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简单地给你回答,然后你再查找相关资料应该是可以的:
第一次思潮:1879年,自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史以来,开始了科学心理学的思潮.自此西方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时,心理学就脱离了哲学,但其内部还没有形成统一、联合的学科.
第二次思潮:1910年以后,心理学内部有产生了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格式塔学派.各树旗帜,但主要是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在平分秋色.
第三次思潮:20世纪50年代后期,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的产生,价值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诞生,统领了现时代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态度影响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 你行为就是态度的产物.当然你从你的行为你也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态度,即行为是态度的反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只研究行为,又反对精神分析过分强调性本能的作用。认为人性本善,如果后期发展得不好,那是由于环境不好造成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不可知的,所以心理学必须研究人的行为.其根据巴普诺夫的神经反射原理,提出人的行为是完全由环境塑造的,人的经验过程中产生条件反射,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条件反射,S(刺激)---R(反应).行为心理学提出的几个重要的概念:刺激、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们试图通过刺激强化从而达到控制人行为的目的. 认知心理学是随著科技发展与人们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反对逐渐发展起来的,成为当前最主流的心理学学派.认知心理学最初是把人比作计算机,把人脑处理信息过程比作计算机处理.其最大的进步为考虑到人内部心理过程对人行为的影响.认知心理学重视认知因素对人的行为心理的作用,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需要不断通过奖励、榜样的替代强化等刺激控制学生努力学习的行为;而认知心理学家更关注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学习自我效能感),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愉快的或痛苦的)等认知因素. 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差异可以用一门课程来讲了,两者反映的当时时代精神的反正:行为主义——自傲(当时人们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自然社会、人)到认知心理学——自省(21世纪人类开始自我反省).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于19世纪末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实践中创立的独特的心理学理论。
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潜意识论、泛性论和人格论等。
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潜意识虽不能为本人所意识,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本能及被压抑的,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其一旦发生障碍是导致精神疾患的原因。
该理论还认为,人的一生行为都带有性的色彩,受“力比多”性能的支配,并随力比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集中于身体某一区位的变动而出现口腔期、门期、性具期和生殖期四个发展阶段。
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与生俱来,即先天本能和原始;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现实之间,对本我作缓冲和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即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以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虽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但在世界心理学方面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精神治疗、文学艺术、宗教、法律等领域中。
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精神分析(ne-psychoanalysis)学派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反对本能说和泛性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精神病形成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