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我认为二胎可以生,但时机尚不成熟。说实话,孩子现在得了这么重的病,正是需要家长陪在身边开解、沟通、呵护、照看的时候,让孩子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才是你们俩的当务之急……如果此时此刻你们俩不合时宜地来怀二胎,那不是让孩子认为你们准备要放弃他(她),让他(她)自生自灭吗?(不光是孩子,连我都这样认为)抑郁症不是不治之症,但也同样不可小觑,孩子那不可名状的痛苦是任何健全人都无法体会的……所以建议你们暂时打消这个念头,夫妻俩全力以赴地带孩子看病,监督他(她)遵照医嘱认真按时吃药,多和孩子谈谈心,找出他(她)不快乐的诱因,陪孩子多运动,多旅游,让他(她)放松心情,争取早一点把病情控制住。等他(她)有所好转,你们征得孩子同意后,再考虑生二胎的事情吧!
我曾经因为小美的病情,专门查过抑郁症相关的治疗。
书上说,抑郁症治疗通常分两大派系:生物精神病学派,俗称“有脑无心”,主张药物治疗;纯心理学派,俗称“有心无脑”,主张通过改善情绪、认知、行为等治疗抑郁症。一般复发3次以上,药物已经不能轻松解决了,医生大多会建议患者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望能重构患者的认知,以达到彻底治愈。
小美是我的大学同学,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察觉出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她性格活泼,与人和善,是一个很好相处的女孩。她的不一样,在她表白被拒后日渐凸显出来。比如她和你说话的时候会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你看,反应也会慢半拍。再比如,她能一夜不睡,等在那个男生楼下,只为了和他说说话。
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她已经出现很严重的幻听了,可她一直在很努力的让自己听清别人说的话,这样才能和自己脑子里的臆想作斗争。可惜当时的我们还太年轻,只是觉得她有点奇怪,便就被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并没有给予她太多的关注。
后来直到她休学,我才断断续续听说她的消息,听说她父母对她不离不弃,专门停职带她去环游大好河山了,后来她考上了心理学研究生,遇见了很好的室友,逐渐与常人无异。
我身边就有得了抑郁症的女士。在上大学的时候,由于失恋,整天胡思乱想把自己整抑郁了,后来还休学了一段时间。工作以后也看不出来曾经抑郁过,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后来成了家,有了孩子,日子过得不错,就这样过了20多年,孩子也大学毕业了,也工作了。有一天,突然就跳楼了。
抑郁症的人最好不要带孩子,这是一个治疗抑郁症的医生的建议!
我的观点是基于日常的工作经验以及抑郁症的症状特点得出的。抑郁症患者首先是精力减退,特别容易疲劳的,单独照顾一个孩子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会给抑郁患者造成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再者说,抑郁症患者本身还会有思维迟缓,注意力集中困难等问题,这样的条件照顾一名孩子也是显然不适合的,小孩子一眼都离不开人,不细致入微,无微不至的照顾很容易出现纰漏,给孩子造成实质性伤害。
还有我们不能忽视的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知道,抑郁症患者看世界的角度多是悲观、绝望的,整个人往往存在着明显的负面情绪,而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会直接受到抚养人,尤其是母亲的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好的还是坏的。其中,幼年时期造成的不利影响,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还可能成为今后出现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经常说,童年负件是很多精神障碍的主要致病因素。
有一种本不愿提及的最极端情况:抑郁症患者在带小孩子的时候如果突然产生难以抑制的想法,往往因为担心自己后留年幼的孩子在苦难的世界而产生极端的扩大,这在最近的新闻中也时有发生,经常看到。所以,为了孩子一定要慎重,不要增加孩子可能面对的风险。
抑郁症患者本身是病人,不适合照顾孩子,所以最好寻找能够替代的解决办法,实在无法替代也应该时刻观察患者,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疲劳和烦躁表现,应该立即让患者休息,恢复精力,避免烦躁情绪加重。
最近很多网友在网上提问生在一个抑郁症家庭,一个精神病家庭怎么办?有什么解决办法?其实造成他们消极或患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患病家属的童年陪伴问题和可能的遗传倾向性。既然遗传倾向性是我们无法左右和改变的,那我们就应该尽量避免患病孩子的童年陪伴中出现过多的负面情绪,这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处理好这样的情况。
如果明确诊断了抑郁症,应该首先服药治疗,否则病情加重,既使有了孩子你也无力照顾,而且产后有可能加重抑郁情绪。服药期间是一定不能怀孕的,抗抑郁药物对胎儿有至畸,和流产的作用,但药物的不同也因人而异,不过医生都不建议孕期服用抗抑郁药物。你目前还没有怀孕,最好通过治疗等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怀孕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