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这段时间克服抑郁的办法: 第一,坚持早起,自律从早上开始,从行动开始,一天趟在床上,会加重抑郁,吃一份早餐,必须的。 第二,坚持一天两次的冥想,放点冥想音乐,想一想自己去过哪,哪里的风景最怡人,想想自己的孩子,天真的笑脸,想想自己的双亲,最感动的话语,最温馨的时刻。 第三,坚持一周只少三次的运行,一定要大汗淋漓,跑步一定要把自己跑的快要窒息,脑子里啥都不想,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喘息的声音为止。 第四,回家等汗干透,洗一个热水澡,拿艾草煮水泡脚。 第五,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重要的事说三遍。 第六,若是轻度抑郁,尽量别吃药,通过以上可以逐渐好转, 中重度则要就医 。 第七,以上是本人意见,请酌情考虑!
没有,而且你说的量表确定症状也是不存在的,量表只能量化你的症状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或者用来评定治疗之后的疗效,没有任何确诊意义,如果要判定自己症状表现的性质,必须精神科医生面诊通过详细的病史和细致的精神检查,才能给出你的疾病初步诊断。靠仪器诊断抑郁症、焦虑症是不可能的。抑郁症的诊断是怎么来的?每次有疑似抑郁症患者来诊,都要先从家属方面了解一下患者的病史,因为一些抑郁症患者的接触还是有些被动、退缩的,所以有些时候很难通过主动叙述的讲述完整的病史。了解详细病史后,根据病史内容,对患者进行精神检查,针对病史中可能存在的抑郁症状进行相关的询问,比如睡眠情况,比如社交情况,比如记忆力情况,比如注意力情况,比如反应能力情况,比如精力情况,比如体重变化情况,比如食欲变化情况,比如消极悲观的想法等等。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判断是否属于抑郁症状,然后再根据世卫组织的ICD-10国际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抑郁障碍(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的判断,看患者是否已经满足抑郁症诊断标准。目前医学对于抑郁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方面,遗传学方面, 和社会心理方面,任何一名抑郁症患者的起病,都可以在这三个最主要的方面找到变化。但生物方面和遗传学方面根据我们目前的科学水平是难以测量的,而社会心理方面的测量主要依靠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不过各州精神科量表都很难拍出患者主观性对量表准确性的影响,所以量表评定是没有诊断意义的,也就不能用来确定症状。也许在以后我们可以发明某些仪器,可以用以检测抑郁症。比如我们目前的脑ET可以检测大脑神经递质的多少,但准确性和稳定性还有待考证。起码目前,判断一个人的表现,是不是抑郁症,还是一定要到精神专科医疗机构,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通过详细病史和精神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