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焦虑症特别难受怎么办?
的确,现在的焦虑很多时候已经不是我们所说的紧张、不安,更多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周身的不适。
对于焦虑症的难受,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发作。
其中急性发作又称惊恐发作。发作可表现为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口干,发作过后患者会对本次发作描述为一种“濒死感”,所以对于下一次的发作经常会感到恐惧。
虽然我们知道,这时一种焦虑,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患病群体会选择去往急诊科。
这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疾病发作时更多以“心前区不适为主”,导致患者误以为是心脏疾病;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精神科属于不被大众所接受的一个科室,任何人都不愿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
实际上,焦虑症属于精神科的神经症范畴,不同于我们传统理解的精神障碍,我们狭义理解的精神病人大多非疯即癫,专业上更多指的是重性精神疾病。
回头来再说慢性焦虑障碍。这类患者遇事紧张,冒汗、辗转反侧,总是感觉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严重时频繁去厕所。如果单单只是这么明显,相信大多人都能了解是焦虑,然而,很多患者以躯体不适的症状表现出来。我们可以从头部向下依次说起:包括头晕、头痛、喉咙的异物感、胸闷、心疼、四肢皮肤的麻木、烧灼或酸痒等等。
一,药物治疗:
对于焦虑障碍的治疗药物很多,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苯二氮卓类。其中,奥沙西泮抗焦虑作用最强,阿普唑仑抗惊恐发作的效果最好。氯硝西泮、西泮、艾司唑仑、等也有很好的抗焦虑作用。通常治疗满意后持续2-4周停药,以免产生依赖;
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最好联合其他非成瘾性药物,如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米氮平等抗抑郁药(大多数抗抑郁药物同样具有抗焦虑作用),除此还可以服用坦度螺酮或丁螺环酮;如伴随有心慌、血压高可合并应用。
二,在合理用药的同时,搭配心理治疗效果更好,最好再能配合规律的体育运动,以及乐观的心态、良好的人机关系等等,这些都是促使疾病康复的积极因素。
抑郁症和焦虑症确实有很多非常明显的躯体化症状,这其中也包括你说的头痛。可能有些人会问为什么抑郁和焦虑作用的情感问题会出现躯体上的症状表现?通俗的说,有时候我们的情感并不是很会表达,或者说难以用言语或者精神去表达,所以人们就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用自己的身体表达低落的情况,也就是我们说的躯体化的症状。
说到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最多见的一定是失眠,在整个抑郁症发病人群中可以占到65%。很多人的失眠由来已久,还曾服用过很多辅助睡眠的药物,但失眠情况的改善始终不理想,实际上就是因为患者的失眠并非原发失眠,而是继发于持续低落的情感,也可以说失眠本身就是常见的抑郁症状之一。
另外,常见的躯体化症状还包括: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周身不适感受,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循环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减退以及你提到的头痛。
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并不少见,实际上中老年人的抑郁症,往往首发症状不是情感低落,而是躯体化症状。当然,不得不承认,躯体化症状的发生发展,与个人文化,素质,教育程度等等很多素质因素息息相关。比如在东亚地区,中日韩有着相类似的文化起源——中华文化,所以文化中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也就有很多相类似的表现。比如中日韩三国,中老年抑郁症患者首发症状为躯体化症状的比例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和亚洲其它国家。
我们已经知道,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根源是情感,是持续低落的情感,那么了解了躯体症状的病因,想要缓解症状,当然要从病因下手。通过抑郁症药物改善低落的情感,逐渐缓解失眠,头痛等躯体化症状。
当然,如果躯体化症状比较顽固的,也可以选择对于躯体化症状治疗效果较好的盐酸度洛西汀或文拉法辛治疗,治疗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度洛西汀,可以说是公认的对躯体化症状治疗效果最好的抑郁药物。
当然,对于头痛等躯体化症状,认知行为治疗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只有让患者直到头痛的根源于器质性疾病无关,而是来源于低落的情感,改变患者原本的错误认知,就会改变患者的情感,进而改变头痛的行为。这也就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规则。
孤独,焦虑,不开心,完全来自于情绪,不要试图用其它来将它暂时忘记,人活着,就是不断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的知识贫瘠,想不通所遇到的问题,让情绪低落,封闭了自己。多读书,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多走走,看看自然世界的神奇。解决了自己心里的那些个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孤独是自我封闭,焦虑是对现状的不满意。
很多的时候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是无法表达清楚。心里明白,口上说不来,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反而感觉自己很委屈,明明是很好的建议,怎么就没有人理解呢?
久而久之,也就懒得去解释,去勾通。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人和人的交往中,总会有些事情,一时说不清楚,很多事是需要时间的,只要坚持不懈,总会说个清楚明白。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无确,简洁明了的表达出真实的事物,不能达成共识。这也没有什么,主要是自己的文化功底差,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无法阐述事物的主题思想,而导致了不认同,不理解。没什么,多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开拓视野,没有必要封闭自己。
不开心,是不是自己给自己发脾气,或者是和他人在斗气。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本就是一个整体,亲情友情爱情,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脾气,谁都会,不是你一个人有脾气,大家都会有脾气。“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不要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别人,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过错。是不是说了不该说的话,惹到了人家,人家在对你发脾气,闹情绪。有些事情说开了,大家都不会去计较,怕的就是谁也不说,让矛盾堆积,各存心思,导致矛盾加深。这样很不好,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不是一个人不开心,而是大家都不开心。所以说,有矛盾要及时化解,不要结怨。大家都希望快乐的生活,没有人愿意去呕气。“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和睦相处有什么不好的呢。
开心对生活,幸福快乐多。开心起来吧。愿天下人都能幸福美满的生活。
焦虑症要不要吃药这个问题,就类似与高血压要不要吃药,失眠睡不着要不要吃安眠药一样,其实,找到焦虑的根源,化解它,处理它,就没必要吃药。高血压的人,放下工作,放下,游山玩水,清心寡欲,过过慢生活也能降下来!而焦虑这个问题,有应激性的焦虑,就是找得到明确诱因的焦虑,还有一种是找不到诱因的焦虑,是一种广泛性焦虑,它的来源更早起期,持续时间更长久,危害更大,需要更专业的治疗。
有一种原因是婴儿早期在抚养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总是得不到及时回应和满足,或者时而满足时而不满足,每当有需求的时候,婴儿总是处在一种极度不安的状态,这种感觉持续体验之后,被内化在婴儿的潜意识里,形成一种焦虑型人格,成年以后,又会不自觉把自己置身在那种体验中不能自拔,这种现象在精神分析里面又称之为强迫性重复。想要解决,先要将潜意识意识化,然后一点点修通,这工作会很慢,如果不能接受它的慢,就吃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