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碰硬我们是干不过强迫症的,否则它就不叫强迫症了。
对于是石头的强迫症,我们是鸡蛋,不要拿鸡蛋去碰石头。
治疗强迫症千万不要控制与克制,那样只会更严重, 要允许自己的焦虑、不安,恐惧情绪的出现。
在强迫症中,一切的心理反抗,或者是转移注意力,都是没有效果的
不管强迫症如何千变万化,“把心放平顺其自然”是治疗强迫症的核心与关键.
心病还须心药医,用药物治疗强迫症治标不治本。
“把心放平顺其自然”可以理解为当强迫症来袭时对症状的不理不睬, 或者不抵抗不干涉,或者接纳,又或者不理不怕不对抗-------,而且一定同时要允许强迫症带来的焦虑不安恐惧的存在
在强迫症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接受症状产生的焦虑,因为这种焦虑是正常的。只有接纳了这种焦虑,焦虑才会正常的消退,如果对焦虑进行压制与控制,必然会加重焦虑对自己的影响,造成自己更多的痛苦。
你最应该做的是把心放平顺其自然,这一点至为重要。 强迫症就像在冰面上骑自行车,你越用力摔得越狠。又像一个弹簧,你越是摁它,它就越弹的高,你不动它,它倒自己静止不动了,你的强迫症和这个弹簧原理差不多。以后什么都不要刻意去控制它抑制它,顺其自然就好。
再有一点,得强迫症的人,往往把什么都幻想得完美,这是错误的。比如,心理强迫症的人多数有“强求完美“的思维观念。什么事都强求做得十全十美。但你静心思考一下,世上存在完美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没有!! 所以当自然、现实是不完美的,而你又去强求做到十全十美,结果一定会是矛盾痛苦的! 试着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世界,用包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建议你区分对待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对于强迫思维要顺其自然,采取接纳的态度,而强迫行为则采取控制不去做的态度。强迫症的复杂和反复就决定了康复之路的漫长,不过贵在坚持,相信一定会有回报的!
再举例说明:很多人总“怕”强迫症的出现。其实,这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出现的,只不过当事人不在意罢了。而强迫症患者由于怕这种思维的出现,于是,越怕就越会出现,越出现就越紧张,并不断把这种意识强化和巩固下来。究其原因,强迫症患者首先要改变思路,即大家都有过这些思维,我也有,我和大家一样正常。这样一来,就能逐步建立自信心。有此依靠学会把心放平顺其自然,就能在强迫症这只“纸老虎”面前站得住,和它进行战斗,并且战胜它。
不要总是试图反抗或想摆脱它,要学会接受它是你的一部分,因为当你反抗的越激烈,它反而会越容易影响你,因为此时你的脑海里都是它,虽然你想的是摆脱它,但却恰恰提醒了你自己它的存在,反而会更难过。追求完美诚然是好事,但这世上有谁做事能达到绝对完美、丝毫不出错呢?答案是没有。只要是人,就没有谁能达到绝对完美的,我们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你无法穷尽所有意外,那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所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吧,不要被它占据了你的思绪,将它放置在你心中的一个角落,不要去触碰它,即使有时不小心又触碰了它,也不要担心,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管它是否回到了那个角落,慢慢的你会平息下来。
当你在大脑里不受控制的想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上放松,不要用力控制自己去不想,也不要刻意去追着想,允许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的出现,然后顺其自然把心放平。刚开始做或许会有点困难,但是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就发现自己就不想了,就轻松了!记住,关键是顺其自然把心放平,我就是这样治愈的。 强迫症就像拍皮球一样,皮球跳动代表着病态思维。那么,怎样才能使球静止下来,即症状消失呢?答案就是停止拍球,球自然会静止下来,患者只有忽视它的存在,把心放平顺其自然,症状才会慢慢的消失. 为什么很多强迫症患者与其斗争多年,却一直无法战胜它呢?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把心放平”。学会把心放平顺其自然,一点一点的把心放平,一开始会很痛苦,只要长久做下去,强迫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所以给你推荐三种疗法以供参考
第一种疗法-------把心放平疗法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心放平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当为这两项。
“把心放平顺其自然”是指心里方面,就是当一些想法出现的时候,让它自然出现,不强迫自己一定不要去想。自然一词,在这里是指自然出现的念头让它自然去想,不去控制和强迫它停止。
“为所当为"是指行为方面,是做现在该做的事。接着顺其自然这句话,意思是,当一些念头想法出现的时候,不要强行控制它停止,想一想也没什么,但是现在该做饭了,你要去做饭,该读书了,你要去读书,做现在应该做的事,就是为所当为。
就是不让大脑过多干预,不当一回事,然后努力做别的事,而不是努力控制或者忘掉现在的状态。
努力做事 平静的面对 顺其自然的心态。这种心态才是真的治疗强迫症最好的心里面对的状态。再加上 有正常的生活规律 好的心情 自己的 意志力 。
强迫症就能逐渐减轻,可以正常生活,再自己适应这个状态,就能逐渐治愈
不去排斥,不去分析,不去评判,就跟我们穿衣服一样,我们从来不觉得人类穿衣服有问题,为何?那是因为我们把衣服看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所谓顺其自然嘛。比如说你家里有闹钟,时间长了你就注意不到闹钟滴滴答答声音。火车站的周围的居民,睡觉也可以很香喷喷,这就是接纳了对他们的影响,从来自然来,自然去,就好像我们拿筷子吃饭,用笔写字,走路,刷牙一样,都是很协调流淌一般。你去刻意改变了,反而显得不自然。
第二种疗法如下:
第一步:看清想法。学会辨别自己的强迫思维,离开想法,坚持不理不怕不对抗,想法只是想法。
第二步:停止所有的强迫行为和仪式行为。
第三步:接纳情绪。在停止强迫行为的过程中,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会持续一段时间,只要你坚持不去做强迫行为,而是带着这些焦虑恐惧等不舒服的感受继续做该做的事,情绪会按其规律随时间逐步缓解。成千上万次的这样坚持下来,你就赢了。强迫症最终会逐步淡出你的生活。
第三种疗法-----森田疗法
治疗原则
"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
对症状而言,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真正认识到对它、反抗或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学习和工作。应当说"顺应自然"是森田疗法中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这条基本原则包含着下述多层涵义:
顺应自然地认识精神活动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神经质症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是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其结果如同高良武久所说:"如果有人无论如何要祛除一切邪念,就可能产生不正恐怖的强迫观念"。神经质症患者对这种心理采取抗拒的态度,他们一定要保持自己心理的绝对清净,结果必然出现心理。改变这一点,就应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不好的想法在头脑中闪现,是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
此外,认识精神活动的规律,还需认识精神拮抗作用,认识到人有对生的和对死亡的恐怖这样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现象。接受这种心理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的恐怖而恐惧不安,以至拼命排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内部之中。例如,站在高处时,想到可能摔下去,这本是任何人都会有的想法。神经质症患者却认为这是异常现象而与之对抗,越对抗则越感到有可能摔下去。改变这种症状,只有认清精神拮抗作用,从心理上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才可能减轻以致消除精神内部。
顺应自然地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心身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对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继发性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
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打破精神交互作用而使症状得以减轻以至消除。例如,对人恐怖患者见人脸红,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现,越注意越紧张,反而使自己脸红的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的态度去与人交往,反而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脸红的反应慢慢消退。
认识症状的规律还包括要认识到症状的改变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认识这一点才能坚持对症状视若平常,不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加以排斥,才可能真正消除精神交互作用的影响。
森田疗法认为改变神经质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能够见成效的事情。努力作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
神经质症患者本来具有强烈的生的,但为死的恐怖所束缚,原有的精神能量均投入在对症状的关注上,而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工作和学习越无成效,患者的注意就越固着在其症状上,就越把症状当作必须排除的异物看待,从而加重其症状。
按照生的所表现出的上进心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第一,会把一直指向内心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第二,因为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上而使症状得到改善;第三,虽然带着症状去行动仍有痛苦,但行动本身会带来两种收获,其一是该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不必等症状消除;其二是做了就能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上有所收获。
例如,对人恐怖的人,不敢见人,见人就感到极端恐惧。森田疗法要求其带着症状生活,害怕见人没关系,但该见的人还要见,带着恐惧与人交往,注意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注意自己是否又恐惧了,坚持做下去,恐惧就会逐渐减轻。而这样做的结果,患者自己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想方设法要消除症状,想等症状不存在了再与人接触,其实是不必要的。过去为此苦恼,认为不能做,是因为老在脑子里想而不去做。而为所当为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对行动束缚的模式。
总之就是在把心放平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治疗强迫症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经历痛苦的过程是治不好强迫症的,最起码开始的一段时间是会极不适应的,也是极痛苦的。正如我对很多迫友说的,当强迫症成为习惯时,要更正到正常人的思维是很痛苦的
治疗强迫症好比开车,当你刹车时,总有一点惯性车才会停下来
还有一点就是强迫症是任何人都有的,有些人轻有些人明显一些. 所以强迫症只要不影响生活就是痊愈的.
你应该认真琢磨我给你的这些建议,刚开始做的时候会很痛苦,一般会有3---6个月的调整痛苦期。以上按我说的坚持两三个星期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变化。
我15岁得强迫症,强迫症整整折磨我20几年,我的人生彻底毁了,痛不欲生,就是依靠上面的方法痊愈的,希望能对你能有所帮助有所借鉴。(以上为我个人治疗强迫症的心血,也借鉴复制了一些网友的治疗经验,欢迎看到以上文字的网友粘贴,复制,转载给有需要的人看,在下不胜感激。)
回答;这个现象我觉得是比较普遍的,大概的心理都是这样的。
第一;自己的忘性大,记性不好,需要反复多次提醒自己做某件事。
第二;家里曾经失窃过,被偷过东西,人都是这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没有安全感。
第三;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强迫症的行为习惯,面对自己不确定的事情总是反复多次的怀疑自己,会花费很多没有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会过度追求完美,当做不好的时候,反复和过度的焦虑,精神紧张。
对于强迫症来说,就像你的反复锁门查看的行为,把它看作是一个正常的心理,不要强迫自己去改变,会很难受,顺其自然再去检查一次就是了。
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 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坚持练习,必然有益。SSRIs正逐步占据抗抑郁用药市场,也是目前抗抑郁新药中开发最多的一类药物;未来抗抑郁药的主流市场将会被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SNRIs类药物长期占据.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抑郁症正以日益扩大的姿态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表情之
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正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而在国内,调查也显示出我国的抑郁症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成年人口中的患病率约在3%~5%之间,终生患病率约为7%.抗抑郁药的第一只药物是抗结核剂异烟肼,但由于其肝脏毒性较大使临床受到了很大限制,最终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如丙咪嗪等,也因为其严重的副作用迫使研究人员努力寻找新的更为安全的抗抑郁剂.1972年礼来公司研制出了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这是有史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抗抑郁药,它的成功也吸引了众多制药厂家紧随着开发类似药物.随着抑郁症人群的逐步扩大,一系列安全性较高的新型抗抑郁药相继上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HT再摄取抑制剂(NaSSAs),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RIs),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s)等.同时,除了各种合成类抗抑郁药,天然药物和中药也广泛用于缓解抑郁病征,比如金丝桃属植物圣约翰草在西方用于治疗抑郁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中药中的合欢,冠叶连翘等也有很好的抗抑郁效果,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照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三环类抗抑郁药目前已进入了生命末期;随着各类新型抗抑郁药的上市,SSRIs类药的市场份额已逐步缩小(见图2).三环类(TCAs)日渐衰退三环类抗抑郁药已使用多年.首只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丙咪嗪,以后又陆续上市了数十个三环类药物.三环类药又可再分为叔胺类(如咪帕明,阿米替林)和仲胺类(如地昔帕明).四环类药物(如马普替林)由于药理性质与三环类相似,因而一般也归于三环类药.三环类药通过抑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产生确切的抗抑郁效应,因此,至今仍是首选的治疗重度抑郁症的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氯米帕明(氯丙咪嗪),马普替林以及阿米替林.近年来,由于此类药物的安全性远低于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上已经普遍不使用此类药物,医院用药所占份额从2002年的6%下降到2006年的2%.SSRIs类如日中天在SSRIs类药物氟西汀上市后,抗抑郁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SSRIs与三环类近似,但无依赖性,不良反应低,正逐步扩展抗抑郁用药市场,也是目前抗抑郁新药中开发最多的一类药物.在全球畅销药的前10名中都可看到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舍曲林这3只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的"身影",年销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目前,SSRIs类的5个产品被我国精神医学界形象地称为SSRIs类的"五朵",分别是: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氟伏沙明(兰释)以及西酞普兰(喜普妙).而去年上市的艾司西酞普兰被喻为"第六朵",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艾司西酞普兰为西酞普兰的左旋异构体,为高度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作用微弱,其作用为西酞普兰右旋体作用的100倍,不良反应较西酞普兰更为轻微.目前,艾司西酞普兰在国内的市场由西安杨森独霸(见表3).新药百花开放由于抗抑郁药的前景被制药企业所看好,因此也使得该类药的新药研发十分活跃且成果丰富,如NaSSAs类药,SNRIs类药等(见表4,图1).SNRIs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比SSRIs类药物的更轻,预计未来抗抑郁药的主流市场将会被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SNRIs类药物长期占据.文拉法辛(博乐欣,怡诺思)是全球首个SNRIs类药物,具有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的抑制作用,而对M1,Hl,al受体作用轻微,是此类药物中不良反应最少的;此外,文拉法辛是抗抑郁药物中缓解焦虑状态疗效最确切的药物,是混合性焦虑抑郁的首选药物.动物实验表明,文拉法辛无论短期或长期用药,均能减少环磷酸腺苷的释放,因而引起β受体的下调作用,这可能是该药比目前使用的其它抗抑郁药起效快的原因.度洛西汀(欣百达)是最新的SNRIs类药物,2004年上市,属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平衡和强再摄取抑制剂.数据显示,文拉法辛是2006年全球销售额最高的抗抑郁药物,为37.2亿美元,增长率达到7.6%,第2位和第3位分别是舍曲林(21.1亿美元)和度洛西汀(13.1亿美元).NaSSAs类药物是近年开发的具有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双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米氮平(瑞美隆)是该类药的代表,由荷兰欧加农出品,于1994年上市,是全球首个NaSSAs类药物.还有5-HT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SARIs),目前主要有曲唑酮(美抒玉)和奈法唑酮两种.国内市场上的曲唑酮主要是美时化学制药,华生制药和常州四药这3家的产品,其中以美时化学制药所占份额最大(见表4).此外,法国施维雅研制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噻奈普汀(达体朗),该药不同于传统的抗抑郁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可增加突触前5-HT的再摄取,增加囊泡中5-HT的贮存,且改变其活性,突触间隙5-HT浓度减少,机理与SSRIs类药物正好相反,但是临床观察发现,噻奈普汀具有与SSRIs类药物接近的抗抑郁效果.达体朗于2000年在上市.中药,天然药物类前路漫漫中药,天然药物类抗抑郁药是目前发展的一大热点,目前上市的代表药品是天然药物圣约翰草提取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金丝桃素.动物研究显示,金丝桃素对大鼠脑细胞的5-HT,去甲肾上腺素,DA的再摄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以上3个系统的再摄取抑制作用具有相似的效价,这在已知的抗抑郁药中很少发现.从临床资料来看,该药对轻,中度抑郁有良好疗效,故尤其适用于治疗轻,中度抑郁症,同时还能改善失眠及焦虑.不过,中药,天然药物类抗抑郁药在2002年的国内医院市场仍不见踪影,即使在2002年之后的医院市场所占份额也相当小,相信其要崭露头角仍需经历一定时期的培育(见图1).扩展适应症和研究新作用机理并行纵观抗抑郁药全球在研状况,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进一步开发现有抗抑郁药的新适应症,如强迫症和焦虑症治疗等;二是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当前已经有一些产品先后进入了各研发阶段,如NeuroSearch公司的NS2389和欧加农公司的Org-32782,目前已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默克公司研制的兼有5-HT1A受体部分激动作用的新型SSRIs抗抑郁药EMD68843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除了酝酿中的新产品之外,研究还发现P物质的拮抗剂能同时治疗抑郁和焦虑,如辉瑞公司的P物质拮抗剂在初步临床试验显示出其抗抑郁作用与SSRIs相近.另据报道,美国Synaptic制药公司发现了一种新的,强效的以治疗抑郁为靶标的药物,此药物的作用靶点为一种G蛋白耦联受体(GPCR),并不作用于其他抗抑郁药作用的靶点上,这说明可以通过新的生物机制治疗抑郁症.
答案是肯定的,焦虑症会引起周身疼痛。
分两方面来回答。
焦虑症,分原发与继发两大类。先说原发性焦虑障碍。
原发性焦虑障碍又有两种,广泛焦虑障碍,即慢性焦虑;还有急性惊恐障碍。
广泛焦虑障碍就是一般意义的焦虑症,有大概三方面的症状群:精神性焦虑,烦躁不安,心烦意乱,胡思乱想;躯体性焦虑,坐卧不安,捶胸顿足,搓手皱眉长吁短叹,小动作多;自经紊乱,心悸,汗多,起鸡皮,失眠,睡觉时双腿不宁,来回移动,其中就包括说不清楚的周身或某一部位疼痛。
继发性焦虑包括两种,一种是某种躯体疾病引起的焦虑情绪,如常见的冠心病,很多病人有焦虑情绪,加重了心绞痛等症状。另一种是其他的精神性疾病伴随的焦虑障碍,典型意义的属躯体形式障碍,尤其是躯体疼痛障碍。
躯体疼痛障碍诊断依据是无引起疼痛的器质性疾病,但自觉全身或某部位疼痛,也可呈游走性,多伴焦虑情绪,患者常有人格障碍,多疑。这种情况临床更加常见。
回答完问题后,特别提醒,以疼痛为主诉或首发症状的焦虑障碍或躯体形式障碍,其诊断需慎之又慎,需要有经验的医师多方考虑,仔细鉴别器质性疾病,如误诊可以引起灾难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