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婚恋心理 > 恋爱心理

心理学 智力(儿童发展心理学谈谈如何开发幼儿智力)

儿童发展心理学谈谈如何开发幼儿智力

智育包括发展智力,掌握知识技能两方面。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地背,容易抑制学 生智力的发展,如果不从掌握知识技能和活动来发展力,搞什么单纯的智力训练,也 只能是一种训练的游戏,没丝毫的价值。

智力与智商的关系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智力”(Intelligence)一词可能是使用最广泛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对所谓聪明人和不太聪明的人所做的划分,也往往和智力挂起钩来.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一个人在学习、事业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是其智力高低所使然.尤其是本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A·比奈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以来,为了使智力的概念更客观,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智力测验研究,提出了智商(IQ)和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等概念.近一个世纪以来,智商的高低似乎成了能力的代名词,人们对智力测验也表现出一种既敬重又畏惧的心理.近几年来,心理学家们对智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一、智力就是人的一般能力吗
本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曾提出,智力由两个因素组成,一个是一般因素(generalfactor简称g),另一个是一系列特殊因素(specificfactors简称s).在斯皮尔曼看来,一般能力是形成一系列特殊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等)的驱动力,是智力的基础.此外他还相信人的一般能力主要是遗传的.从20年代到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用大量的实验研究批驳了斯皮尔曼的这种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是多种特殊因素的合成物,由七种独立的心理能力组成.它们是:言语能力、数字能力、空间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推论能力、字词流畅能力,史称“群因素论”.他由此开创的多因素分析方法,获得了国际心理学界的承认.
近几年来,关于智力、智商和一般能力关系问题的争论又重新激烈起来.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
1.智力就是人的一般能力.美国西瑞瑟夫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特曼博士最近指出:“一般能力代表着一个人从事复杂心理工作的能力,例如,抽象推理和运用类比的能力.”(注:“Monitor”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95.Jan.p.1.p.25.)在他看来,许多研究智力的人都把一般能力视为智力的基石.那么,人们何以如此看重一般能力呢?其主要科学依据来自智力测验.象测量智商的这类智力测验基本上反映的都是人的一般能力,而不是某一特殊领域的能力.一些新的研究还发现,测验的分数和教育成绩、工作成就及社会成功等与智力有关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最近,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T·布查德博士指出,赞成一般能力理论的人并不否认人类还有智商测验所无法测量的特殊心理能力,但他们仍然感到一般能力是人类智力中“最重要的和最有预言性的因素”.戴特曼也认为,“谁也不认为一般能力是推动我们一生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的确能说明大多数的变异”.这些心理学家坚持认为,我们虽然不能根据大脑中的神经生理变化确切地知道有哪些一般能力在起作用,但每个人的大脑都是在某种一般水平上发挥作用的,因此,智力测验完全能够说明人的一般心理活动情况.197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M·斯奈德曼和史密斯学院的S·罗斯曼博士用智力测验和专家评价方法对1000多位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作了问卷调查.他们得出结论认为:“总的说来,专家们对智力与能力倾向测验的效度和用途持积极态度.”“这些测验被认为是精确地测量了智力的那些最重要的成分”(注:“Monitor”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95.Jan.p.1.p.25.).
2.智力定义的新扩展.持这种观点的人反对把智力视为一般能力,他们相信智力是一种可以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结构.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R·斯腾伯格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待智力.他认为智力应该由三种主要成分构成:(1)总的成分(metacomponets);(2)操作成分(performancecomponents)和知识获得成分(knowledgeacquisitioncomponents).他说:“总的成分是用于计划监控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是用于执行某项任务的过程.知识获得成分是用于学习新信息的过程.”(注:R.J.Sternberg:(1985),BeyondIQ:ATriarchictheoryofhumanintelligence.N.Y.CambridgeUni.Press,p.99.)斯腾伯格把智力的这三种主要成分又进一步划分为一些子成分.例如,知识获得成分又包括三个子成分,即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结合和选择性比较.斯腾伯格的理论被称为智力三分理论,他认为智力应包括三种能力:(1)分析能力,主要指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实践能力,它能使人在一定环境中进行交往和联想;(3)创造性能力倾向,指能以新的来看待观念、完成任务和综合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斯腾伯格把他的三个主要成分之一的总成分用来解释斯皮尔曼的一般能力.在他看来,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是人的三种基本能力中的一种,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却被忽略了.实际上,决定智力的不是某一方面或这三个方面的强弱,而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最近,哈佛大学的H·加德纳博士对目前的智力测验提出了异议.他认为智力应包括七种成分:(1)语言学的;(2)逻辑数学的;(3)空间的;(4)音乐的;(5)身体运动的;(6)人际关系的(知道如何与人交往);(7)个人内部的(了解自我).而传统的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是前两种能力.因此,他强烈反对使用这种传统的智力测验.他虽然承认“智力测验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人在学校、工作等方面的成就,但它同时也经常产生破坏性的后果”(注:N.A.Sprinthall&R.C.Sprithall:(1987),Educationalpsychology:Adeveolpmentalapproach.AwardRecordsInc.p.386.).
之所以有这么多心理学家对智力测验提出异议,主要是由于智力概念的定义尚不明确所致.时至今日,心理学家们还没有给智力下一个一致的定义.在西方心理学,有人从理性哲学的观点出发,把智力定义为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人则从教育学的观点出发,把智力定义为人的学习能力,还有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智力定义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而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把智力定义为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实际上,这个定义也是比较狭窄的,因为它没有把人类行为的其它方面包括在智力的结构之内.正是由于智力概念的定义不明,引发了人们对智力、智商与能力关系的新争论.
二、“天才”不仅仅是高智商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把天才和高智商相联系,而且在教育中把学习成绩的特殊表现作为决定哪些儿童是天才的主要衡量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当“天才”儿童的同伴还没有掌握复杂的句子结构或演算技巧时,他们却早已出口成章或者加速了学习进度,甚至提前进入大学.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他们成为“天才”的呢?怎样才能最恰当地确认“天才”儿童,并且用最恰当的学校教育来加以管理呢?
从目前情况来看,有多少位研究天才儿童的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几乎就有多少种回答.“天才”是什么?在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家怎样给它下定义.从传统上讲,西方心理学家把“天才”视为“用智力测量或智商分数测得的较高于普通智力的同义词”(注:“Monitor”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95.Jan.p.1.p.25.).但自80年代后期以来,“天才”的定义也开始发生变化.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认识到,“天才”不仅仅是高智商,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特殊认知能力的儿童.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学院的L·H·斯万森博士是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者.他认为,一个儿童在某一领域(例如在语言方面)可能超过别人,但在其它领域(如数学或认知推理方面)可能并没有多少天赋.他还把这种观点同专家

智商的计算公式

智商计算公式为:

简述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教育启示在心理学的哪一张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教育改革的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
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教学观
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而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上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3)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有局限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也应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4)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学生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学习方法,所以,对每个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不合理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5)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

儿童智力发展三阶段谁提出的

皮亚杰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