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抑郁患者可以谢谢保持良好得心境:
一.帮助别人
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有个14天治愈计划”。一天,一个极度抑郁的妇女找到阿德勒。他告诉她:“如果你每天为别人做一件事,坚持14天,到时候你的抑郁症就会消失了。”
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现在想想当你帮助别人后是什么感觉?应该是心情很好。当我们在公交车上为别人让座时,或者给某个可怜的老人一些零钱时,心情是愉悦的!
所以如果有机会,多帮帮别人吧!
二.坚持兴趣,转移注意力
当你工作之余坚持兴趣爱好,不论是读书、写作、练字、养花种草、做手工等,都可以转移你注意力,让你不再思考抑郁之事。
前段时间有个报道,上海90后宝妈毛晚通过手工勾毛线走出了产后抑郁,而且和其他爱好者一起,为整个街道的栏杆织了毛衣!
坚持兴趣爱好,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旅游
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去个新的地方,开启新的心情,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哦!
当然如果抑郁严重的情况下看看医生,吃点药也是有必要的!
以上就是我对抵抗抑郁的建议,希望对你有用,也愿你保持好的心情,早日走出抑郁。
多巴胺是一种大脑神经的传导媒介。多巴胺能够让大脑产生以及感觉,会让我们感觉到兴奋喜悦。当然,如果多巴胺产生过多,就会使人上瘾,比如烟瘾、赌瘾、网瘾等,这些恶习的发生与多巴胺有非常大的联系。
日常生活中,多巴胺其实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物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多巴胺,我们人类就没有了爱情,亲情,没有社会责任感等人类特有的美好品质,但是,如果多巴胺产生的过多,也会让我们产生的,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毒瘾、烟瘾,网瘾、赌瘾等,这些恶习的产生和多巴胺都有不可脱离的关系。
巴胺含量分泌不足时,能够使得人体对于肌肉失去自然的控制能力,这样就会使得身体不自主的颤抖,走路打晃,行走不稳定现象,特别是帕金森病人身体就是内部多巴胺分泌减少,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多巴胺来控制帕金森病病人的病情。
多巴胺如果在人体内部分泌过多,就会是患者朋友出现过度的兴奋,经常抽烟的人身体内会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这些多巴胺能够使抽烟的人产生一种兴奋感,从而出现抽烟成瘾的现象,使得烟瘾难以戒掉,不过正是多巴胺这种特性,我们可以用来治疗精神抑郁。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多巴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大脑的兴奋度,能够提高人们的记忆能力,许多科学家们都致力于多巴胺的研究,希望可以研制出一些可以提高人们记忆力的药物,造福于人类,真心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多巴胺能够提高人的记忆能力,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多巴胺来治疗老年痴呆症。多巴胺可以用于治疗因为心肌梗塞或者是身体创伤导致的休克昏迷症状综。
另外某些大型的手术导致的休克现象,我们也可以使用多巴胺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朋友恢复记忆。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巴胺同样也是如此,有一些人在服用多巴胺之后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口疼痛等不舒服的症状,如果大量的服用多巴胺,也会引起心跳加快,心律失常的问题,所以服用多巴胺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帕金森治疗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切勿盲目就医
帕金森病是专业性比较强的疾病,因此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看病,尤其是前几次看病。这主要是为防止误诊。帕金森病不像其他疾病,通过实验室类似抽血检查一下就能得出结论。帕金森病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和随访。有的看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四处就医却始终不见好,就是这个原因。帕金森病非常容易被误诊,很容易被误诊为颈椎病、腰椎病、脑梗死等,如果频繁更换新的医生就诊,不利于大夫发现问题。
此外,成军群提醒服药后一定要给大夫反馈,这个反馈可能是有效,也可能是无效需要大夫调药。只有将自己的情况反馈给大夫,才有利于更好的治疗。有的病人就医心切,找这个医生开药吃几天,再另找那个医生开药吃几天,这不利于病情的康复。
2、必须遵嘱服药
帕金森病服药有特点——“规律”,一定要规律。这就要求病人必须遵嘱服药。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不能自己乱涨量。有的病人对自己很大方,找医生开了药,服药一段时间效果挺好,为了好的更快,就给自己加药,加药以后感觉不错,再给自己加药,这是不允许的。不管是调整用药的种类还是调整药量,都是非常专业的事情,必须由医生来调整。病友们千万不要凭自己的想象用药,不规律用药是衰退快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种病人,坚决不用药,这样也是不对的。实践证明,按照一定剂量规律用药的,治疗效果最好。
3、不要“跟随用药”
有的病友看到其他人用药后效果好,打听是什么药物,甚至“以身试药”,这是不可取的。虽然治疗的同为帕金森病,但是类型不同,用药自然也不同。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六类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金刚烷胺、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以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治疗用药也不同。让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医生努力的目标,也需要病友们的配合。
抑郁症是理解、被理解不到位出现的问题。
由于抑郁者超级敏感、追求完美,心力消耗非常大,所以抑郁者对被理解的渴望非常强烈,对被理解的鉴别能力超级高水准。(绝大多数好心人不具备理解抑郁者的能力)如果有好心人、好言相劝,很难走进抑郁者的心灵,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给抑郁者的心理做正功),反而会让抑郁者觉得不悦(适得其反)。甚至增加抑郁者对他人的惧怕和厌烦。增加抑郁者的焦虑心理。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如果无法避免与抑郁者打交道,多一些真心诚意,可以表达自己没有能力理解她,表达不是她不可以被理解,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限,请问理解。真心诚意的表达自己希望能够帮助到她的心意。
除此之外,尽量少说话,尽量多的花时间陪伴,多听她说,让她尽可能的将自己的委屈表达出来,坚信她是对的。这只是理想的状态,很难做到。也许您非常用心、努力不一定有预期的效果。
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没有对与错,只是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与抑郁者打交道常常有压抑的感觉,与抑郁症相处非常不容易,即使这样抑郁者也不一定满意,这也是抑郁者家属的难言之隐。抑郁者太痛苦了,被理解的需求太强烈了,作为闺蜜尽自己所能吧,做到问心无愧足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千万不要传达给抑郁症朋友这样一个讯息:“我这是为了你好!”
千万不要传达给抑郁症朋友这样一个讯息:“我这是为了你好!”
千万不要传达给抑郁症朋友这样一个讯息:“我这是为了你好!”
对于抑郁症,我们并不了解,甚至望文生义。但在我们身边确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是我们的伙伴、朋友、家人......他们深受此痛苦,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或许我们可以以另一种理解、关爱他们。
Depression is a common mental disorder.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live with depression. Many of these individuals and their families are afraid to talk about their struggles, and don't know where to turn for help. We may don't know much about depression, but we can always find a way to understand and love them.
—— 致我们所爱的人
to the people that we love
抑郁症就像放大镜,会放大一个人及其周边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个放大镜在抑郁症朋友手中,那还好,一切不过是一沉不变。但如果这个放大镜落在了朋友的手中,那抑郁症的放大作用可以说瞬间提升,达到Max级别。
这么说可能不好理解,那么咱们换成更好理解的真理句式。
“别跟抑郁症朋友说太多安慰人的‘好话’。”
我们根据这句“真理”,反推一下有哪些“条件句”。
1. “比起其他人你够幸福了,啥都不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2. “你再这样下去,我都快抑郁了!”
3. “真够矫情的,说到底,你就是太自私了!”
4. “这么好的天,别待在家里,出门走走跑跑就会好起来的!”
5. “人们说有才华的人,才得抑郁症,你该感到高兴!”
6. “就这点事有啥好痛苦的,我经历过更糟糕的事也都挺过来了!”
……
列举到这,我估计不少人应该理解我开头的“重说三”意义为何了吧。
我们根据条件1,来推理一下上文的“真理”。
解:
这大多出自朋友之口,也许他们希望患者能知足常乐,但这种劝慰效果欠佳。“幸福的家庭有着同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这是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名言,巧合的是他在晚年也遭受了重度抑郁症的折磨。每个人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感受也各异,因此,大多数人很难真正理解对方所经历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意味什么!经过严格训练和富有经验的职业咨询师或治疗师,虽有义务,有责任,并运用包括倾听,共情等多种技巧来帮助患者,试图感同身受,但依然有差距。普通人群就更难以理解抑郁症患者所经历的那种暗无天日般的悲惨境遇。此时,患者既没精力也毫无兴趣去关注别人,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在自己丧失的部分,并沉浸在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之中。
此刻,身旁的朋友只需尝试着询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答案:就真诚的问一句: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真的,估计很多人不信,但答案真的就这么简单。答主的朋友中就有一位抑郁症患者,Ta和家人的关系及其紧张,周末不上班时,据其父母讲Ta在家几乎是“静音”状态,从不参与家庭交流。有时候,一家人出去,他自己在家可以一直坐在书桌旁一言不发一整天,即便是天黑也不开灯。搞得他们家人回来时以为家里没人,进门看到他从书桌旁传来幽幽的目光,还被吓了一跳。那时候他们家人最爱对Ta说的一句话就是:“比起其他人你够幸福了,啥都不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对,就是这句,这也是为什么我将其放在第一的原因。作为朋友我在那件事之后问Ta当时是什么感受。
Ta说:我听到的那一刻脑子直接“嗡”了。什么也说不出来,哭也不少,笑也不是。感觉自己的存在是个麻烦。
当Ta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看到他眼角是噙着泪水的。“干嘛要这样折磨一个病人!”我在心里说。
然后,我抱着Ta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朋友突然身体僵了一下,然后整个人都仿佛融化了一样,将Ta身体的重量全部压在了我的胸口。我能感觉到Ta的心跳,那种有些急促的“砰砰声”。
现在在回念那一刻,我感觉朋友在那一刻终于感觉到了自己原来被关注,被爱着。
当然,我不是说Ta的家人不爱Ta的,是方法错了。是家人对Ta说了太多的“安慰人的‘好话’”。
所以:作为家属、朋友、爱人,照顾抑郁症患者需要耐心、爱心和恒心,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有时积极倾听和温暖呵护,比话语更有效。另外,单凭一己之力很难见效,需借助亲朋和医生的整体力量去完成。成效好坏也不能单靠我们,还要依靠患者的配合、耐心和领悟。以合理的心态对待疾病是患者本人的责任,也是他的一种生命体验。
爱虽然不能拯救世界,但却可以守护一个人的心。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