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大多是追求完美,上进心强,虚荣心也强,心理比较敏感。
当下社会节奏特别快,讯息万变,同时信息传递迅速,社会现实残酷,所有人都压力大。
抑郁首先来源于长期压力造成的,有心理错误认识方面的,也有实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不管哪方面的原因只要造成一个人长期痛苦失眠极度焦虑,这里长期最起码一个月以上,并且造成心悸心慌,那么你就是抑郁症患者了,除非你就是个傻瓜!因为现实中有一部分人永远不会抑郁的,那就是弱智或者傻瓜。
为什么一大部分人不会得抑郁症呢?很简单,就是因为许多压力都是短暂的,同时许多压力不是很大不会造成过度焦虑。这里不排除每个人承受的心理压力不同。但是不管你承受压力有多大,只要压力够大,你任然有抑郁的风险。
第一点,我们就说一下高发人群。多见于长期处于学业,工作繁重导致的焦虑烦躁状态而无法得到有效疏导排解的学生,工作者群体。并且发病年龄渐趋低龄化,这也和当前教育制度的应试教育措施以及题海战术策略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点,来谈一谈抑郁症患者经常伴随的症状以及其它伴生的心理疾病。抑郁症患者经常对自我及其严格,所以他们一旦发现自身的瑕疵就会感到不适,进而对别人的眼光或评价感到不安,就会表现的非常敏感,一有涉及到他们的评价或言谈,就会引起他们的猜疑,加剧他们内心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极端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行为,就好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状态,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出现烦躁焦灼的状态。相应的,失眠症状也就随之而生了,这又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焦虑状态,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抑郁心理,出现兴趣乏乏,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的表现。这一连串的症状联系网络也就初步形成了。其实我们也可以知道,由于他们的自我高标准,他们也会时常为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自责甚至自我伤害,他们敏感的性质进而让他们觉得周围人也对他们失望,让他们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他们就会感到愤恨,他们的高标准高素养高要求又让他们无法做到恨别人,只能去恨自己的。这样反而会让他们产生消极厌世,憎恨别人的心理状态。这就容易表现为外部的狂躁,易怒,放纵等继发性症状,说到底还是因为跟自己较劲,不放过自己,过于看重曾经的一切。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向情感障碍(内在抑郁低沉失落,外在焦虑躁狂倾向)合并强迫症表现。
第三点,你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脾气阴晴不定,喜怒无常其实就是由他们喜好猜疑 ,对自己的严苛造成的。而他们其实也因此而难过,因此而痛苦自责,自己也是心理疾病的被影响者和受害者。所以我们都得过且过吧,得饶人处且饶人。况且,他比你想象的更痛苦。
第四点,我想给大家支支招。
如果怀疑自己出现了抑郁状态,一定要及时就医,告诉医生实情,尽早遏制住抑郁情绪肆无忌惮的蔓延。已经确诊了抑郁症的患者朋友,也不要过度紧张,让自己跟着心走,放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或多休息,这并不是不治之症。按照医生的医嘱服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坚持不懈,对自己要有信心,给自己积极的暗示,配合运动疗法如慢跑散步登山健身等,音乐治愈疗法,以及晒太阳沐日光浴等疗法就可以起到放松自我的功效。还有就是在治疗的同时,要远离令患者抑郁焦虑的负面环境。家人尽可能给予患者关怀备至的爱。
分两种类型:第一有男朋友,第二没有男朋友。
先说第一种,“哦哦”,你叫她帮忙拿快递、外卖或者其他东西,女生心里有点不甘情愿,你想想,女生出门一趟要捯饬化妆,捯饬衣服,就很麻烦。就算不捯饬吧,也会有小小的嫌弃。
“嗯嗯”,那就是女友在打王者农药或者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时间搭理你。简单明了,不想跟你说话。
“微笑表情”,就是你惹到她了,心情不好,也是不想跟你说话。当她发这个表情的时候,男性同胞们注意了。
第二种,“哦哦”,她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想终止这个话题。因人而异,但大部分也是话题不感兴趣,尬聊。
“嗯嗯”,多得是熟悉和认识的人常见聊天回复。没有太多的原因,出于礼貌吧。
“微笑表情”,和比较死党的朋友聊天。比如,遇到考试挂科、生活平常的倒霉事等,就会发出“微笑表情”,因为要笑着活下去。
在菩提树旁边的空地上,大众比丘们不顾炎热潮湿,照旧耐心地跏趺坐好,满怀期待的等待他们的老师释迦牟尼来上课。
昨天的课上地意犹未尽,释迦老师和阿难对话,讲了心在何处,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收获满满。要不是天气炎热,恨不得马上就要照此修习一番。
今天老师要来讲什么呢?比丘们心里非常期盼。
不一会,释迦老师照常缓缓步入会场,他一般来上课不讲排场,没有人在旁边列队拍掌,也没有聚光灯照相,更没有麦克风和显示屏在背后辅助。
但是他只要一走进来,这个地方就充满祥和平静的磁场。其实他不需要开口说话,已经是一堂课了。
释迦老师走进会场,也没有看大众,就在平日坐下的地方照常坐下。然后抬眼一看。释迦的眼神,比丘们看不到任何波澜,总是那么慈祥安静,却又像海一样的深邃,而且里面有一种力量,你一看过去,就好像整个人都融进他那个眼神里了。
他坐下停顿了大概半分钟。没有说话。比丘们有点好奇,内心都在嘀咕,咦,老师今天为什么不出声呢?
阿难内心想,老师是不是没有休息好?待会给他捶捶背
舍利弗心想,老师今天一定要讲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估计在做准备。
目犍连心想,老师是不是要准备放光动地玩个大的。
还有些比丘都在想各种各样的原因,是不是老师要等谁?
忽然之间,释迦举起手来,手上拈了一朵花,他把那朵花举起在胸前。微微地向大众示意。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就里。
“是不是老师今天要讲花的佛性呢?”有人这样想。
“是不是老师要讲花的微观世界呢,毕竟上次他还讲了一滴水有八万四千虫啊。”有人这样想,大家的想法纷纷芸芸,一时间虽然没人说话,但是那些念头啊,蜂拥而出。
释迦怎么能不知晓呢?他静静地看着众比丘,想看看有没有人懂他。
在大众比丘中,释迦的眼光和觉知很快落到了一位静默无念的尊者身上,那就是摩诃迦叶尊者,这位摩诃迦叶,正在会心微笑,他没有说什么,也没有顾左右,而是静默微笑,显然已经会意。
那一刹那,释迦的心已经契合了摩诃迦叶的心,两心相印,一切圆满,无需多言。
从此,摩诃迦叶成为了禅宗一祖。开启了这活泼智慧的禅修历史长卷。
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了一位如梦寺的扫地义工如梦大爷。
如梦大爷说:释迦FO举起花,便是真心。
如果眼观此花,反生杂念,当然不明就里,而迦叶尊者,能当下识取,不生多想。
为何不生多想可以当下识取,因他在知见上,已经到了圆融之境。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迦叶尊者眼观释迦举花,这就是当下之妙。
我问:大爷,为何说是当下之妙?
大爷说:举花者谁?被举者谁?举与被举,所举,尽在当下归元,皆不可得,于此再生一句话一个字,哪怕笑多一下,都是多余。严格来说,迦叶尊者那微笑,都是多余,当然,释迦为了测试大家,他笑一笑,也是应个景配合一下。这是两师徒在给大家一起上课。
释迦FO在《金刚经》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众比丘里,也就迦叶做到了这一点。无所住而生其心,并非不生其心,而是无所住。无所住,就是不粘滞,不攀附,不随着眼前之境的变化而动分别心。
举起那朵花,就是平凡之妙,举起一朵花是多么普通平凡的动作,那朵花也是如此平凡的事物,可是这样的动作,和吃饭洗脚穿衣睡觉一样,却恰恰表明一切是活脱脱的,非是死呆八板。
是妙明真心的显现,和其他一切万物万事的演变显现一样,这都是真心的妙明之用。
当下识取,便是菩提。什么是菩提?花是,举花是,花开是,花谢是,烦恼是,痛苦是,动静皆是,诸事诸境无不是。
你若认为高高在上发光的就是FO法真谛,其他乌七八糟的就看不上眼,那你就是未明了真心之妙用。因此你还在分别心里颠倒。
你若随顺接纳一切,不以境爱憎取舍,随观随认,随认随放,心能转境,那你就与真心相印。
释迦与迦叶,心心相印,印的是什么,印的就是这个共真心。这个真心不属于谁一个人,人人都有,共此一心。不在遥远他方极乐,不在三大阿僧祗劫,只在眼前当下,实相无相。
为何叫实相无相,色是空的显现,空是色的依托,色便是空空便是色,两个是一个,离开空没有了色,离开色也体悟不到空,实相是色,无相是空。如此而已。懂得了,不需要文字解释教条教导,就是大自在。
印心之后,本是无言,可是那个课堂上,老师在测验,学生必须也会意表示,所以一笑。
笑则疑云顿消,万籁俱寂。笑则是最好的回答和解释。
(本文观点乃一家之言,并无权威学术认定,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