论区留言指正,@铁汉柔情161永做黑夜里的一盏灯!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繁衍的基础支柱之一,没有爱情人类就没有动力构建长久稳定的两性关系,继而保证高质量的后代抚育,也就无法形成人类社会这个非常庞大精妙的群居结构。那么如何用科学来解构爱情呢?人类的爱与其它动物的两性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说:“爱情,没有任何道理可言!”那这是真的吗?爱情讲道理当然不是!爱情虽然复杂,但也不是不可解构,我们需要的是分层理解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再从源头分析爱情。首先我们还得有一个概念,人类其实并没有什么超能力,人类所有能力在所有其它力动物中都可以找到,无论是语言还是工具、情感、道德、甚至是抽象思维能力。关键是什么?是规模,如果说动物的语言是一座茅草小屋的话,那么人类的语言就是一栋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量变产生质变,所以我们可以做到很多动物无法企及的高难度操作。而在人类这些能力中,最重要也是最强势的就是抽象思维能力。所谓的抽象思维就是从现实的世界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工利用的能力,比如人类通过统计数量发明了数学,通过研究物体的结构发明了几何,它们最终在人类文明几千年的过程中被发展在了一套探索世界真理的方法——也就是科学。被道德重塑的本能——爱情同样,高度抽象的思维能力重塑了人类作为动物的其它特性,形成了与大多数动物不一样的行为标准,这就是道德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性”。正如我上文提到的,动物界的一些群居动物也存在道德。道德是进化的产物,是为了提高群体竞争力,分担个体风险而出现的行为规范。也是非真社会性动物组成群体必不可少的要素,当违反群体内的规定时就会受到惩罚。比如不配合群体行动的黑猩猩会被孤立,不努力捕猎的狼只能分得很少的食物。人类的道德理复杂,更精妙,它几乎渗透到了我们所有行为潜在规范中。同样,人类的爱情也是被道德重塑过的,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幼崽发肓周期非常长,从出生到可以独立生活至少需要12~16年。并且因为人类特殊的直立行走的体态,婴儿出生时是严重的早产状态,所以必须要双亲建立起相当长久,稳定的关系可以良好地抚养后代。所以人类的爱情与道德感、责任感联系紧密,它不仅是在性激素下的单一行为冲动,更具备高度复杂抽象的思想概念,有一句话说“当我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本能与激素支配的世界那动物们呢?它们不知道这些吗?它们没有爱情观吗?不是也有很多动物是坚持一生固定配偶制的吗?嗯,自然界的繁殖多种多样,也确实有部分物种坚持一生一夫一妻制的(比如信天翁),但是它们的行为模式只是受到了本能与激素的驱使,有一个问题非常好——“为什么只有人类为了快乐而发生性行为,而动物只为繁殖而交配?”我说这个问题好并不是问得好,而是它正好可以代表大多数群众的误解,这句话根本就说反了,真实情况是“只有人类为了繁殖而发生性行为,动物都是为了快乐而发生性行为”。动物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它们没有能力将“交配”与“繁殖”联系起来,所以在动物的认知中,交配与繁殖是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在养殖场内人工授精的奶牛从来不会奇怪为什么肚子会变大。抚养后代也是建立在本能赋予的对幼崽的喜爱,我们人类喜欢“萌”的东西其实也是受这种本能驱使。再举一个例子,很多动物们有固定的期,这种适应性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将繁殖行为集中在食物丰富的季节,或是在产崽后专心抚养不再生育避免资源不足。狮子就属于后者,一个狮群中由一到两只雄狮统领,狮王有时会发生暴力更替,新任狮王为了让雌狮再次进入期,会咬死上任狮王的幼崽(雌狮会尝试阻止,但是通常办不到)。雌狮会为自己的孩子报仇吗?不会……很快它们就会再一次进入期,与“杀子仇狮”进行每天200~300次的交配。交配的完全地支配着它们,没有所谓的爱也没有所谓的恨,这些东只是本能驱动下的自然行为而已。我是酋知鱼,一个不水稿的科学创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