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在春季的各类精神疾病中,抑郁症较为常见。春季人们的压力也比较大,春节后人们都怀着美好的愿望心理指导:需要建立好自信心,相信自己,才能今天比昨天进步。而这种自信,需要身边人的帮助,也需要助,同时还有自己的心理能量。
一般情绪低落不开心,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况,这不是抑郁症,但是当一次一次受打击,精神摧残,而造成精神崩溃而抑郁的,才是抑郁症,只是一般抑郁症患者不太愿意去医院治疗,怕被让歧视,其实抑郁症不是什么遗传病,他是被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心里和精神压抑太久抗不住了,就病了……
这得看患者的病情来说!
如果药物对症,药物拿住了病魔,而不是拿住了人,人可能症状消失大部分,这时,患者似乎感觉到春天来临。当然,不会持久。
如果药物对症,副作用很大,患者心理障碍减轻,躯体症状加重,春天似乎还是很遥远。
如果药物对症,患者爱上了体育活动,久而久之,免疫力增强,当一心投入爱好当中去,可能一时忘掉了自己的症状,春天似乎正在进行时……
不管怎样,患者总有好受的时候,尽管持续时间短暂,也有明媚的心情出现,也有蔚蓝海岸在心涯。
按时服药,适度锻炼身体,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春天有时会出现,而且让你享受。
不过,工作、生活和俗世太多,你不可能逃离,也离不开药物,所以,有坏心情也有好心情,记得一定按时服药,按时吃饭……做什么都有规律,这样,或许春天的景色会长些。
首先,精神病和抑郁症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精神病人是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的,活在自洽的世界,而抑郁症是自己能意识到自己有问题…
据说,精神病是很难根治,需要具有处方权的精神医师,进行治疗和药物控制,而抑郁症患者更多的是咨询心理咨询师,寻求解决方案。
至于病情为什么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
也许有如下原因:
健康的“自我意识”,对自我精神世界有一种控制与稳定性。根据外界的环境变化,会自我调剂,不会太多的受到干涉和影响。而精神病和抑郁症患者,因为对精神世界的调控差,或者不稳定,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情绪变化或者病情,体现出随季节的变化会变得比正常人更不稳定。
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做“季节性情感障碍”,说的就是以与特定季节有关的抑郁为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此病的特征是与季节有关,最常见是在秋冬季发生抑郁而在春夏季消失或转为轻躁狂,多呈双相型情感障碍,属于情感障碍的一个特殊亚型,有反复发作的趋势。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课题组曾撰写论文从“肝应春”理论探讨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很有趣,跟大家分享一下关键内容。
肝应春是“五脏应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脏应时”是指人体内在的脏腑生理机能与外界时辰季节变化具有同步相应性,反映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因此,“肝应春”核心思想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与春季的气候变化具有同步相应与协同变化的关系。
在春令时节,肝的疏泄功能增强就是适应季节气候变化的一种生理功能调节,此时的肝在五脏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春季,为了适应春季万物复苏,阳气升发的特点,人体的气血多向上、向外活动,此时肝的疏泄功能是增强的,而藏血功能则相对减弱,由于气血通调,其调节血量向上、向外的功能反而增强,这也正是应了“春生”之说。而在冬季,为了顺应冬季寒冷的气候,人体气血敛藏于体内以保持人体温暖,用以抵御寒冷,肝脏的疏泄功能则相对减弱,使人体的气血得以敛藏保存,正是应了“冬藏”之说。
肝调畅人体情志的功能同样具有在春季相对增强、而在冬季相对减弱的特点。在春令时节,肝调畅情志的功能相应增强,此时气血通调,气血的协调又是“心志”功能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因此,由于肝疏泄不及造成的情志病人在阳气生发的春季有治愈之机,其机理在于肝的病变,在春季得自然界少阳之气滋助,可逐渐好转。同时,“应”是适应、顺从,不偏不倚之意。即肝气在春令时节,疏泄功能是增强的,但也仅仅是相对其他季节有所增强而已,不是无节制的增强,而是增强得恰到好处,顺应了季节气候对人体阳气升发的基本要求,达到不偏不倚的“适度原则”。如果一旦矫枉过正,就会引起情绪高亢,情志躁狂,变生他病,故春季时也容易发生肝系统的病变。
中医认为:大凡因精神情志所致之疾病,无论是惊、是忧、是悲、是怒,从肝进行调治,皆可获满意效果。因此,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重视对肝的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在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方面至关重要。既然季节性情感障碍有在秋冬季抑郁高发,春夏季消失或转为轻躁狂的特点,结合肝在冬季疏泄功能减弱,春季疏泄功能增强的生理特点,在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可以针对性地在秋冬季增强肝的疏泄功能,给病人服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遥丸等方剂,调节情志,使阳气得以升发,有助于抑郁病人的好转;在春夏季节,肝的疏泄功能本身就有所增强,可以自然缓解抑郁病人的病情,此时只需防止肝的疏泄功能太过而引起轻狂躁即可。
欢迎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哈!
参考文献
[1]覃骊兰,马淑然,王庆国,赵燕,杨阳,陈玉萍,蒲晓田,肖遥.从“肝应春”理论探讨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03):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