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产后抑郁症怎么缓解

产后抑郁症应从日常生活中减少和避免精神刺激、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进行调理和缓解。

1.日常调理:①要给产妇营造安心舒适的环境。②让产妇多学些育儿经验,让她感受到做母亲的快乐,帮助消除其焦虑感觉。③丈夫要加倍呵护体谅产妇。④产妇要适当地锻炼,尽量去锻炼身体产生一些快乐的元素。⑤产妇多看一些具有开导性的书籍,听放松的音乐,找适合的人倾诉,让情绪有一个出口。⑥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2.心理治疗:包括心理支持、咨询与社会干预等。通过心理咨询,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如婚姻关系紧张、想生男孩却生女孩、既往有精神障碍史等),为产褥期产妇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及社会支持,指导产妇对情绪和生活进行自我调节,尽量调整好家庭关系,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药物治疗:中重度产后抑郁症及心理治疗无效患者,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①SSRI类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常用的有盐酸帕罗西汀、盐酸舍曲林、盐酸氟西汀。②SNRI类 5-羟色胺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常用的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③三环类抗抑郁药,常用的有阿米替林等。所有药物都要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删减或添加。

本内容由北京回龙观医院 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李永刚审核

产后抑郁,这东西到底是因为女人本身性格敏

产妇或多或少都会有产后抑郁症状,只不过有的产妇能挺得过去,有的产妇挺不过去,造成自残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

产后抑郁最大的原因是生理因素,在妊娠后期,孕妈们体内的内分泌会产生变化。像雌激素黄体酮、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等,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在这个时候,孕妈们会有非常幸福愉悦的感觉。但是在生完宝宝之后,孕妈们体内的这些激素会迅速的下降,因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产后抑郁第二大原因是身心疲劳,尤其是睡眠不佳导致的精神崩溃。产妇除非不喂奶以及夜里别人照顾宝宝,否则必然会因频繁喂夜奶或挤奶导致睡眠不足。一个人睡眠不足的时候特别易怒,相信一般人都有类似体验。

其他原因还可能有与家人的关系处理不好、产妇性格要强、太追求完美等等。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刚生完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保护特别强烈,希望关于宝宝的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这样就容易与周围人产生矛盾。其实这种心理很好理解,雌性动物刚生完崽,都会变得很凶悍,放在人身上也是一样的。

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状的时候,丈夫的作用就变得特别重要了。丈夫作为“始作俑者”,或者说是与产妇关系最亲近的人,需接受产妇的不良情绪,时不时地开开玩笑,耐心地开导妻子。比如产妇生气的时候,把宝宝抱到跟前说:“你看我们的宝宝多漂亮多乖呀,看在宝宝的份上就别生气了……”。丈夫要全力保护好妻子和孩子这个小家,她们都是丈夫此时第一个要保护的对象,哪怕是自己父母,在这个非常时期,也要放在第二位。什么事先过了产褥期这个非常时期再说。

盆底疼痛是什么

慢性盆底疼痛最为常见的一种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painfulblad-dersyndrome/interstitialcystitis,PBS/IC)是一系列具有典型泌尿系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如盆腔、膀胱、尿道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超过3个月。

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ContinenceSociety,ICS)将其定义为:与膀胱充盈相关的耻骨上区疼痛,同时伴有其他泌尿系症状,如白天和夜间尿频,同时除外下尿路感染及其他病理改变的证据。

疼痛可能发生于或膀胱充盈时,可以向尿道、会阴、下腹部、骶部、大腿内侧放射,或发生尿后疼痛。男性可出现、和/或会疼痛以及痛。

大约70%PBS/IC患者在体检时可发现盆底肌肉紧张。在人群中有14%~19%曾患盆底痛。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青年人10%,中年人13%,年长者17%。

其发病隐匿,病因复杂,治疗棘手,治愈率低,病情反复无常,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慢性盆底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如导致患者性生活不适,甚至伴随着抑郁或焦虑的出现,无论什么病因,慢性盆底疼痛的影响程度至少可与心肌梗塞、心绞痛及克罗恩病相比,对心理的影响比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糖尿病更严重,患者长期承受经济,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近年来,由于其发病率的上升,慢性盆底疼痛已成为公共健康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迅速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因病机:通常情况下,盆底疼痛常以慢性症状为特征,不易找到确切的病因,对于病因复杂的慢性盆底疼痛患者,常需要泌尿科、妇科、消化科、精神科、疼痛科等相关科室协作诊断与治疗。

妇科因素:仅20%的盆底疼痛的病因是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粘连、子宫肌瘤、盆腔淤血综合征及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其相关手术治疗等。

非妇科因素:50%以上的患者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由于膀胱充盈时加重,而在排尿后缓解,包括间质性膀胱炎(PBS/IC)、神经源性疼痛等。

此外,,消化系统疾病,由于胃肠道痛觉弥散、定位不准确,许多盆底疼痛常与一些胃肠道混淆,神经源性疼痛,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心理因素等。

治疗:非手术治疗

1、饮食治疗避免辛辣、烟酒、咖啡、茶水、苏打水、碳酸饮料,避免酸性食物如浓缩果汁、番茄、柑橘以及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等,多饮水,多食含纤维多的食物,保持通畅。

2、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包括膀胱训练、定量饮水量等疗法治疗,长期尿频使膀胱的容量逐渐减小,膀胱的反射异常,定期排尿可使膀胱容量增大,减少膀胱的敏感性,达到缓减症状的目的。

3、药物疗法PBS/IC的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激素类药物、抗抑郁药物和心理调节药物。临床上常以缓解疼痛为主要治疗目的。

如果疼痛是神经性的,医生可能会运用神经阻滞疗法进行治疗。

4、膀胱灌注膀胱药物灌注是治疗PBS/IC的重要方法之一。膀胱药物灌注的机制是IC患者尿路上皮细胞存在功能失调,高浓度有效成分直接接触上皮细胞,当灌注时间较短时,膀胱壁对药物的吸收较少,对全身的影响小。

与口服药物相比,膀胱药物灌注具有膀胱内有效药物浓度高和对全身影响小的优点。膀胱内可以灌注一种或多种药物,常用的灌注药物有二甲亚砜、肝素、透明质酸、肉毒素A、卡介苗(BCG)和白介素类固醇等

5、中医治疗针灸治疗,汪氏“电针神经刺激疗法”等。

6、经皮穿刺交感神经阻滞法尿失禁及盆底重建诊治中心研注射发的一种创新疗法,通过药物刺激交感神经,从而有效阻遏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少交感神经冲动的发放,从源头上切断对不良信号的传送

7、电刺激神经调节术电刺激神经调节术(骶神经调节术、骶神经刺激、神经刺激疗法、经皮胫后神经刺激、经电刺激疗法)等是利用介入技术将低频电脉冲连续施加于特定骶神经,以此兴奋或抑制神经通路,调节异常的骶神经反射弧,进而影响并调节膀胱、尿道/门括约肌、盆底等骶神经支配靶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神经调节技术。

手术治疗:膀胱镜下水扩张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通过损伤膀胱的传入神经或牵张感受器达到减轻疼痛、增加膀胱容量的目的,近一半的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对膀胱容量减小的患者效果更理想。

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采用外科治疗,经尿道电切适合于溃疡型间质性膀胱炎,近期效果良好,但易复发,而膀胱扩大术、膀胱全切术创伤大,应慎重选择。

鉴于本病病因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治疗、联合用药的效果可能更好。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