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我觉得强迫症和多重人格应该没什么关系。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点强迫症吧,特别是那些性格严谨、自律意识强、自我要求高、凡事追求完美的人可能表现的更为明显,严重的话应该也算是一种人格和心理障碍。其表现多是对事过分苛求,生活处事不太注重相互间的沟通,反复的重复同一无意义的动作过作业,比如刚刚擦过的物品再擦,物品一定要摆放在某一指定位置,出门总是觉得门没锁好等等。这可能与其工作性质、成长环境、个性或者遗传等因素有关。而多重人格呢可能是自己大片看多了,这个听起来就有点可怖,是心理疾病,具有超过一个的人格存在,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好几个灵魂”。很显然,就是个“总是担心门没锁或是有点洁癖”总不至于和什么“灵魂”扯上关系吧!
从临床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强迫症是一种比较棘手的心理问题,目前主流的对于强迫症的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森田疗法有一定的效果森田疗法主要针对的是轻度的强迫症来访者,核心主张是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知行为疗法则主张行为试验,通过系统的,认知和行为的改善来改变强迫症的病理性症状,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系统脱敏疗法,冲击性疗法,满贯疗法等。存在主义则认为强迫症与存在主义核心问题的死亡有关,(其他核心问题是自由,孤独和无意义)。精神分析流派则基本对强迫症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包括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客体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性心理学。)同样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都对强迫症效果一般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也对强迫症效果不好。整体而言,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有效的心理咨询学派都认为来访者需要自身对于目前的病理性症状承担责任,并为之付出行动和努力,单纯的依靠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想解决强迫症几乎是不可能的。
感谢邀请对于这个问题,有点个人浅见强迫症,可以说是在心理咨询中最难以治疗的心理疾病,目前主流的心理咨询流派中,认为认知疗法,对强迫症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一个就是森田疗法精神分析对于强迫症是为力的,精神分析讲的是潜意识的意识化,认为人能够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就可以改变。人格结构中的自我部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强迫症是自我能够意识到强迫行为的不适,但是又无力抵抗内心引起的焦虑,精神分析流派中,无论是经典精分,自我流派,自体流派,客体流派还是主体间流派,由于其治疗的核心相同,所以这几个流派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效果都不尽人意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同样也是讲无意识的,因此,对于强迫症的治疗也不太好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核心是认为人个人可以通过努力突破,自卑,跨越心理病症,因为其目的论,更看重于个人的努力,因此,个体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咨询临床上的效果都不太好森田疗法,核心是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同样要求个人努力,但相较而言,强迫症患者的意志力是比较低的,他们正是由于无力抵抗内心引起的焦虑,所以才会出现强迫行为,因此,森田良法对于症状程度比较轻的可能,治疗效果有一些,但对于教为重的,治疗效果也很一般,而轻度的强迫症虽然会引起来访者本身的一些焦虑,但是在整个的社会系统中,反而会受到他人的称赞,比如细心,精准等等认知疗法,认知疗法对于强迫症的核心实际是行为试验,阻断强迫行为,修正核心图式,改善强迫思维,行为试验也可以对强迫情绪即恐惧症有一定的效果,对于强迫症的行为试验一般都偏向于负强化,即惩罚性的手段,所以,其有效的结果会随着负强化手段的停止而随着时间消逝。有证据研究,认知疗法的有效保持时间大概为13周。此后,强迫症的强迫行为,强迫思维等又会发作,而治疗手段的行为试验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出现效果减弱。这也是认知行为疗法,后来被称为认知疗法的主要原因,行为对于心理病症的改善时限不尽人意此后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核心都是认为来访者本身是有能力做出改善的,而强迫症恰恰是来访者本身无力抵抗内心引起的焦虑,因此人本主主义,存在主义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效果也非常一般。目前主流的心理咨询流派,都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