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遗传率约为30%-40%,女性的遗传风险高于男性。而且女性在负面生活事件下更容易患情绪障碍,包括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等,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出现攻击行为、酗酒等。
其实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特征,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正迅速年轻化,原本抑郁症的多发年龄在30岁左右,但目前很多国内著名的心境障碍病房中,患者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所以关于中学生抑郁的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为什么中学生的抑郁越来越多?首先,我们知道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步入社会的重要转折时期。更何况青春期的孩子最显著的性格特点就是情绪的不稳定性,对于他们来讲,抑郁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抑郁情绪更是青春期极为普遍的一个内隐问题。也许你会觉得我有点贵言过其实,可现实是我们无法忽略的。去年在上海进修期间,上海的老师讲中学生抑郁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截止到9月份的不完全统计,上海地区中学生的人数有80人,由此推断,2018年全年,光上海地区的中学生就有不下100人。如此鲜活的生命,因为不成熟的心理无法面对和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以至于走到了最不应该发生的一步。说一说中学生抑郁症的治疗康复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抑郁症孩子们的家长又一个普遍的认识上的误区,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抑郁症,认为是厌学情绪,是孩子装的,即使经过专业的医生诊断,也不愿意住院治疗。但其实一些孩子的情况根本不适合坚持学业,也无法坚持学业。很多中度抑郁症的患者坚持学业和工作是要付出相当的努力的,而到了重度抑郁发作的程度,即使付出极大的努力也是很难坚持日常学习的。其实从医生的角度讲,抑郁症是慢性致残性疾病,延误治疗时间,可能让病情往慢性病程发展,白白失去了彻底根治抑郁症的宝贵治疗机会,影响的不是孩子们一年的学业,而是孩子们实实在在的人生。不要怀疑我的话,带着抑郁症继续生活下去的孩子,人生的轨迹一定与其余的孩子有很大差别了。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尤其首次发作的时候只要遵医嘱,坚持治疗,治愈的几率在50%。所以我的建议是一旦发现孩子的抑郁症问题,尽快到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求治,给孩子最好、最完整的系统医学治疗,家长一定要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不要过多的说教,要多请教你的医生,多听从医生的建议,多给孩子一些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孩子树立与抑郁症斗争的决心,告诉孩子只要坚持治疗一定会好的。说一说我的感受我是治疗抑郁症的医生,但也是一名家长,关于如此严重的精神疾病,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远离抑郁的阴霾,你们的世界里应该有欢声、有笑语、有感动、有希望,愿你们永远没有抑郁,远离负面情绪,愿所有的家长都懂得如何用科学的手段守护自己的孩子。
抑郁症是仅此于癌症的第二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青少年人群。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患者会常常感到情绪低落、不开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兴趣减退,还可能会有一些躯体化症状,如睡眠障碍、胃肠不适、疼痛等,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在2周或以上要警惕抑郁症。对于抑郁症要及早介入调治,抑郁症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严重的会出现自残行为、念头甚至行为。
三次抑郁症的说说吧,第一次抑郁症17年前,没有吃药,那时不知道自己抑郁,更不知道跟人说,如何说,就是每天哭,无数次的哭!晚晚失眠,想死,后来是一位阿姨带我去了慈济做慈善,遇见很多学佛的才慢慢走出来的。第二次四年前吧,算严重的了,还带有狂躁症,情绪失控起来会暴力,五六天不睡属于常见,也是哭,每天都无数次的哭,夜夜失眠,每晚都躺在床上想着如何死!其他一概无法思考,老公发现我不对劲的,拉着我去看的精神科医生,叫住院治疗,我拒绝了,吃了几个月药,慢慢好转,后面私自停药导致伤了神经,让第三次抑郁症症更加严重,这是后来第三次医生告诉我的,第二次抑郁症是在我基本自我感觉好了后才跟朋友说过。第三次抑郁症复发,18年,相当严重了,重度抑郁,焦虑症,狂躁症三合一,在治疗的,目前依然还在吃药,每天五种药控制情绪,吃了快两年,药量有在减,感知力基本恢复,生活能自理,之前我是洗脸刷牙出门都做不到的,现在能去买菜,自己看医生,接送小孩,不过还是不愿意出门,抗拒社交。这两年我在头条结识了些和我一样抑郁症的朋友,我们会互相倾诉,互相鼓励,这病你跟其他人说没用,除了医生和你同病相怜的病友,其他人人家理解不了,有的人甚至觉得你就是矫情,无所事事想多了……所以不想说。因为没得过这病得的人是不能感同身受的,他们根本不知道那种绝望,无法控制的情绪,丧失感知力的痛苦。抑郁症,它真的是病!不是矫情!请大家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