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老人突然去世,儿女当作喜丧办,受到亲戚邻里指责实在不应该。我们福建泉州风俗都是把高龄老人丧事当喜丧办的,尤其是泉州晋江、石狮,一个高龄老人去世,少则好几十万,多的上千万花费,地区风俗不同,不能无理指责儿女。
老人家生前,只要儿女尽力孝顺,让老人家渡过一个幸福晚年。仙逝后只要儿女经济宽裕,想怎么办就怎么办都行,外人无权指责和蔑视。人生一世,潮起潮落生离死别本属正常,把老人的丧事办得风光不是更好吗?只要生前对老人尽责孝顺,死后风光办理都应尊重。
听同事说郑州去绿博园的路途两侧会有很多,好像是有商家在路边等着招揽客人,现在这个季节应该是大棚种植了,有大棚的地方也许就有草莓。
大概很多人熟悉《周公解梦》的解梦理论,据传说就是周公旦研究得出的这一理论。
西周时期的君、臣、崇尚天人合一思想,处理一些大事的时候经常占卜,遇到日蚀、月食、地震、大风、雷电等特殊情况时都要占卜一下吉凶,然后按照占卜的结果办事情,并不像我们现在一样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从史书了解到很多自然现象往往和君王、臣子、等联系起来的。譬如日蚀现象发生之时,往往代表着天子治理国家有亏损的方面,借此警告君主要好好的治理国家。
荧惑守心的天文现象,被称作战争、死亡的代名词,对君主和大臣都不利,往往采取一些措施躲避这些灾祸。汉成帝时期,自然灾害严重,出现了荧惑守心的天文现象,这说明治理天下的人出现了大的失误,于是汉成帝就逼死了任职多年的丞相翟方进,以消除这些天灾的威胁。(周公解梦形象图)
周公旦下葬这件事也和古代天然合一思想紧密相连。
周武王姬发将商朝灭亡之后的第二年就病死了,临终之际武王姬发睡不着觉,担心的事情非常多,他交代自己的四弟周公旦,要将国都迁移到伊水、洛水之间:
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丕愿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史记》
这是武王姬发勘察过多次洛邑的地理位置,相当好,周朝应该建都于此。我们看一看周公旦是这么做的呐?他请人占卜,建都此地有什么问题:
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史记.周本纪》)
洛邑这个地方经过占卜得到这样的信息,洛邑在周朝居于国家的中央,四方诸侯朝贡的距离都是差不多的。这里表明一个问题,利用洛邑作为都城,可以有效控制四方诸侯国。重点:周公旦是通过占卜定鼎洛邑的!(辅佐周成王的三位大臣,姜子牙是周成王的外祖父,周公旦是四叔、周召公也是叔叔,庶出)
《尚书.大传》记载总结了周公旦一生的功绩如下: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和召公共同辅佐未成年的周成王,周召公和周公旦立下了历史上第一块界碑——“立柱为界”,以“陕”这个地方为界限,以西归周召公管理,主要是农业发展,做好后勤和西部疆域的安全,现在“陕西省”得名就来自于此。以东归周公旦管理,有两大任务,营造洛邑新都,平定东部诸侯的叛乱。
经过六年的治理、平叛、建设,周朝逐渐稳定,第七年就将摄政王的职责卸下,归政周成王,成王已经到了从政的年龄了。
周公旦在位期间功劳很大,重新塑造了周朝,为鼎盛奠定了基础。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发出,称周公旦有不臣之心,归政之后自己跑到楚国避难。周成王辨析真假之后,召回了周公旦继续辅政。
周成王真正执政三年之后,周公旦病死了,临终之时要求将自己埋葬在周成王的墓葬身边。周成王已经迁都洛邑,称成周,他的墓葬肯定在新都附近建造。而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仍旧埋在原来的首都丰镐(陕西长安市区)附近。
周公旦的想法有三:第一希望死后陪葬在周成王身边继续辅佐他,周成王也乐见其成;第二,新的都城洛邑是周公旦亲自领导建设的,他也希望死后在新都附近安葬,毕竟是自己的功绩;第三,周公旦是周成王的四叔,但首先是周成王的臣子,然后才是长辈,这样的要求就是全君臣之道,至于亲情要排在其后了,这是一种儒家治国的理念传达。(古代人天人合一思想图,将自然现象融合到处理国家大政上来,往往和占卜、天象、恶劣天气联合起来处理现实的问题)
周公旦对周朝的贡献很大,对周成王的帮助自然也不在话下,既然要求陪葬在周成王身边,周成王也想有忠心的叔叔兼任大臣死后也能辅佐自己,护佑大周的天下,古代君主大都相信墓葬的风水学说的。
周成王既然答应了四叔周公旦的要求,于是在自己的陵寝附近找寻墓地下葬。不巧的是老天爷又叒出来作怪了,根据《书经》的记载:
周公死,成王欲葬之于成周,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人大恐。
周成王准备安葬周公旦在洛邑(又称成周)附近时,雷雨狂风大作,田地里的秧苗全部被风刮倒了,贴在地面上,很多大树被连根拔起,当时成周附近的老百姓都非常恐惧,都认为上天降下了什么惩罚。(周成王和周召公形象,周召公辅佐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
对于此等恶劣天气和周公旦的下葬联系起来了,周成王以及大臣肯定进行占卜,迷信而又相信天命的周成王面对占卜的结果也是无可奈何。
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
《史记》的记载就有些牵强附会了,说周成王不敢让周公旦称臣,明显的误导后人了。把自然天气现象应用到执政者处理国家大事上,也只有古人才这么愚昧!
【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表明三星堆文明与凉山彝族没有任何关系】
现有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表明,四川广汉三星堆文明的缔造者与夏代遗民有密切关系。夏朝灭亡以后,一部分夏人从河南洛阳南迁,途经南阳和襄阳,一直到达了湖北江陵,在当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与当地的土著渔猎部落融合,然后又溯长江而上,进入了四川成都平原,征服当地的土著氐羌部落,建立了三星堆文明和古蜀国。这一条漫长的迁徙道路之上,都留下了他们文明传播的足迹,目前从古文化遗址的考古中都有所发现。成都平原在距今五千多年以前,由于岷江泛滥,实际上是一片沼泽地,并没有人类居住和古文化遗址。距今四千多年以前,岷江的水患减缓,始有生活在岷江上游甘肃、青海地区的氐羌人沿江南下,进入成都平原,建立了一种较为原始的宝墩文化,这是成都平原上最早的一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三星堆文明就是在外来的夏朝遗民征服这种宝墩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三星堆文明中所发现的青铜立人像就是夏朝的建立者大禹,他手上所拿的应该是一个木制的治水工具,后来朽烂了。大禹的传说应该就是夏朝遗民进入成都平原以后传播给当地的氐羌土著的,自战国以后四川地区就长期流传禹是川北汶山(郡)羌人的说法,当地羌人还世代举行祭祀大禹的典礼,其实这应该就是古蜀人的遗俗,“禹生川北”不过是后世的附会之说。我们还需要指出的是,到现在为止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当中并没有发现任何文字,仅仅是发现了七个刻画符号。一些人大肆伪造三星堆文物,并在上面专门制作了凉山古彝文,以此来证明三星堆文明和古蜀国都是凉山彝族所建立的,这种做法是极其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根据现在对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的鉴定发现,三星堆青铜器并不是在成都平原上铸造的,而是在长江中游的湖北境内铸造成了部件,然后又才运到成都平原上来焊接的。铸造三星堆青铜器所用的铜矿石和锡矿石的产地都是在长江中下游,而不在四川境内,这个是可以用科学手段检测出来的。四川境内成都平原上的广汉三星堆文明和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古蜀国文明,根据近年来地下考古的新发现,这个文明体系自殷商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了古蜀国灭亡多年以后的汉朝时期,古蜀文明到了东汉时期才彻底融入于当时的中原文明。也就是说三星堆文明和古蜀人的后裔就是秦汉时期生活在成都平原上的四川人。
四川凉山彝族在封建社会被官书上称之为“猓猓”(注:读音luǒluǒ,现代汉语词典上将其注音为guǒguǒ,明显是搞错了)或猓猡、猓夷、凉山野夷、凉山生番,猓猓、猩猩、狒狒、狌狌在古代都是类人猿的意思,古代用猓猓来指四川凉山彝族是表明其文明程度极其低下,形同野人。国民党统治时期,认为“猓猓”一词含有民族歧视的色彩,下令将“猓猓”改写成“倮倮”二字,而四川民间一般称呼凉山彝族为“夷教”或“蛮子”。 1954年认为“夷”和“倮倮”等称谓也带有民族歧视色彩,在领导下不应该有华夷之辨,夷字不利于民族团结,将夷族改称为彝族。彝是古代的一种青铜器,认为彝字底下有“米”又有“丝”,有吃有穿,而煮饭的锅也有了。从此,“彝族”就被正式定为西南各个落后族群的统一名称。在1956年进行改革以前,凉山彝族自己是连一根针都不能制造的,当时汉族商人用一根针就可以从彝族手中换到十个鸡蛋。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刀耕火种,在1956年以前耕地都是使用木耙、木犁。
凉山彝族自称为倮苏,“倮”在凉山彝语中是黑色的意思,“苏”是人的意思,倮苏一词直接翻译成汉语就是黑人。唐朝时期曾经把他们称为“乌蛮”,他们最早出现在四川境内是在隋唐以后的事了,之前四川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个种族的存在。
唐朝时期的西昌是西南之雄镇,城市规模相当之大,设有嶲州都督府,是大唐王朝经略云贵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无暇南顾,南诏与吐蕃联兵攻陷西昌,“都督见虏,兵士尽擒”,西昌地区数十万汉族军民被掳往云南为奴。南诏又把其境内乌、白二蛮大量移入西昌,彝族才成为今日四川的一个人口较多民族。回顾这段历史,是有助于帮助我们搞清楚凉山彝族并不是四川的土著民族,更不可能是先秦时期古蜀人的后裔,又怎么可能是古代四川广汉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呢?
根据现在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凉山彝族的父系y染色体与现代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荼人和泰米尔人是同类,凉山彝族的常染色体也携带有明显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种的基因,这表明凉山彝族并非东亚土著民族,而是在某一历史时期才从印度次大陆进入或云南,又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才大量进入四川凉山的。凉山彝族以家支姓氏和血统来划分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完全就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翻版。古蜀人实行土葬,考古中发现蜀王所使用的都是船型棺,这表明他们的祖先长期生活在江河水泊之间,船棺正是这种生产生活在丧葬文化中的体现。而凉山彝族来自于古印度,受古代印度文化的影响,历来实行,从来不用棺椁。
名副其实的浅浅,浅薄、浅见、浅到羞辱诗歌的境界,这让出过李白、杜甫,号称文化深厚,源远流长的诗歌大国情何以堪?
我对浅浅本人没有任何成见,况且看到浅浅文学博士、副教授的头衔,顿生敬佩之情。但看了浅浅的屎尿体诗,才知屁滚尿流,啦满吧吧的幼童屁股里藏着黄金屋,藏着闫如玉。
浅浅作为我敬佩的当代文豪贾平凹之女,头上的光环是一出生就有的,当年鲁迅先生“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今浅浅屎尿横溅,皆成诗歌,异曲同工之妙也!
浅浅作错了什么?什么都没作错。屎尿诗怎么了?吹捧的人也不在少数,也不乏名流、文人、教授、文学评论家。你们欣赏不了,是你们的水平低,阅历浅,大惊小怪!
浅浅,或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豢养文人的缩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文化符号,是诗歌的最后,也使我们这些人成为诗歌死亡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