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职场心理 > 职场压力

心理学常识必考点(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故答案为: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救生员理论知识考点

包括以下内容: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考点总结20条

1.应激的概念:是个体面临或察觉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

2.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3.应激的概念模型有:认知评价模型、系统模型、“过程”模型。

4.“系统模型”的意义:使人们认识到个体实际上是生活在应急多因素的动态平衡中。

5.“反应模型”和“过程模型”的意义:有助于清晰理解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6.“认知模型”的意义:有助于认识和指导合理调整应激各有关因素的动态平衡。

7.按性质分类,应激源可分为: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

8.应激反应的概念: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9.情绪性应激反应包括:焦虑、抑郁、恐惧、愤怒。

10.认知性应激反应包括:偏执、灾难化、反复沉思、闪回与闯入。

11.适应不良的行为性应激反应包括: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

12.心身疾病的概念:指心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13.躯体疾病引起患者的心理反应包括:自我意识转变、对疾病的认知反应、情绪反应。

14.心身疾病的诊断程序是: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理行为检查、综合分析。

15.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目标包括:消除心里社会刺激因素、消除心理学病因、消除生物学症状。

16.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的三大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行为学习。

17.心理生理学认为的心身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是:心里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

18.应激营气的精神心理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适应障碍。

19.“应激易感模型”概念:通过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在人群中筛选出应激易感者并进行多种途径的干预。

20.生理层面的应激易感性的反映指标有:心率和血压、心率变异度。

老师,教育心理学一点都听不懂。有哪些有效的的学习建议吗

老师,教育心理学一点都听不懂。有哪些有效的的学习建议吗?

遇到挫折时,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以缓解压抑的心理,这种战胜挫折的方法是 ( )   A、目标升华 B、合理宣泄     C、

B 分 析: 向 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以缓解压抑的心理 ,从而转化消极情绪,是 合理宣泄 的表现。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 合理宣泄 消极情绪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