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痛诱发中老年人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膝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炎,我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为46.3%,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是其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由于膝关节活动受限,部分中老年人生活上无法自理(原来可以做饭、带孩子),得了病就做不了;长期反复的疼痛会刺激形成不良的神经反射,导致睡眠进一步障碍,疼痛进一步加重等恶性循环状态。再加之,一些多愁善感的老人,对事情想的很多;长此以往可以导致老年人的抑郁及焦虑。抑郁作为常见的情绪障碍,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很高。研究报道,在患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郁的检出率高达50%。在日常门诊中,时不时会遇到部分中老年膝关节痛患者,因为长期疼痛及治疗效果不佳而变得焦虑,烦躁不安,严重的甚至要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因此,不管是在社区,还是在门诊,抑或是在住院部,骨科医生均要重视膝骨关节疼痛引起的抑郁症状,给予对症治疗。据报道,目前全球共有约4亿人患有抑郁症,少于25%的患者会寻求有效的治疗;约有9000万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大概只有8%。每年有20多万人因抑郁症。抑郁有哪些常见症状?1. 情绪持续化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感;2. 对周围一切事物兴趣减退;3. 食欲或睡眠出现问题;4. 行为发生改变(烦躁或者行动缓慢);5. 。。。假如您想评估下自己的抑郁程度,可以搜索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克发明的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国外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关节疼痛中起关键作用。与不具有骨关节炎的患者相比,骨关节炎患者的抑郁增加两到三倍。而在国内,在一项调查上海市社区的研究中,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服务中心骨关节炎患者110例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患者膝骨关节炎越严重,越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抑郁水平也越高。即,骨关节炎指数、健康坚韧性与社会支持可影响社区骨关节炎患者的抑郁水平。膝骨关节炎抑郁及焦虑患者如何怎么自我引导治疗?科学解惑,加强对膝骨关节炎发病的认识,从心理上进一步疏导。膝骨关节炎软骨退变其实就是机体正常衰老的表现。比如,汽车行走了一定的里程数后,轮胎就需要保养维修。要想保养好轮胎(关节),平时需要主要避免一些加速软骨退变的诱因(比如长期过度爬山,上下楼梯,创伤等)。一旦关节坏掉了,也不要强忍疼痛,到处寻求非科学的秘方治疗,需要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该换轮胎就换轮胎。把疾病及疼痛扼杀在萌芽阶段,早治早获益,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另外,正规及科学的治疗方案并没有很多偏方的花费大。中老年人另外一个焦虑的点是,吃药。很多中老年人本身合并有多种慢性病,要吃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等。这个时候假如膝骨关节炎处于早中期,也需要吃相关的软骨补充剂,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等等。而软骨补充剂起效时间较长(至少需要口服2-3个月),这个时候患者会担心长期吃这么多药物,会不会加重心脑血管的风险,会不会有胃溃疡的风险,药物之间会不会有叠加或者反应。其实,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与内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没有,服用副作用也没有想象中的大(不排除非甾体类药物的一些风险)。退一万步,假如患者不适合口服药物,那可以通过手术行关节表面的置换,这样新的轮胎换上,车照样可以开。最后的最后是,假如抑郁症状太厉害,无法自我调适,可以去看精神心理专科。临床研究表明,米替林、曲唑酮、文拉法辛等抗抑郁药具有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作用。这不,近年来,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盐酸度洛西汀(欣百达)也在进行膝骨关节炎慢性疼痛治疗的临床试验,也觉得了一定的作用,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伴有轻度焦虑的患者理疗效确切。对于临床医生,我们通常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病患主诉的躯体症状,包括疼痛,僵硬及肢体功能上,而往往忽视患者的心理情绪方面的问题,这是值得引起重视的。参考文献:[1] 李宁华.中老年人群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特征[J].临床康复,2005,9(38):133-135.[2] Goldring S R,Goldring M B. Clinical aspects,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osteoarthritis. musculoskele-tal & neuronal inter,2006,10( 6) : 376-378.
不是焦虑症引起眼睛怕光,而是强光刺激眼睛后,可能使焦虑感更明显,患者为了避免不适感,则会回避强光。患有焦虑症的人,常有心烦意乱的感受,受强光刺激会更加烦躁不安,焦虑感会加重,如果在阴晾的环境下,则情绪比较缓和,焦虑会减轻。
焦虑症会一整天都头晕晕的吗?焦虑症的躯体症状很多,常见的有胸闷气短,心慌心悸,头痛头晕,尿频尿急,全身疼痛等等,其中头痛头晕很常见,有的时候感觉头上扣着一个铁帽子,非常难受。消除症状的前提是消除焦虑,很多躯体症状,焦虑没了就没了,但头痛头晕的症状消除比较慢,需要一段时间,人积极起来,慢慢就没了。
焦虑症会不会引起胃部不适?一定会的,因为我们的情绪本身就会调节身体的部分机能,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胃部不适,甚至说,整个消化道疾病都是身心疾病。为什么紧张焦虑的情绪能够引起胃部不适?焦虑会让人感到紧张、烦躁、坐立不安,长期处于高强度精神压力下。而我们早就深切体会到,我们的肠胃对压力的反应是相当敏感的。一般我们在紧张的时候容易上厕所,有人可能说那是尿频,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在紧张的时候会出现腹泻的现象,而且并不罕见。再说尿频,尿频、夜尿增多,其实也是焦虑症的自经功能紊乱表现。所以焦虑症为什么会影响到天各一方的肠胃呢?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新知识——脑肠轴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这个名词,脑肠轴是近些年脑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具体内容是我们大脑的思维、情绪,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这种神奇的关联已经可以确定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存在的。我们知道消化道内存在有数以百万亿计算的肠道细菌数量,而庞大的肠道菌群也参与到了我们人体生长、消化、免疫等等重要的活动中去,可以说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而脑肠轴的主要调节的就是大脑与肠胃中的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肠道菌群的变化可以引起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而情绪变化反过来也会影响肠道的蠕动、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分布,以及肠道菌群构成的直接变化。打个不是很通俗的比方,这种调节也可以说从二次元的菌群直接调节到了更高次元的精神层面。其实,近些年关于情绪和胃肠道的研究,全世界科学界都做了很多,甚至很多发现表明如果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吃一些对情绪有益的食物,就可以改变我们的情绪甚至最终改变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当然目前只是理论阶段,不过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享受到脑科学研究的部分红利,通过饮食来调节我们的负面情绪和感受到的压力。现实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先治疗焦虑还是治疗胃部不适?在脑科学没有突破性进展之前,我们的治疗是如果排除胃部有明确且严重的胃部疾病,要优先处理焦虑,因为很多胃肠道疾病的根源是情绪,良好的情绪是会治愈包括胃部不适、便秘、腹泻等等很多的胃肠道疾病的。比方肠易激综合征,就明显的与压力和情绪相关,消化科治疗效果常常不是很好,患者常年存在胃肠道不适及腹泻、便秘改变。我接触的很多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是在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焦虑、抑郁情绪后,缓解了胃肠道的绝大部分症状,包括突如其来的腹泻和长时间的便秘。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会更加了解我们的人体,也会揭开很多未解之谜,作为医生,我希望人们遇事都多咨询专业人士,不要盲目听信各种广告,更不要随意试吃所谓保健品,身体是自己的,脑子是自己的,肠胃也是自己的,且行且珍惜。
焦虑时啥奇葩症状都可能有,不怕,焦虑也是一种正常情绪,内心变了,躯体症状都会消失的,并没有实质病变!如果觉得后面的文章长,看下面这一段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