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在家庭中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怎样才能使孩子明事理、懂感恩)

怎样才能使孩子明事理、懂感恩

首先大人做出表率,为人处世,要得体

其次生活中多发现孩子的优点,一定要及时表扬,让孩子从小明辨是非

三是对待老人,一定要言传身教,我一般买了好吃的,都让孩子先给老人,后来孩子都习惯了,不用我再提醒了

久而久之,孩子会把家中的优良作风加以传承

怎样才能教育出有孝心,不自私的孩子

目标长远,以身作则,从小规范,持之以恒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爱孩子是天底下所有父母的本能。现在的孩子普遍都变得很自私,不少孩子把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看成天经地义,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感恩。当爸妈们付出了无私的爱给孩子,收获的却是孩子的冷漠和自我。

当妈妈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时,孩子不但不关心,还站在一边哈哈大笑;当妈妈生病躺在床上时,孩子却在抱怨妈妈没有带自己出去玩;父母的含辛茹苦似乎成为理所当然,老师的挑灯夜战仿佛变得无足轻重,别人的倾力相助早已无需感激涕零……

每一位父母都会感到既吃惊又心寒——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为什么付出了无私的爱却没有收到孩子爱的回馈?

爸妈们也许该自我反省一下了。要知道,爱的付出也有讲究,“不求回报”的爱也并非都是好的。

让孩子懂得感恩,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虽然婴幼儿对感恩的理解和认知不如学龄后的孩子,但是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却需要从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开始。

一、通过说声“谢谢”播下感恩的种子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懂得感恩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表达感恩,二是感受感恩。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需要让孩子学会表达感恩,而表达感恩就可以从学会说“谢谢”开始。

当大人递给他一杯水、当别人送给他一件礼物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教会孩子说“谢谢”。

平时在生活当中,有很多时机可以启发孩子学说“谢谢”,比如家人中某个人得到别人帮助时,当看到被帮助的人说“谢谢”时,这时要及时引导孩子去关注,可以告诉孩子:“宝贝,看,妈妈多有礼貌啊;当奶奶为妈妈递过一个苹果时,妈妈对奶奶说‘谢谢’,妈妈这样做,就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呢,我们为妈妈鼓掌好不好?”

当孩子听到你这样的话后,自然会把注意力放在关注和理解妈妈的行为上来。

还比如,家中的老人辛苦了一天,孩子爸爸和妈妈下班回家后,要及时问候老人,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对老人说:“妈妈,你老在家里忙碌了一天,你真是辛苦了,你快休息吧,我们来做家务。”

当孩子妈妈说出这番话时,孩子爸爸就要及时引导孩子:“宝贝,看,妈妈做的多好,特别关心奶奶呢,妈妈这样做,就是感恩啊。我们以后都要像妈妈学习,知道关心和感谢为我们辛苦付出的人。”

再比如,孩子爸爸白天辛苦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后,饭后大家都坐在客厅里看看电视,聊聊天,这时孩子妈妈就可以借机对孩子说:“宝贝,看爸爸工作了一天多辛苦啊,给爸爸捶捶背,揉揉肩好不好啊?如果你这样做,就是爱爸爸的表现呢,好孩子都会这样做的。”

类似这样的话,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当孩子给爸爸捶背揉肩时,爸爸可以及时夸奖孩子:“真舒服啊,你真是懂得疼爸爸的好孩子,谢谢你,宝贝。”这番话,实际上就是爸爸给孩子展示如何感恩于别人。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场景,但如果年轻父母能经常做好坚持,就会让孩子慢慢领会到什么是感恩了。

如果孩子学会了说“谢谢”,并不意味着他就懂得了感恩,但却可以为他播下一颗感恩的种子。

二、不轻易满足孩子要求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如果我们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那么他们对物质的就会逐步变得无休无止。孩子不断地索取,我们不断地去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并且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就不会心存感恩。如果孩子一有需要,马上就得到满足,甚至轻而易举地拥有一切,那么他们就会失去生活中最美好的一样东西——期望。而期望之情往往就会带来感恩之心。

很多东西,一旦孩子得到的越快,厌倦的同样越快。相反,如果孩子想要得到一件东西时,期望的时间越长,付出的努力越多,他得到之后的欣喜就越多,感恩之心就会越强烈。

三、营造感恩的家庭氛围

对待熟悉的人,我们往往会因为随便而忽视掉很多美好瞬间。通常人们对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比对自己的家人更容易表达感恩。

有些时候,家人之间表现得过于客气,确实也会让人感觉不太习惯。不过,如果要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我们还得尽可能在家里营造一种感恩的氛围。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孩子表达的感恩给予愉快的接受和积极的回应。这些方面,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时间点,在家创设一些重要的感恩仪式,让孩子感受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学会如何表达感恩。这些重要的时间点,可以是每周的一个固定晚餐,可以是家庭成员过生日的时候,当然还可以是感恩节这一天。

四、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如果父母总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插手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满足他,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父母学着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去吃苦就是让他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

当然,大人的以身作则是最利于打造感恩的品质的。正如培养孩子的其他品质一样,示范永远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孩子天生就会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表达感恩同样如此。我们经常在生活中表示感谢,孩子就会耳濡目染。

比如,到饭店用餐,我们可以对服务员经常说“谢谢”;遇到别人帮忙时,我们可以通过言行表达感谢。

五、让孩子多结交朋友,建立友谊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健全的朋友氛围,孤独是人类的不健康的情感体验,战胜孤独是顺利成长的前提。在矫正孩子冷漠心理的时候应强调这样的观点:“缺乏真正的朋友就会孤立无援,没有友谊的人生是一片荒野……”家长应帮助孩子打开尘封的心,化解冷漠,摆脱“小我”,走入集体……

六、学习为别人付出

父母有机会,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做义工,探访生病或者独居的亲友,不需要的书、玩具或衣服,可以送给需要的人。平时看电视,家长可以有意识让孩子多看新闻,关心自己生活范围外的世界,尤其是发生在那些偏远地区或落后国家的事,更可以引发孩子的思索,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人,自己要珍惜上天赐予的幸福和学习机会,以便将来有机会去帮助别人。家长要教给孩子“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让他们从小就有慈悲心、惜福心和感恩心。

值得一提的是,青春期的孩子是最难相处的,教他们感恩比较有困难。

父母可以借助第三者的力量,请其他人帮忙教孩子,比如跟孩子熟识的叔伯、阿姨,或者孩子最信任的亲戚朋友。孩子会反抗父母,但也许会听进其他长辈的话。不管孩子多大,都还有机会改变,在他们心口里一次又一次播下感恩的种子,就终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七、养成“惜物”的习惯

家长在平时生活中注重“惜物”,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感恩的意识。比如,家长准备的一日三餐不能太奢侈,营养满足,够吃即可;吃饭不能任孩子把饭粒掉满桌,吃多少盛多少,不能浪费;吃剩下的饭菜不要轻易倒掉。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

对于妈妈来说,逛街买衣服不能冲动,“购物狂”的妈妈只会给孩子做出坏榜样:没穿几次的衣服,不要因为不流行了就扔掉;鞋子只是底部磨损,修修就能穿,也不要说扔就扔。如果父母没有惜物意识,而偏要教育孩子珍惜,这未免太过牵强。

孩子懂得感恩之后,就会想去回报,经常感恩,就会更加努力地回报别人。而付出越多,他们的收获也会更多!

作为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应该从感恩父母开始!如果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感恩的话,那就放弃她的感恩教育吧,等待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甚至枪毙之,因为这样的人就不配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第二就是感恩这个世界给予的阳光、空气、水和食物。

第三要感恩新时代,感恩好政策,不愁吃,也不愁穿。感恩新时代,有学习的权利,也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第四要感恩这个社会,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吃有肉,穿有衣,行有高铁,住有高楼,玩有手机、景区、游船、棋牌、琴棋书画。幼有所爱,老有所养,壮有事业,人尽其才,才有所用。

第五要感恩师之所教。

感恩教育,首先是被教育者要知“恩”,然后能“感”。二者得兼,方可教育之!








父母应该怎样教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

家长如何言传身教孩子孝顺长辈父母,

一:自已先要孝顺自已的长辈及父母。

二:自己从来不能当着孩子面说自己长辈 的缺点或错误,人无完人,包容自己长辈的缺点,巧妙解决长辈错误。

三:自己在长辈及父母面前,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敬心做好。不必和兄弟姐妹算账随孝多少。更不可在自己长辈父母和孩子面和亲人争吵。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