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解惑!微笑型抑郁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诊断类别,它是一种非典型抑郁的表现形式,(在他人面前表现的很开心,内心却承受着抑郁的症状)。这种新型抑郁倾向大多由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责任的需要,他们在白天大多数时间都是面带微笑,而这种微笑并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成为情绪的抑郁。这种习惯性微笑表情并不能消除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压力、烦恼、只会让他们把忧郁和痛苦越积越深,甚至连本人都难以发觉自己已经出现了抑郁的症状。很多的家属和好友更是在在他们出现异常行为或者时,感到非常的难以相信和震惊。1.期待抑郁可以自己消失2.也害怕被认为软弱3.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微笑抑郁的笑容是种防御机制,是非常危险的表达抑制的情绪管理。1.性格内向的人,当别人问起,你还好吗?他只能回答出,我没事,都挺好的。2.幽默的人,这样的人给自己套上了一个无形的标签,我就是乐观幽默的代言人,我不可能有那种软弱。3.完美主义者,在他的字典里就没有过失败,只能是成功。如果您是一位微笑抑郁的人,最大的困难就是承认自己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请您一定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识别出自己的情绪问题,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微笑抑郁者的家人或者朋友,一定不要强迫他们说出自己的情况,我们要支持他们,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让他们知道你会尊重他们的感受,给他们提供支持,并永远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帮助。希望我回答能够帮助深受疾病困扰的人们带来一些帮助,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微笑抑郁,及时发现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摆脱痛苦,享受美好生活!
感谢邀请。朋友,您可能得抑郁症了,不要紧的。我曾经是抑郁症患者,厉害的时候听医嘱,吃药。好了后,就可以撤药。这药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你每天坚持吃药,是吃不好。还有一个就是尽量接手,做手工活的任务。手上一忙劳动着,大脑就不会胡思乱想,这样做的话,抑郁症很快就会好的。祝您好运。
我是从抑郁中走出来的,有发言权。高中毕业哪会儿,也是从农村搬到矿区和父亲团聚的时候。按说应该高兴才对,可是父亲每天的数落,还有我刚出生社会的不适应以及对工作的不满意,造成我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经常有不想活的想法,跳楼,卧轨没有勇气,那时候没有煤气,如果有估计我也不会有今天了。最后选择安眠药,第一次去药店买药人家只卖给20颗,于是我有了经验,隔了几天到另一个药店编了谎话,卖给我一瓶(100颗),我拿回家小心藏好,等实在不想坚持活下去的时候服下。有一天午饭后,父亲骂了我脏话,让我彻底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勇气,母亲正好不在家,我趁父亲午休的时候,偷偷把写了七八年的日记本(每天写,白纸十六开摞起来够一尺多厚),拿出楼道烧了,然后穿戴整齐,把一整瓶药喝了,正准备喝那20颗的时候,父亲坐起来了,我装着若无其事的赶紧躺下装睡,把剩下的药压在枕头下,准备等父亲出去再喝掉。至始至终大脑一片空白,没有只言片语相对任何人说。很快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第二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没死,伤心的大哭,哭后摇摇晃晃走出楼道走向药店,卖药人说,你爸安顿了不让卖给你……我彻底绝望了,连死都怎么都这么难啊?我又走向了上班的工厂—养鸡场……从那以后,我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再也没有过轻生的想法,而且为当时不负责任的做法感到后悔,并且继续努力学习,不久我就到了办公室工作。后来结婚有了女儿一直到现在,感冒咳嗽我都积极配合医生赶紧治疗,就怕不小心死掉。
全世界有3亿多抑郁症患者,如果你是想“无为而治”,什么都不做,让病自然痊愈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但很多人,其实正在或一直陷入这种“无为”的状态中。 如果你问,单纯吃药,能否彻底恢复得病前的状态。那我告诉你,也是不可能的。只要了解抑郁药的治疗思路就知道,这些药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标也治不了。看到很多人举例说糖尿病缺少胰岛素,补充胰岛素就可以了,抑郁症缺少神经递质,所以补充神经递质就行了。事实上,这个思路是不行的。为什么呢?因为神经递质是神经元分泌的,缺少神经递质,是神经元出问题,而大脑的各种功能是由神经元来完成的,而神经递质只不过是其一系列功能中的一环。而即使是神经递质的作用,也要由神经元来完成的。不像胰岛素的功能可以不经胰岛而完成。 很多内科疾病,你想彻底治愈,都是需要身体自身的系统调整,才能做到的。抑郁症即是如此。 我于1998年得抑郁症,走过无数弯路,经过20年调整,最终彻底走出来。我的彻底走出来的标准是什么呢?情绪、心境、躯体症状等问题彻底消失,记忆、思维、社交等能力得到恢复。曾经在我身上的各种症状及其变化,恢复节点,各种细节,我都能说得清清楚楚。对病的认识和经历,足以写一本书。而就我自己的标准及恢复的经历来看,纵观全网,全世界也只有我一个人真正彻底走出来。而就像历史上很多事情一样,只要有一个人成功突围,就会有更多人循着其路径跟着突围。让更多人突围,就是我要做的事。我之前也做了一点尝试。但我意识到,这件事情,由下而上去做,很难让更多人受益。只有由上而下去做,才能让更多人受益。我下面会讲一些调整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多多转发宣传。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合大家之力,才能把这件事做好。不然,只有我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纵使有天大的热情,也燃烧不了多久。之前常有某某得抑郁症而自弃的事件疯传全网,但如果真正能调整抑郁症的方法却沉寂于此,恐怕他日还会有更多关于抑郁症不幸的消息疯传网络。同时,也会让大家对抑郁症多一分误解,也会使普通人对抑郁者心生无形的疏离感。 我做我能做的事情,剩下的,就交给诸位了。下面我来说说我的调整方法。 一、调整睡眠 抑郁症首先要调整睡眠问题。那么,睡眠怎么调整呢?1、放松;2、保持严格的作息规律;3、不睡眠时不沾床;4、晚上睡眠时间,即使睡不着,也要躺着放空大脑,虽然这样很难,但也比不睡好很多。 234,其实是自我要求,虽然对抑郁症者来说,这也很难,即使是正常人有时也难做到。但只要想走出来,就必须这样做。这种自我约束就好像是推石上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当然,难的还是放松。如果我之前没有发现这个放松的方法,我永远也不可能走出来。经过多年的思考,我对放松的理解是这样的:放松,是恢复的过程。真正的放松,是身体在充电和修复,是一系列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的过程。 抑郁者需要放松的,是整个神经系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晚上要能正常入睡,则须放松当天的精神疲劳。所谓的睡觉时的胡思乱想,就是需要放松才能解决的。我放松的具体操作是:通过身体的一系列动作,利用C3-C8脊神经去刺激大脑神经,使大脑得到放松。 我于2003年无意中发现这个方法,刚开始也只是因为觉得这样做,身体和大脑比较放松,所以就经常有意无意地去重复做这一系列动作。多年后,才发现只有这个方法才真正有用,虽然效率不够高,但却真的行之有效。这一系列动作,重复了超过15年,后来几乎每天都做,一天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七八个小时,都在重复做这一系列动作。旦旦而为之,终亦至千里。 刚开始用这个方法调整时,可能只是觉得比较放松。后来每次用这个方法时,都会感觉身体和大脑有相应的神经在响应。而每当有响应时,我隐隐感觉那是放松的信号。后来确认的确如此。这十几年来,身体和大脑各个时期的放松区域的先后顺序我都一一记得。 这个放松方法不但抑郁者可用,失眠者,颈椎问题(紧张),神经衰弱,甚至学习过于紧张的学生,也同样适用。二、加强饮食 我以前一直不注意饮食,在得病十年之后,才突然意识到饮食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学了耗散结构理论之后。 抑郁症的恢复,换句话说,就是恢复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这需要一系列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而饮食是这一切的基础。也不需要什么山珍海味,三餐均衡,营养丰富即可。 不赘言。三、运动 经常看到网上说,运动可治愈抑郁症。以前我也曾寄望于通过运动来彻底治愈抑郁症。跑步,游泳都试过。但却一点变化也没有。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后来我想明白了。 运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可以给大脑输送更多的营养。但这对治愈抑郁症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运动之后,身体需要恢复,而首先恢复的是运动时消耗的肌肉和组织。而不会有更多的营养特意流向你所需要的地方。 当然,运动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你要真正从抑郁症中走出来,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没有身体,一切皆无。好身体是走出来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和运动。 四、用脑 抑郁症患者很难用脑,但要真正走出来,却又需要用脑。这是一个矛盾,只有解决这个矛盾,才能真正破局。 其实我们都听过,大脑越用越灵活,不用的神经元凋亡得早。为什么呢?因为你用了,就会有更多营养流经它,去滋养它。牙齿杀了神经后,就会变脆,为什么呢?因为杀了神经后,就得不到营养的滋养。通过这个,我认识到一点:神经不到,营养难到。那怎样让营养流到所要的地方呢?对于大脑而言,我们多用脑,其实就是在引导能量流和物质流。前面所说的放松方法和这里的用脑,可以起到靶向作用,让营养更多地流向我们所需要的神经上。 用脑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用脑后,大脑兴奋,晚上很难入睡。这一点和难以用脑一样,都可以用前面所说的放松方法来解决。先放松大脑,放松后便可用脑,用脑后,再行放松,晚上便可较好入睡。 上面四点,形成一个正反馈机制,开始量的积累,神经元一点一点放松,当绝大多数神经元得到恢复后,形成一种协同作用,就会引起质变。 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我的恢复过程中,最初几年根本就用不了脑,行事全凭直觉。然后有十年时间,一天只能用脑两小时,剩下时间就要用来恢复这两小时用脑所造成的疲劳。接着,一天可以用脑3小时、4小时……直到8小时、10小时。用脑8小时或10小时后,需要第二天用很长时间调整,才能真正放松。这个过程又经过三四年。然后用脑8小时,只经过饮食及晚上的睡眠,不用特意花时间去调整,就可以完全放松。整个神经系统恢复到以前的活力,也恢复了以前的恢复能力。这是我一直追求的恢复目标,经过二十年才真正达成。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看似很难,但耗散结构理论试图在解释这一进程。抑郁症的恢复,似乎也很难,但耗散结构理论可以为之指明方向。也许我的认识不是绝对真理,但我相信,到目前为止,绝对是最接近真理的。因为这背后站着一位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痊愈者。二十年煎熬,化作数千言。谁解其中意,谁能步其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