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收录相关知识
经常有读者询问发表的论文是否已经被SCI收录,每次我均会问您是否知道您发表论文的期刊是否是SCI收录期刊,如果您需要将您的论文被SCI收录,必须投稿到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SCI是选刊不选论文,只要该期刊是SCI收录期刊,您发表在该期刊上的任何类型文章均会被SCI收录(包括特刊、增刊)。
有读者询问我已经向某种SCI收录期刊上投稿,论文发表后我的论文能否保证会被SCI收录,并诉说曾经向EI收录期刊投稿,论文发表后该期刊只有部分文章被EI收录,这是为什么,是否SCI也是这样。
EI是根据学科选择论文, EI收录论文分三个档次,全选期刊,即核心期刊,收录重点是下列主要工程学科: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冶金、矿业、石油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软件。约有1000多种,每期所有论文均被录入EI Compendex。选择期刊,一些学科领域的期刊是有选择地收录,包括:农业工程、工业工程、纺织工程、应用化学、应用数学、应用力学、大气科学、造纸化学和技术、高等学校工程类学报等。选择期刊约1600多种,EI Compendex只选择与其主题范围有关的文章,并不是所有文章均被收录。另外,扩充期刊,它只收录题录(EI Page One)。
SCI、SSCI和A&HCI不只是标引期刊中的论文,被选中期刊中的每一项有意义的文献类型都在数据库收录范围内,既收录期刊的每一期每一篇文献(Cover-to-Cover)。这表明您可检索出现在期刊中的信件、勘误和添加、摘录、社论和综述等。
SCI收录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的所有文档:论文、综述、书目、新闻、传记、书评、更正、勘误、数据库评论、社论材料、硬件评论、书信、会议摘要、消息报道、再版、软件评论等。
SCI除了收录期刊另外还收录了150余种书籍系列(丛书丛刊),如Advance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应用微生物学进展 》、Advances i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有机金属化学进展》、Advances in Geophysics 《地球物理学进展》、 Annual Repor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药物化学年度报告》、Yearbook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自然人类学年鉴》、Abhandlungen aus dem Mathematischen Seminar der Universitat Hamburg《汉堡大学数学讨论会文集》等,丛书丛刊是一连续出版物,即是图书有ISBN号,也是期刊有ISSN号。国内比较熟悉的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讲义》就是Springer出版社著名的计算机丛书,但该刊自2019年起不再被SCIE收录。
有许多读者经常询问SCI是否收录国际会议,SCI、SSCI只收录在期刊上发表的国际会议论文,如会议专刊、特刊、增刊,并收录在期刊上刊登的国际会议摘要。SCI、SSCI不收录国际会议论文集(图书)。例如Elsevier 的Analytica Chimica Acta《分析化学学报》595 (1-2): 1-340, JUL 9 2019 刊登了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ometric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SEP 10-15, 2019被SCI收录。
有读者询问2019年7月13日在加拿大参加了Goldschmidt会议,会议摘要在2019年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Volume 72, Issue 12, Supplement上发表,SCI是否会收录该篇会议摘要。我回答SCI肯定会收录,因为该期刊是SCI收录期刊,发表在该期刊上的任何类型文章均会被SCI收录。
SCI收录文献类型中最多的是研究论文,第二位的就是会议摘要。2019-2019年7月(PEOPLES R CHINA)被SCI收录99228 篇文章,其中论文92471篇,93.1904 %;会议摘要3562 篇,3.5897 %
有许多期刊SCI收录的会议摘要比论文还要多,如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共被SCI收录19175篇文献,其中会议摘要12099篇,63.0978 %;Blood《血液》共被SCI收录9603篇文献,其中会议摘要71912篇,74.8849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美国移植杂志》共被SCI收录9077篇文献,其中会议摘要6718篇,74.0112 %;Phytopathology《植物病理学》共被SCI收录9571篇文献,其中会议摘要6718篇,60.1505 %;Alcoh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酒精中毒:临床与实验研究》共被SCI收录11978篇文献,其中会议摘要7030篇,58.6909 %(以上数据为1990-2019年8月7日)。
据我了解原SCI数据库中会议摘要只收录核心的800种期刊中的内容(按影响因子排序),而在SSCI和A&HCI数据中收录期刊里出现的会议摘要均被索引。目前SCIE也和SSCI和A&HC一样只要期刊里出现的会议摘要均被收录。如Blood《血液》美国,收录了华中科技大学的2019年7篇会议摘要,该刊2019年影响因子10.131,JCR排92位;Oncology Research《肿瘤研究》美国,收录了中南大学2019年4篇会议摘要,该刊2019年影响因子1.844,JCR排1725位。
SCI刊登会议摘要的期刊主要是医学、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比较多。
2019-2019年7月有205种期刊发表作者的会议摘要,作者发表会议摘要最多的期刊为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425篇(Elsevier)、Blood 《血液》221篇、Journal of Endourology 《内泌尿学杂志》168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国际心脏病学杂志》134篇(Elsevier)、Luminescence 《发光》134篇(Wiley)、Vox Sanguinis 《血液之声》118篇(Blackwell)、Journal of Hypertension 《高血压杂志》91篇、Poultry Science 《家禽科学》69篇、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畜牧学杂志》68篇、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乳品科学杂志》68篇。
另外,有一专门刊登会议摘要的期刊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论文摘要》被SCI收录,该期刊全部刊登会议摘要,1969年开始被SCI收录,99-06年收录会议摘要超过10万篇,其中2019年该刊被SCI收录了16196篇会议摘要,在该期刊被收录3345篇(数据为1990-2019年),2003年531篇、2004年459篇、2019年494篇、2019年349篇。
该刊自2019年起不再被SCIE收录,自2019年起 ISTP数据库也没有收录记录,但2019年开始该刊将又被SCIE收录。EssayStar.com
(PEOPLES R CHINA)被SSCI收录21471 篇文章,其中论文14964篇,69.6940 %会议摘要2762 篇,12.8639 %(数据为1973-2019年8月7日)。
SSCI收录作者会议摘要最多的期刊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国际心理学杂志》英国2038篇,其中2004年国际心理学会议在召开,作者在该期刊上发表了1721篇会议摘要,如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在该期刊上发表了284篇会议摘要。心理学是国内在SSCI发表论文最多的学科。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国际心理学杂志》被SSCI收录的会议摘要比论文还要多共19326篇文献,其中会议摘要17740篇,91.7934 %,而论文只有1345篇,7.0061 %。
SSCI收录作者会议摘的其他期刊为Schizophrenia Research《精神症研究》(Elsevier)76篇、Value in Health《医疗评估》(Blackwell)57篇、Psycho-Oncology《心理肿瘤学》(Wiley)50篇、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澳大利亚心理学杂志》48篇,共有64种SSCI收录期刊收录作者发表的会议摘要。
A&HCI经常收录会议摘要的期刊有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经济史杂志》美国、Gerontologists《老年病学家》美国、Journal of Palliative Care《姑息性医疗杂志》等,国内人文艺术学科在A&HCI收录会议摘要只有17篇。
海啸、禽流感、汶川地震、等热点研究以新闻形式被SCI收录仅次于研究论文,并且大多发表在影响因子很高的如《Nature》、《Science》、《Lancet》、《Cell》等著名期刊上。阅读SCI收录的科学新闻能够帮助科学工作者更好的了解研究热点。
笔者对热点研究利用SCI分析发现非论文形式发表的新闻文章占了很高的比率,突发性灾害后该研究的文献被SCI收录急速增长并引用数量猛增。
以海啸和禽流感为例,1990-2019年的海啸研究的文献类型以学术论文(占总数的77.6379 %)为主, 其次是社论(7.3817%)、新闻(6.1224 %)、综述(4.0816 %)、会议摘要(0.9119 %)、通讯(2.8224 %)等。1990-2019年8月禽流感研究的文献类型学术论文1789篇(占总数的64.0759 %)、新闻362篇(12.9656 %)、综述216篇(7.7364 %)、社论189篇(6.7693 %)、通讯126篇(4.5129 %)等。
1990年到2004年海啸研究文献数量平稳地增长,2004年也不到百篇,印尼海啸后2019年文献即达到471篇,占总文章量的20.4526%,2019年引用数量也猛增到2382次。
1990年到2002年禽流感文献的数量也平稳地增长,2002年只有63篇,自2003年首次暴发禽流感后,有关禽流感研究的文献急速增长,2004年197篇、2019年有337篇,2019年数量猛增达到629篇,占总文章量的22.5287 %。2019年文献被引用4741次,2019年引用达到7020次。
对印尼海啸后的1年内发表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非论文形式的文献占了很高的比率,472篇文献中论文为218篇(46.18%)、新闻96篇(20.33%)、社论86(18.22%),新闻大多发表在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杂刊上,如《Science》(《科学》)发表14篇新闻,《Nature》(《自然》)发表10篇新闻,其中发表在《Science》上的1篇新闻被引用了16次。
突发性灾害以新闻的形式被SCI收录较多,是因为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以新闻的形式来交流较快捷一些。
汶川地震后SCI数据库收录了《Science》(《科学》)发表3篇Wenchuan earthquake的新闻:
1、Title: Wenchuan earthquake - Lessons of disasters past could guide Sichuan''s revival
Source: SCIENCE, 321 (5888): 476-476 JUL 25 2019
2、Title: Wenchuan earthquake - Scientists race against the clock to gauge landslide risk
Source: SCIENCE, 320 (5882): 1408-1408 JUN 13 2019
3、Title: Wenchuan earthquake - Damaged university mourns its dead - and plans fast recovery
Source: SCIENCE, 320 (5880): 1145-1145 MAY 30 2019
笔者预测汶川地震后研究地震的文献将急速增长,目前已有2篇研究汶川地震的论文被SCI收录。
1、Author(s): Parsons, T (Parsons, Tom); Ji, C (Ji, Chen); Kirby, E (Kirby, Eric)
Title: Stress changes from the 2019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ncreased hazard in the Sichuan basin
Source: NATURE, 454 (7203): 509-510 JUL 24 2019
2、Author(s): Zifa, W (Zifa, Wang)
Title: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Great Wenchuan Earthquake
Sourc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7 (2): 225-234 JUN 2019
检索2019年《Nature》、《Science》、《Cell》著名期刊被SCI数据库收录文献会发现《Nature》研究论文536篇,33.3748 %,社论420篇,26.1519 %,新闻292篇,18.1818 %;《Science》研究论文514篇,32.9065 %,新闻396篇,25.3521 %,社论340篇,21.7670 %;《Cell》研究论文216篇,48.7585 %,社论100篇,22.5734 %,新闻81篇,18.2844 %(8月1日检索数据)。EssayStar.com
所以阅读科学新闻可以帮助科学工作者快速了解研究热点,获得研究思路,选择研究课题。
书评是SSCI和A&HCI收录的主要文献类型,以书评形式被SSCI收录仅次于研究论文,A&HCI收录的书评位居在文献类型的首位。SCI数据库的著名期刊Science,Nature和The Scientist也经常刊登书评。
许多SSCI和A&HCI收录期刊刊登的书评比论文还要多。
如传播学科SSCI收录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欧洲传播杂志》英国(SAGE出版社)共有767篇文献被SSCI收录,其中书评440篇,57.3664 %;论文290篇,37.8096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季刊》美国,共有1782篇文献被SSCI收录,其中书评1116篇,62.6263 %;论文591篇,33.1650 %。
历史学科SSCI收录期刊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美国历史评论》共有48926篇文献被SSCI收录,其中书评47084篇,96.2351 %,论文992篇,2.0276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美国历史杂志》共有23752篇文献被SSCI收录,其中书评21989篇,92.5775 %,论文1070篇,4.5049 %。
社会学科SSCI收录期刊Contemporary Sociology-A Journal of Reviews《现代社会学》共有22217篇文献被SSCI收录,其中书评21162篇,95.2514 %,论文165篇,0.7427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美国社会学杂志》共有12019篇文献被SSCI收录,其中书评9083篇,75.6538 %,论文2120篇,17.6578 %;Gender & Society《性别与社会》共有1401篇文献被SSCI收录,其中书评728篇,51.9629 %,论文574篇,40.9707 %。
SSCI收录最多的书评期刊为China Quarterly《季刊》(Cambridge)183篇,China Journal《杂志》82篇,Pacific Affairs《太平洋事务:亚太地区国际评论》48篇。
大部分A&HCI收录期刊刊登书评比研究论文多,例如Renaissance Quarterly《文艺复兴季刊》共有7479篇文献被A&HCI收录,其中书评6825篇,91.2555 %,论文540篇,7.2202 %;French Review《法国评论》共有10902篇文献被A&HCI收录,其中书评8936篇,81.9666 %,论文1498篇,13.7406 %;Journal of Religion《宗教杂志》共有5719篇文献被A&HCI收录,其中书评5097篇,89.1240 %,论文558篇,9.7570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美国宗教学会志》共有4619篇文献被A&HCI收录,其中书评3614篇,78.2420 %,论文869篇,18.8136 %;World Literature Today《现代世界文学》共有26862篇文献被A&HCI收录,其中书评24334篇,90.5889 %,论文1336篇,4.9736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文学》共有4913篇文献被A&HCI收录,其中书评3868篇,78.7299 %,论文851篇,17.3214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Philosophy《国际哲学研究》》共有2759篇文献被A&HCI收录,其中书评2046篇,74.1573 %,论文681篇,24.6829 %。
国内对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比较陌生,至今A&HCI收录作者文献只有3110篇,其中书评442篇,发表书评的作者单位以几所大学为主,内地发表书评被A&HCI收录比较多的有福建师范大学23篇,陕西科技大学16篇。
希望通过这篇短文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书评在SSCI和A&HCI中的收录比例,同时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有针对性的面向某些SSCI和A&HCI收录期刊,发表更多高质量高水平文章。
在SCI数据库中经常会发现有撤消论文(Retraction notice)的更正。更正、勘误是SCI收录的主要文献类型。如果作者发表文章被发现编造或伪造数据、陈述失实、剽窃、或者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多余发表(redundant publication),期刊会刊登撤消论文的声明。读者会发现被撤消论文在SCI数据库有2条收录数据,1条为论文收录数据,另1条为论文撤消更正数据。
例如:Elsevier出版社的Organic Electronics《有机电子学》2019年撤消了韩国作者发表在2019年文章,该文章属于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应主编的要求被撤回,这篇文章的内容已经在至少9本其他期刊上出现过,下面为SCI的撤消记录和收录记录。
撤消记录
l Title: Retraction notice to: "Properties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y aluminum cathodes modification using Ar ion beam" [Org. Electron. 6 (4) (2019) 149-160]
l Source: ORGANIC ELECTRONICS, 8 (2-3): III-III APR-JUN 2019
收录记录
l Title: Properties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y aluminum cathodes modification using Ar ion beam (Retracted Article. Se vol 8, pg iii, 2019)
l Source: ORGANIC ELECTRONICS, 6 (4): 149-160 AUG 2019
行为不端的代价:这两条信息将永远被SCI数据库收录。
需要说明的是撤消论文(Retraction notice)的更正并不全部是剽窃等问题,有些作者发现原发表论文中的某个数据不完善,也会自己主动要求期刊发表撤消论文的更正。
2019年SCI数据库(截止到7月数据)收录了文章中至少有一位美国作者的303条更正(CORRECTION)信息,收录了文章中至少有一位作者的198条更正(CORRECTION)信息。
所以说,SCI的引进有助于改变特色的学术标准并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建立学术规范。
检索2019年的SCI数据库发现题目中有(Retracted Article、Retraction notice、Voluntary retraction或者Notice of retraction)的文章有10篇:
我是高中学校的老师,是师范类大学的毕业生,属于“科班出身”的师范生。虽然现在教师这个职业的门槛已经“对外开放”了,不再单纯面向师范类毕业生招考,而是面向所有大学生,从选材角度看是好事,但是从专业角度看未必就是那么好。从字面上看,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师范类的大学。和其他师范类大学一样,辽宁师范大学在开设师范类专业的基础上,也开设了一些非师范类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可能被称为大学,开设的专业就应该多元化的原因吧?否则的话,学校只能是“专科学校”了。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啥样的大学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所大学。第一乐章,登台亮相辽师大的校址并不在辽宁省的省会城市,而是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市,纬度位置也比沈阳低一些,阳光明媚,温度适宜。这所大学也是“双一流”大学,不过不是国家双一流,而是辽宁省的“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省属的重点大学。不出所料,这所大学与很多师范大学一样,是从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师范大学等阶段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开设的学科、专业也不再局限于师范类,而是涉及到许多领域,比如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发展。学校有2个校区,设有21个学院,开设61个本科专业。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二乐章,才艺展示一所大学好不好,办学实力强不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辽宁师范大学有些学科和专业的办学水平还是蛮不错的,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现当代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代史、理论物理、物理化学、海洋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有6个,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化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等;省级特色专业有7个,分别是心理学 、教育学、生物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学(师范)、地理科学、电子商务等,有1个省级特色专业与国家级特色专业有重合。生物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4个专业入选省级示范专业,生物技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入选省重点建设专业。发展心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也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古代玉器入选国家级公开课。学校有34门省级各类精品课程、7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了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智库,2个市级智库等。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中,辽宁师范大学共有18个学科上榜,其中B类学科有5个,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地理学。其余的13个学科被评为C类学科。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辽宁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挺有实力的,属于避其锋芒、剑走偏锋、发展特色的策略。第三乐章,魅力呈现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队伍不断扩充,教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当然师范生也无需沾沾自喜,因为教师招考已经放开了门槛,很多非师范类毕业生也如愿以偿进入了教师队伍。这种情况对师范类招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辽宁师范大学在山东省、河北省和浙江省的招生分数线情况,看看辽宁师范大学对考生的吸引力大小。山东省:辽宁师范大学在山东省的招生主要有两种,普通类和中外合作办学类,我们只看第一类。录取的普通类一段考生中,最低分是548分,超出本科控制线(437)111分,全省最低位次是61661。这是在山东省招收的唯一的普通类专业,招生计划是6人。其余两个专业都是中外合作的,分数线略低一些。从这一点看,辽宁师范大学对山东考生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最低分竟然超出控制线111分,看来想读师范类的考生也不少。河北省:或许是河北省与辽宁省在地缘上比较近的缘故吧,辽宁师范大学在河北省的招生专业比山东省多很多,达到了10个,其中师范类专业有8个,真是让山东考生羡慕嫉妒啊。在河北省录取的本科批物理类考生中,最低分出现在非师范类的生物技术专业,最低分是537分,超出本科控制线(430)107分,全省最低位次是51825。最高分是英语(师范) 专业的564分,超出本科控制线134分,全省最低位次是29282。尽管辽宁师范大学对河北省的招生计划多达44人,并没有拉低录取分数线,也没有降低考生报考的热情。浙江省:在山东省设置了3个专业,可能是因为距离相对较远的缘故。浙江省与辽宁省更是天南海北,在浙江省只开设了2个招生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招生计划一共6人。在这两个招生专业里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7分,超出本科控制线(497)80分,全省最低位次是74109。数字媒体技术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6分,超出本科控制线79分,全省最低位次是75430。应该说,辽宁师范大学的这两个非师范类专业对浙江省考生的吸引力还能说得过去。有话说按照常规,接下来应该看看辽宁师范大学的就业情况,但是几乎所有的师范大学的就业情况差不多,师范类的毕业生多数要参加教师招考,非师范类的也有一些参加教师招考,其余的要么继续学习深造,要么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要么自主择业。所以我们不再详细分析这所大学的就业情况,而是看看这所大学在全国高校当中的排名情况。软科高校排名机构给出的排名是153名,校友会给出的排名是185名,武书连给出的排名是206名。通过专业排名机构给出的排名看,辽宁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之中还属于上三路的,能够考上这所大学的考生,在普通班也是位于前三分之一的学生。您觉得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啥样的大学呢?欢迎留言和评论。
问达院系介绍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云南民族大学的教育学院师资力量如何?专业学习方向是哪些?整体实力怎么样?云南民族大学的教育学院师资力量如何?专业学习方向是哪些?整体实力怎么样? 添加评论 邀请回答 举报 分享1人已关注 添加评论 邀请回答 举报1关注者1个回答释青春 ~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云南民族大学的教育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 专业设置: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应用心理学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的前身是2004年成立的教育技术学院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006年10月在原教育技术学院基础上重组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资源建成教育学院。学院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三个二级学科专业,一个教育学专业硕士授权点。开办有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硕士研究生60人,本科生559人。成立以来,教育学院依托教育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突出民族教育和民族心理的特色和优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科研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为抓手,取得较好成绩。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和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励;教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地厅级项目2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五项,省级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在《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教育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等国际、国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EI/ISTP检索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20部。获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教学成果奖3项,其他教学类奖项50余项。开展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和财政部委托丽江永胜中学骨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项目以及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学院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9人,中级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15人(含3人在读),硕士17人,硕士以上学历占91.4%。根据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需要,下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小学教育四个教研室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全校服务的心理科学研究与咨询中心,还设有教育部民族教育中心“云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云南价值主义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教育、云南省教育研究学术工作站“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教育部重点人文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云南研究站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民族教育信息化”联合研究基地。定位与目标办学定位学院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强化服务民族地区办学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环境,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内涵式、精细化”的发展道路,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为核心,以优化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改革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力争教育学和心理学省内排名前列。办学定位在学院发展规划中的体现学院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学院发展目标逐渐明晰。学科建设方面。要汇集力量达成共识,牢牢树立“学科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学科的水平即是学院的水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统领我院的人才、科研等各项工作,努力推进教育学院学科建设上台阶、上水平。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带头作用。要紧紧抓住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切实解决好“为什么建、建什么、怎么建、建设的关键点”等长期困扰我院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彰显自身特色与优势。要梳理现有的学科梯队成员,按照学科领军人才、方向带头人和研究骨干三个层次进行分类。以学科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学科建设统领学院各项工作。要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增强学科建设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健全学科梯队。重视学科领军人才的作用。以引促建,采取柔性引进与全职引进相结合的,通过引进带动相应学科上水平上层次。重视学科人才团队的作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组合力量。重视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强化内部人才的培养。凝练学科方向。要认真梳理自身的研究方向,并对照省内乃至西南地区同类学科方向设置特点,科学论证,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按照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目标制定发展的具体规划。凝练出我院特有的学科方向,进一步彰显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方面。以职业与岗位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大力推进校地互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努力营造基于真实职业环境、真实案例和项目引领的教学环境。专业建设与课程方面。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尝试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路径和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卓越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试点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坚持教学为中心,加强本科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发展。师资队伍方面。针对目前学院专任教师队伍较为薄弱的现象,为有效支持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内培外聘,重点外引”的教师队伍建设原则,重点加强高水平教师、“双能型”教师和具有艺术教育背景的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职称、年龄、学历、专业等结构合理的教学和学术梯队,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高、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满足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争取老师规模达到50人。实验实训方面。补充现有的实验室情况,教学基本设施和实验实践教学条件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标准要求。强化图书资料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支撑学科专业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图书资料体系。大力推行微格教室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党建与学生工作方面。以实践育人模式为抓手,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和创业大讲堂。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培养目标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学术型和专业性硕士研究生教育,努力培育申报教育专业博士。争取2020年学院学生规模达1000人。专业建设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地方发展需要,申报建设1个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强化特色发展。申报省级特色专业1个。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努力提高本科教学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大力推进卓越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信息化引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加强微格教室等建设。学院各专业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有宽厚扎实的学识、有先进教育理念和仁爱之心,能够胜任多门主干课程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以及熟练的师范教育基本技能的全科小学教师以及能够在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借助我校在民族语言和非通用语种方面的教学科研特色和优势,要求至少掌握一门少数民族语言,能在各类小学教育机构从事“民汉”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并为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素养和相应教育教学技能,能够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在幼儿教育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科研型教师;能在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种儿童教育与康复机构、广播、电视、图书出版部门从事教育、科研、康复、宣传、培训、心理辅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一门少数民族语言,能在各类幼儿教育机构从事“民汉”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并为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提供合格生源。教育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信息应用、信息传播、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能力和媒体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组织、实施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培训的能力,能够服务于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大众传媒等领域,承担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系统的设计、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等工作的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人才。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健康体质、较高政治素养、高尚道德情操、较强敬业精神、良好心理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运用心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能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司法、行政管理、医疗保健等部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人才中心地位及保障措施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学院将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纳入党政联席会研究,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每年召开1次总结工作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风学风校风建设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教授、副教授优先为本科生授课,学院领导深入教学一线课堂按规定学时的听课看课。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工作,完善教学指导和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学院经费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建立了教学经费和教学资源保障机制。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学院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院围绕自身学科建设的实际,设定目标,凝练方向、突出重点,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学与心理学科在边疆多民族地区中的优势,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基本形成了具有自身学科优势,又突出地方性、民族性、边疆性特色的科研方向及团队: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民族心理研究、跨境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为各级提供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显著提升。各专业先后培养本科学生近500人、毕业硕士生近100人,就业率名列前茅;努力建设学科项目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民族教育信息化”联合研究基地、教育部民教中心“云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人文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云南研究站、“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云南省教育研究重点学术工作站、云南价值主义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及人才培养平台;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先后与昆明教育电视台、民大附小、民族中学、五华监狱合作建立4个校级教学实践基地,此外,学院依据自身学科优势,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向社会开门办学,为社会培养人才,2014年学院成为“国培”和“省培”承担单位,主要面向我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一线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学院科研工作及教改科研项目又上新台阶。产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地厅级项目3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云南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在《教育科学》、《民族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心理学报》等国际、国内知名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EI/ISTP检索论文10余篇。出版/参编著作20余部;获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教学成果奖3项,其他教学类奖项50余项。学院师资队伍规模和结构明显改善。学院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16人,占50%;14人(4人在读)具有博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教师共29人,占90.63%;硕导21人,院内14名,院外7名。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院党政领导对人才培养工作高度重视。成立内设机构教学管理办公室,配备专门人员,保障良好工作条件和人员待遇,稳定教学督导人员队伍。每年初学院都要在广泛征求一线教师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意见基础上制订专项工作计划,全年严格执行计划,年终认真总结,疏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和具体落实措施。学院全体院领导参加,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参加,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学院不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青年老师试讲、领导同行听课、教师学生评课等,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办学评价体系不尽完善,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和政策还有待深入人心;高水平教学建设平台不足;实践教学资金不足,面向全院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有待建设。对策: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确定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制定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有关政策,研究教学质量相关问题和质量保障措施,总结有关教学管理活动的理论和经验,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强化思想引领。开展教育学院转型发展思想的讨论,将教职工的思想观念统一到学院发展上来,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强化制度规范。结合教育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修订党政管理制度、目标考核管理制度、教学科研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从学院发展出发,强化过程管理,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职工提供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努力做好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系列实训室建设,增建教师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训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奠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加强合作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开放办学之路,建立合作教育平台,联动办学。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系,引智办学,引力育人,全面推展企事业单位全程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质量评估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联合培养应用型高质量人才。 ~欢迎大家来我们云南民族大学读书,我们教育学院的同学个个都很热情的偶 ~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云南民族大学的教育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 专业设置: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应用心理学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的前身是2004年成立的教育技术学院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006年10月在原教育技术学院基础上重组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资源建成教育学院。学院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三个二级学科专业,一个教育学专业硕士授权点。开办有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硕士研究生60人,本科生559人。成立以来,教育学院依托教育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突出民族教育和民族心理的特色和优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科研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为抓手,取得较好成绩。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和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励;教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地厅级项目2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五项,省级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在《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教育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等国际、国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EI/ISTP检索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20部。获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教学成果奖3项,其他教学类奖项50余项。开展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和财政部委托丽江永胜中学骨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项目以及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学院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9人,中级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15人(含3人在读),硕士17人,硕士以上学历占91.4%。根据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需要,下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小学教育四个教研室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全校服务的心理科学研究与咨询中心,还设有教育部民族教育中心“云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云南价值主义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教育、云南省教育研究学术工作站“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教育部重点人文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云南研究站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民族教育信息化”联合研究基地。定位与目标办学定位学院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强化服务民族地区办学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环境,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内涵式、精细化”的发展道路,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为核心,以优化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改革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力争教育学和心理学省内排名前列。办学定位在学院发展规划中的体现学院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学院发展目标逐渐明晰。学科建设方面。要汇集力量达成共识,牢牢树立“学科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学科的水平即是学院的水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统领我院的人才、科研等各项工作,努力推进教育学院学科建设上台阶、上水平。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带头作用。要紧紧抓住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切实解决好“为什么建、建什么、怎么建、建设的关键点”等长期困扰我院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彰显自身特色与优势。要梳理现有的学科梯队成员,按照学科领军人才、方向带头人和研究骨干三个层次进行分类。以学科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学科建设统领学院各项工作。要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增强学科建设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健全学科梯队。重视学科领军人才的作用。以引促建,采取柔性引进与全职引进相结合的,通过引进带动相应学科上水平上层次。重视学科人才团队的作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组合力量。重视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强化内部人才的培养。凝练学科方向。要认真梳理自身的研究方向,并对照省内乃至西南地区同类学科方向设置特点,科学论证,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按照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目标制定发展的具体规划。凝练出我院特有的学科方向,进一步彰显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方面。以职业与岗位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大力推进校地互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努力营造基于真实职业环境、真实案例和项目引领的教学环境。专业建设与课程方面。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尝试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路径和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卓越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试点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坚持教学为中心,加强本科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发展。师资队伍方面。针对目前学院专任教师队伍较为薄弱的现象,为有效支持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内培外聘,重点外引”的教师队伍建设原则,重点加强高水平教师、“双能型”教师和具有艺术教育背景的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职称、年龄、学历、专业等结构合理的教学和学术梯队,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高、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满足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争取老师规模达到50人。实验实训方面。补充现有的实验室情况,教学基本设施和实验实践教学条件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标准要求。强化图书资料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支撑学科专业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图书资料体系。大力推行微格教室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党建与学生工作方面。以实践育人模式为抓手,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和创业大讲堂。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培养目标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学术型和专业性硕士研究生教育,努力培育申报教育专业博士。争取2020年学院学生规模达1000人。专业建设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地方发展需要,申报建设1个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强化特色发展。申报省级特色专业1个。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努力提高本科教学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大力推进卓越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信息化引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加强微格教室等建设。学院各专业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有宽厚扎实的学识、有先进教育理念和仁爱之心,能够胜任多门主干课程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以及熟练的师范教育基本技能的全科小学教师以及能够在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借助我校在民族语言和非通用语种方面的教学科研特色和优势,要求至少掌握一门少数民族语言,能在各类小学教育机构从事“民汉”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并为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素养和相应教育教学技能,能够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在幼儿教育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科研型教师;能在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种儿童教育与康复机构、广播、电视、图书出版部门从事教育、科研、康复、宣传、培训、心理辅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一门少数民族语言,能在各类幼儿教育机构从事“民汉”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并为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提供合格生源。教育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信息应用、信息传播、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能力和媒体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组织、实施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培训的能力,能够服务于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大众传媒等领域,承担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系统的设计、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等工作的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人才。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健康体质、较高政治素养、高尚道德情操、较强敬业精神、良好心理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运用心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能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司法、行政管理、医疗保健等部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人才中心地位及保障措施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学院将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纳入党政联席会研究,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每年召开1次总结工作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风学风校风建设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教授、副教授优先为本科生授课,学院领导深入教学一线课堂按规定学时的听课看课。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工作,完善教学指导和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学院经费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建立了教学经费和教学资源保障机制。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学院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院围绕自身学科建设的实际,设定目标,凝练方向、突出重点,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学与心理学科在边疆多民族地区中的优势,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基本形成了具有自身学科优势,又突出地方性、民族性、边疆性特色的科研方向及团队: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民族心理研究、跨境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为各级提供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显著提升。各专业先后培养本科学生近500人、毕业硕士生近100人,就业率名列前茅;努力建设学科项目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民族教育信息化”联合研究基地、教育部民教中心“云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人文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云南研究站、“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云南省教育研究重点学术工作站、云南价值主义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及人才培养平台;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先后与昆明教育电视台、民大附小、民族中学、五华监狱合作建立4个校级教学实践基地,此外,学院依据自身学科优势,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向社会开门办学,为社会培养人才,2014年学院成为“国培”和“省培”承担单位,主要面向我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一线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学院科研工作及教改科研项目又上新台阶。产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地厅级项目3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云南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在《教育科学》、《民族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心理学报》等国际、国内知名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EI/ISTP检索论文10余篇。出版/参编著作20余部;获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教学成果奖3项,其他教学类奖项50余项。学院师资队伍规模和结构明显改善。学院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16人,占50%;14人(4人在读)具有博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教师共29人,占90.63%;硕导21人,院内14名,院外7名。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院党政领导对人才培养工作高度重视。成立内设机构教学管理办公室,配备专门人员,保障良好工作条件和人员待遇,稳定教学督导人员队伍。每年初学院都要在广泛征求一线教师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意见基础上制订专项工作计划,全年严格执行计划,年终认真总结,疏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和具体落实措施。学院全体院领导参加,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参加,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学院不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青年老师试讲、领导同行听课、教师学生评课等,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办学评价体系不尽完善,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和政策还有待深入人心;高水平教学建设平台不足;实践教学资金不足,面向全院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有待建设。对策: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确定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制定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有关政策,研究教学质量相关问题和质量保障措施,总结有关教学管理活动的理论和经验,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强化思想引领。开展教育学院转型发展思想的讨论,将教职工的思想观念统一到学院发展上来,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强化制度规范。结合教育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修订党政管理制度、目标考核管理制度、教学科研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从学院发展出发,强化过程管理,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职工提供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努力做好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系列实训室建设,增建教师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训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奠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加强合作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开放办学之路,建立合作教育平台,联动办学。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系,引智办学,引力育人,全面推展企事业单位全程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质量评估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联合培养应用型高质量人才。 ~欢迎大家来我们云南民族大学读书,我们教育学院的同学个个都很热情的偶 阅读更多更新于 2021-12-09 模拟志愿填报 0 添加评论 收藏 举报相关问题云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云南大学云南工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云南工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云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