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这种情况,是由于神经症导致的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也叫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它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烦躁焦虑,不愿见人,不想说话,悲观绝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看什么都不高兴,夜半惊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植物神经他是由交感神经跟副交感神经所构成。他不是以传导大脑神经指令为目的的。他掌握着性命攸关的生理功能,比如说心脏的搏动,呼吸,消化,血压,新陈代射。因为它不受意志的支配,所以叫植物神经,又称之为自经。
人体大多数内脏器官都同时分布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些内脏器官接受双重神经的支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例如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减慢。
那么焦虑症导致的植物神经失调,它会出现胸闷,憋气,窒息感,濒死感等心脏神经症,同时还会出现胃痛,胃胀,呕吐,腹泻等肠胃综合症。同时还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皮肤发麻,等千奇百怪的临床症状,中枢神经紊乱的特点是机体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即便病人去医院检查,他也检查不出明显的病因,病情却在反复和加重当中。
植物神经失调导致的大脑皮质内抑质下降,神经容易兴奋而难以入睡,或睡的不够深沉,容易惊醒,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眠,失眠以后,白天头晕脑胀,导致精神萎靡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到了晚上又担心失眠导致再次失眠。长期不愈的紧张情绪和焦虑啊,混乱啊,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严重的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造成一定的负担,这又加重了新的社会因素,使疾病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植物神经在调节我们躯体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媒介啊,医学上把这个媒介称之为神经递质,如果一个人长期抑郁寡欢,心情不好,总在现实中不如意,或者是工作,生活压力很大,长期处在一种应激状态下,我们这些神经递质就会很快的消耗掉。那么就会引起我们在一开始提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身体在这个时候开始大量释放应激激素,这样就引起了全身脏器的抑制或者亢奋,于是在躯体上的症状就出来了,担心会正常运行,被干扰时就会出现诸如心慌心跳,胸闷,气短,憋气,濒死感,血压升高等症状,当肠胃的正常功能被干扰的时候,各种消化问题,如腹胀,腹泻,反酸,恶心,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也就会出现了,当身体长期处于紧张,肌肉神经失调,导致的肌肉持续紧绷,那么它就会表现为腰酸,背痛,胸部,肌肉持续紧绷,她会,表现出,胸闷,胸痛,可能出现颈部痛,面部痛,关节痛。这都是植物神经紊乱,通过躯体不适的释放出来,最终完成了从心理到生理的一个转变过程。
那么如何改善植物神经紊乱症状?第一,临床上用谷维素或者维生素b1来平衡植物神经紊乱。谷维素还有抵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使心肌兴奋性降低,谷维素降脂作用,也可以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具有镇静抗惊厥的作用,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自发性的活动减少肌肉肌肉轻度松弛,对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状态,具有很好的镇静作用。
第二个就是加强体育锻炼哦,体育锻炼的话,它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使神经系统得到一个镇静,当然还可以分泌多巴胺,这也是神经递质的一种。
第三一个就是学会倾诉啊,植物神经紊乱的人可以通过倾诉的释放心中的困惑,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巧跟指导,有时候倾诉的时候,它会导致一种过度思维的问题,让自己沉浸于头脑思维里面会加重症状,则需要在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这个倾诉,我在意识疗法里面称之为情绪净心。
第四就是要学会自我心理疗愈,在意识疗法里面提到,焦虑是未来不安在头脑思维中不断被强化,你越是相信这种不安, 你就越是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你的思维开始泛化,任何事情都会让你跟这种焦虑联系起来,形成牢不可破的思维逻辑链,最后发展为强迫症,在成为心境障碍之前,抑郁症焦虑症都不过是情绪的描述,情绪是思维的副产品,头脑是工具,情绪会利用它,思维也会利用它,当然意识也会利用它, 当意识到了,情绪走了思维也就走了,这也是《了凡心疗愈》意识疗法的核心,我们知道《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因为知道自己中举了,高兴的疯了,这是头脑被高兴的情绪主宰了,没有意识到的结果,所以你必须通过提升你的意识, 然后拉回你的意识从身心合一,到知行合一的疗愈,最后到出离头脑安在当下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自我疗愈的意识觉知再到观照的三个步骤!
焦虑症(anxiety),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焦虑症可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两种。慢性焦虑又称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急性焦虑,也叫惊恐发作(panic attack)。焦虑症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人因为一件事无法解决,突然焦虑起来,这是正常的情绪焦虑(或称焦虑情绪)。但如果这种情绪焦虑长期得不到解决,则可能转化为病理性焦虑。这种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不断的激烈,患了焦虑症的人也在不断的攀升。
世界卫生组织曾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要求各国重视焦虑症的发展和蔓延。国际性的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约是7.1%到9.6%的人在他们的一生当中会得焦虑症。尤其是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这个群体当中,比如科研院所,教学机构,机关单位,管理层面等等职业当中的患者,患焦虑症的人数明显的有高于那些体力劳动者,焦虑症在女性当中的发病率,也是比男性要高的。
今年2月18日,由原国家(现国家卫健委)及科技部资助立项的“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项目有了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的首个覆盖全国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被刊发在了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精神病学》上。
本次分层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157个县区,抽取了38593户家庭。最终32552人完成了针对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等七类精神障碍的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成人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为16.57%。相当于在我国近14亿人口(成人11.4亿)中,约有1.8亿人,在一生中会得精神障碍。以抑郁症为主的心境障碍、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患病率7.6%,约8000万),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焦虑症已成为我国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精神障碍,成人终身患病率高达7.6%,多达8000万人。确实,现实中,各类焦虑症的患病人群在门诊表现上就很普遍。焦虑症状如果长期得不到处理,40%到50%的患者会出现抑郁症状,甚至发展为抑郁症,最后选择自伤的状态。近期的一些社会研究也显示,我国焦虑症患者有扩大的趋势,尤其在中青年群体中,这种现象比较严重一些。
焦虑症是疾病,这一点医学上有定论。过去我们认为,焦虑症只是心理障碍,而且很多病患在获悉自己患病后,也会认为只要散散心就可以了。这是错误的,这种认识也是导致很多悲剧的原因之一。焦虑症需要“精神治疗”与“药物治疗”双管齐下才行。以焦虑症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是一种慢性病,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时间一般比较长。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的时候,只是大多数人会自我消解,如果很多东西放不下,症状就会持续甚至向严重方向发展。只有正确认识焦虑症,我们才能趋利避害,找到正确的解决之道。
确实有这样一些人,平时总觉得自己得了大病,浑身不舒服,到处检查,这类人的数量还不少。
原因是,这类人比较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平时就是患得患失,嘀嘀咕咕,网络发达,可以收到很多消息,包括负性的,如有多少人得了什么病,谁谁癌症去世,谁谁心脏病发作死亡等,让这些敏感的更加焦虑,由于焦虑比较高,会导致身体内的植物神经紊乱,出现症状,常见的症状有胸闷气短,心慌心悸,尿频尿急,呼吸急促,浑身疼痛等,由于有症状,还很严重,就到处检查,但查不出问题,医生无论怎么解释,你是健康的,不用再查了,都难以相信,因为确实有症状,无缘无故的有症状。
这些人,基本都受过一些惊吓,由于受到刺激惊吓形成了条件反射,就是一种自动化思维,这种思维自己控制不住,这就是无缘无故有症状的原因。
如果明白这些原理,有症状的时候暗示自己是健康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还要培养自信,提升安全感。
这是几乎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的共同特点,一些没有心理疾病的人,担心个性极度敏感自卑,缺少安全感的人,也是这样的情绪认知模式。
在这些人的大脑里,有一些不合理认知,这都是在自己的经历中形成的,这些认知会让他焦虑,从小被否定,缺少安全感,就会经常感到不安,出现焦虑情绪。人在焦虑情绪推动下,进一步放大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放大发生的概率,在心理学,叫做焦虑情绪推动单向思维。
解决的方法还是从源头消除焦虑,找到不合理认知,条形修正,提升自信,优化个性,完善人格,思维对了,内心强大了,思维就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