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既是我们阅读数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中考语文考查的热点、焦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x0d近年来,考查分析归纳文主旨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十种:\x0dl.从文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启迪)?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文章写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4.文中人物有哪些品质(特点)?5.文章抒发了作者怎祥的思想感价?6.本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7.作者的态度是什么?8.选出对文章主旨理解正确的项.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旨.10.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文中之物的象征意义.\x0d这些题型,虽然说法不同.侧重点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考查的都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外乎情、德、知、理、行几个方面.\x0d一、中心句提炼法\x0d中心句是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凝练而又能体现中心的一两处语句.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筋.如《苏州园林》既有各段的中心句,又有全文的中心句:“无论游览者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就是全文的主旨.\x0d中心句一般在文章开头,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当然也有在文章尾段,卒章显志的.我们在阅读时,就要注意抓住那些表明作者立场、观点、情感、态度的句子,如果它能统领全文内容,毫无疑问,那就是文章的主旨了.\x0d二、归纳综合法\x0d大多数文章,并不一定有明显的中心句.这就需要归纳综合了.一篇文章,我们把各段落的段意综合起来,然后理清其关系:详与略、铺垫与关键、正与反、映衬与主体等.不论哪种关系,它们都只有一个与写作意图密切相关的中心意思,那就是文章的主旨.\x0d三、背景分析法\x0d文章一般都有明显的时代性,它反映着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同时还反映出特定时代的作者的个性特征.因此,分析组织文章主旨,还要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甚至作者的思想背景.\x0d四、形象分析法\x0d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往往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主题,分析归纳这类文章的主旨,就应从分析人物形象人手.\x0d我们在阅读小说时运用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如《孔乙己》,从环境、相关人物、情节及细节等方面综合起来看,可知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教育、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抱残守缺、不知变通、迂腐、麻本、受尽人间凉薄、嘲笑,甚至遭的旧读书人的形象.从他的经历与遭遇中不难领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在于讽刺孔乙己这类人的迂腐麻木,在于批判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批判那些冷漠、无聊、麻木的看客.\x0d五、意境分析法\x0d象征性的作品,总有感人至深的意境.所谓意境,是指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表现的思想感情相融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x0d阅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要善于从人物言行中,从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从作品精心描绘的画面景物中,挖掘丰富的潜台词,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去探求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独特的自我”,与作品、与作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x0d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表面上是赞美白杨树,实则是歌颂北方军民,歌颂北方军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就是文章的主旨.\x0d当然,以上几种分析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并不是单独运用的.我们具体操作时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x0d另外,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作为补充:(l)紧扣文题.有许多文章,文题就是文章的主旨.(2)注意文中议论、抒情的表达.文中的议论有的是揭示人物品质,有的揭示事件意义,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旨.文中抒情句其实已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显示了作者的倾向性,这些都有助于对主旨的理解.(3)注意文中一些特殊句子.如矛盾句、反问句、警句等,往往与主旨密切相关.这些小技巧的运用,配合对文章本身的分析.一定能帮我们更快、更准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科学精神应包括15个方面的特征:
1、执着的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2、创新改革精神
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
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
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
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
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7、实证精神
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9、协作精神
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精神
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功利精神
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13、可重复和可检验
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研究规律并用于改造客观的知识.研究客观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就必然出现的事情)就应具备可重复、可检验原则.因此掌握规律就可以预测和改造客观事物.例如:经济学就应该研究物质交换的本质规律,而不是经济现象.
14、实践精神
离开实践,科学毫无意义和真实性.
15、怀疑精神与批评精神
要勇于质疑传统、权威,坚持真理,敢于向其挑战.
科学精神并不是说,只有科学家才拥有的,而是指只要符合这些特征,并且有所创造有所创新,就一定具有了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