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为什么正常人不嫌弃精神病人(失业一段时间了,也没多少存款,男朋友没有)

失业一段时间了,也没多少存款,男朋友没有

感谢大圣的邀请,对于这个问题呢!我想说的是你没工作就去找工作,人不能闲着太闲了容易堕落,你也不要拿你失业了这件事去证明什么,这没有什么意义,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一个人好吃懒做,整天还像你要零花钱,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呢?一次两次的也就算了,时间久了都会厌烦的,所有说啊还是好好找个工作做吧!至于他对你怎么样你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因为你是和他日夜相处的人,我们看到的很片面,但是我们会祝福你们俩走进婚姻的殿堂,好了就说这么多,祝生活愉快!!!

我天生不喜欢恋,有错吗

没错,但是你也不需要拿“支持恋政治正确”来进行对比。

你可以讨厌,甚至憎恨任何东西,这是你自己的权利,要你不主动去攻击这些你不喜欢的事物就可以了-他人同样有同等的喜好权利。

孩子讨厌猫,那他可以离猫远一点,当有猫上前的时候他也可以驱赶。

但是如果猫本身没做什么侵犯他的事情,孩子仅仅因为讨厌这个物种就攻击它,它,这显然是不对的。

当你在路上看到恋的时候,不论你觉得多恶心,只要他们的行为不触犯任何一条法律法规,那也与你没什么关系。

你可以选择的是看向他处,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这不叫善良,这叫克己。

作为精神病患者家属,应该怎么坚持下去

我20岁时患病,25岁结婚,儿子高中时期,妻子突然闹离婚,我不吵不闹,离就离当即就办了离,什么都分好了,他说儿子跟她可以,财产也分了。没有影响儿子的学习,儿子考上了本科,读书的费用跟本不是她,都是我的,我也不同她计,我给因为他是我的儿子。虽离婚了,但是,她总是计着我的钱,我能给的都比,离婚不离居,但是,我说过离了别想我复合,直到现在。作为家属,她给了我什么安抚,没有,她只有给不断的精神压力。说到底我是不会离婚的,但是,要离婚我也不怕。也许O型的人,天生是乐天派,很多都能睇得开。作为家属,怎样面对病人,精神病就是精神出现了问题,很多时候家属不要去加以控制人性自由,精神是会跑回正常的,要敢于面对,不要抵毁,另外一注重药物治疗,二,适当引导病对事保持思维正常,三,要放开对他的社交行为,四,不要语言伤害。5,让他适当的体能活动或劳动或工作。

为什么很多女性喜欢有「禁欲系」感觉的男性

这是肯定的,不能说是禁欲但最起码自制能力强,与这种男人在一起有定的安全感,大多数女人看起来随便,但对于自己的底线还是很看重的。战术上有句话:守若处子,这是有一定的道理。当然还有一句俗话:不怕女子生得贞,就怕遇上厚脸皮。这也就说女人也怕碰上脸皮厚的人。往往男女拍拍之后,很多女人是很后悔得。当然靠吃这门饭的特殊行业的女子另当别论。所以女孩子喜欢玩,又想占点小便宜,最好的办法是和那些自制能力强的人在一起玩,即开心又安全。这就是为什么女孩子喜欢柳下惠之类的男人。

身边有没有人患上精神症,有多可怕

我父亲去世以后,我母亲精神完全崩溃,以至后来患上了精神症。开始时,母亲只是不吃不喝不与人交流,整夜整夜坐着,困得实在睁不开眼时,才肯昏睡一会儿。直到有一天夜里,我从睡梦中惊醒,发现母亲端着蜡烛满屋子寻找,口中念叨着:我知道你回来了……

我父亲去世,我母亲只有42岁,父亲生前是一名中学老师,母亲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着一家人。在母亲眼里,父亲就是她的天,更是我们家的天。父亲从乡里调到了镇上中学以后,把乡里的房子卖掉了,但没有买镇上的房子,按照父亲的计划,我们在镇上租两年房,两年以后父亲可以调入市里中学,房子最终计划在市里买。

还没等市里调令下来,父亲就突然得病去世了,父亲从生病到去世,不过短短一个清晨的时间,我们家的日子瞬间跌入谷底,赚钱养家的人不在了,今后的日子没有任何出路。

母亲心疼父亲吃苦受累把我们从农村带出来,眼看着日子越来越好,却撒手人间,她心里后悔当初没有阻拦父亲的进城计划,面对再也不能开口说话的父亲,母亲哭着数落父亲咋这么狠心,就算瘫在床上也比扔下我们娘仨好。

第二天,母亲从撕心裂肺的哭喊,变成了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亲朋好友担心母亲会寻短见,大姨和小姨开始轮流住在我们家看护母亲,夜里大姨发现母亲瞪着两个眼睛不肯睡觉。

等到第三天,母亲已经饿得没有力气站起来,大姨端着一碗粥到母亲面前,说:你今天必须把这粥喝掉,否则不让你去送他(父亲)上路。母亲有气无力地勉强喝了小半碗米粥,那天夜里为了让母亲睡觉,大姨在母亲的粥里加入了医生开的一片镇定片。

送走了父亲,母亲性情大变,不洗脸、不做饭、不吃饭、也不肯和别人交流。房东来收房租,母亲像傻子一样看着房东,没任何反应,大姨掏钱替我们交了那个月房租。

大姨是医生,小姨家里有两个孩子,7天以后,她们都回了自己家,洗衣做饭的事情就落在了我身上。每天我做好饭,端到母亲床前,母亲有时会在我的注视下吃几口,大多时候,她让我放在一边,可是,等到我和弟弟吃完饭,母亲的饭经常一口未动,弟弟会坐到母亲身边,无助的望着母亲,这时候母亲会象征性的吃几口饭。

周末大姨来我们家看母亲,夜里大姨想住下,母亲哭着求大姨走,母亲说她谁都不想见到。那时候母夜不肯服,夜里也不肯脱袜子,每次我凌晨醒来,看到的都是坐在床上沉默无语左右摇晃的母亲,看着母亲的背,我担心也害怕。

这种害怕在父亲去世一个月以后的一天夜里达到了顶峰,那天夜里两点多,我突然被脚步声惊醒,睁开眼,我看到母亲端着蜡烛在屋里到处找,口中念叨着:我知道你回来了,让我见见你吧。

黑夜里那种气氛让我害怕得几乎不会呼吸,但一瞬间,我又明白了母亲话中的含义:母亲的意思是父亲回来了。我脱口而出喊了一声:妈你在干嘛?

母亲被我惊到,猛然转身直直地看着我,然后半天没说话,我们娘俩就那样在黑夜里僵持着,几分钟以后,母亲转身回到床上,说:睡吧。

第二天,我忍不住问母亲夜里在找什么?母亲说自己睡着了感觉有人在她耳边大口喘气,她觉得那是父亲回来看她了,于是突然转身面对,但什么也没有,屋里有很浓的香纸味道。她怕开灯惊醒我和弟弟,所以点了蜡烛到处找。

虽然是白天,我听了母亲的描述也觉得心里发憷,借邻居家座机给大姨打了,大姨来到我家劝母亲: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你已经出现幻觉。可母亲一口咬定夜里确实有人在她枕边大口喘气,屋里的确有香纸味道。

从那天开始,母亲夜里早早就打发我和弟弟睡觉,我细心观察母亲,发现母亲白天有了一些异常行为。母亲的嘴会一直在动,有时候,我能听到母亲窃窃私语,我问她在说什么时,她却没否认自己说话。

很多时候,我和母亲说话,她就像没有听到一样,我发现母亲的眼神变得空洞,偶尔和我说话,也是前言不搭后语,心不在焉。我担心母亲有问题,又去找大姨,大姨和我说母亲已经陷入一厢情愿的幻想里,而且长时间夜里不肯睡觉身体受不了。

大姨带母亲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母亲精神焦虑,要求注意休息,为了让母亲夜里能安心睡觉,医生给母亲开了镇定药物。

靠着镇定药物,母亲夜里终于整夜安睡了,可是,两个月以后的一天夜里,母亲又出现了新的症状。

夜里大约一点的时候,母亲突然肚子疼,母亲年轻时候有肠痉挛的病,犯病的时候,腹痛严重,但只要能去及时去如厕一次,症状立即就缓解。母亲去厕所,我不放心也穿了外衣下床打算跟到院子里去,就在我下床的瞬间,听到一声撞击门的巨响,等我走到外屋,发现母亲已经昏倒在门里。

弟弟和我扶起母亲,两分钟以后母亲醒过来,疑惑地问我怎么了?此时她的肚子也不再疼了。

把母亲扶到床上,母亲也彻底清醒了,前额撞得鼓起一个大肉包。第二天,母亲又说晕倒时梦到父亲回来了,父亲问母亲要不要跟他走?母亲怪我和弟弟叫醒了她,她还没来得及回答父亲。

这次事件以后,母亲经常会突然之间不自觉地笑出声,母亲坚信父亲在某一个地方看着她。而她自言自语情况更加严重,有时候,我和弟弟说话时,母亲会突然大发脾气,说我们打扰了她,她正在听一首好听的音乐,大姨怀疑母亲患上了精神症。

为了不让母亲病情发展,大姨煞费苦心地买了三张体检卡,拉着小姨和母亲去体检,其实母亲的检查比小姨她们多了脑部影像。检查结果,医生确诊了母亲的精神症,原因肯定是父亲的突然离世引起的。医生说母亲很可能是短暂性的精神障碍,如果能及时治疗,有希望很快恢复正常。

母亲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她在和自己脑海中的人与事对话,那些声音,都发自母亲心里。为了把母亲从妄想与幻觉中拉回现实,医生开了很多药物,吃了药以后,母亲变得爱睡觉,但有了一些痴呆的症状,反应也明显比以前慢了很多,口渴严重,还出现了便秘的症状。

有一天,母亲发现自己吃的药物说明书,她开始拒绝吃药,我在倒垃圾的时候,发现母亲把她的药偷偷扔进了垃圾桶。大姨告诉母亲说这些药只是为了让母亲安心睡眠,可母亲完全不相信大姨说的话。

在我们注视下,母亲会把药含到嘴里,但她其实是把药压在舌头底下,趁大家不注意再偷偷吐出来。

这种不配合治疗后来发展到母亲不肯吃大姨给的食物。有一次大姨在食堂买了包子给我们带过来,母亲坚持说大姨在包子中下药了,说什么也不肯吃,不知母亲不肯吃,也不让弟弟我俩吃,弟弟当时刚咬了一口,母亲夺过弟弟手里的包子扔在了地上,大姨那天伤心的哭了。

母亲开始怀疑亲人要加害她,家里食物只要别人动过,她就不肯吃,好几次,她扔掉了我刚刚做好的晚饭。拒绝任何人进入我们家门,她还找来换锁的人,把家里的锁芯换掉了,夜里母亲整夜整夜在屋里走动,走累了就站在父亲遗像前自言自语和父亲说话,回忆前半生他们一起走过的路,弟弟和我经常顶着黑眼圈上学。

眼看着母亲不肯吃药,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大姨和小姨商量把母亲送到精神病院。

那天大姨偷偷约了精神病院的车,趁着周末我在家给她们打开门,在母亲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母亲被医生带走了。母亲走后,我和弟弟抱在一起哭起来,那天晚上,我们谁也没有吃晚饭。

因为大姨是医生,和市里精神病院医生也有相识的,过了一星期,大姨又作主把母亲接回来。按着医生所说,母亲的症状其实不用住院,在精神病院,母亲亲眼看到了严重精神病患者的状态,大概母亲害怕自己真的变得六亲不认,回来以后,母亲按时吃药,大姨安排的事情,母亲也不那么抵触了。

为了让母亲快速恢复正常,寒假的时候,大姨从医院拿回了一批工作服让母亲制作,母亲曾经学过裁剪,平日里喜欢给自己缝制衣服。大概母亲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有赚钱能力,做完那批工作服,母亲的病已经好了一大半,最主要的一个原因,那批工作服,医院急等着穿,母亲经常夜里还在赶制,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的睡眠变得正常起来。

75岁的母亲(左)85岁的大姨(右)

第二年春天以后,母亲再去医院复查,医生说已经可以不用继续服用药物了。

母亲的病后来又有过两次复发,因为母亲自己正视病症,主动去找医生检查,及时用药,避免了病情的严重性。

母亲的精神上还是留有一些后遗症,比如后来弟弟考上大学的时候,母亲完全不知道为弟弟准备任何物品,从学费到一衣一物,母亲没有任何概念。只要惹她不高兴,她就会大吵大闹,什么出家当尼姑、夜里跑出家翻过一座大山之类的行为都曾经有过。

如今母亲75岁了,有时候感觉有一点老年痴呆症状,但母亲喜欢看书,只要拿起书本,她就能专注看书。

一边看书,一边记笔记的母亲

关于精神症,母亲这种应该属于急性精神病障碍,起病急,但治疗效果还是好的。因为伤心和思念过度, 母亲从幻想父亲活过来,发展到出风幻觉,自言自语,自说自话,最后有了被害妄想症。母亲的病没有家族遗产史,但这一切与母亲本身性格也有一定关系,母亲本身就是比较固执、多疑。

如何预防这种情感伤害的精神病症状,我觉得首先家人要多关心,在发病之初,病人的症状常常处于似病非病状态,比如焦虑,病人在发脾气往往会被忽略,身边的人会单纯以为病人是情绪引起行为激烈,病情冶疗。母亲的精神疾病起因是思考、妄想、失眠引起的,最初只是情感问题,严重以后,就成了病症,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精神病,这时候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治疗。

心病还需心药医,查找外因,家人需要给病人情感上更多关注,帮助病人找到适当的精神寄托,转移关注点,避免精神刺激、养成良好睡眠、增加户外活动,减少病人独自胡思乱想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但遇事不要太固执己见,偏执与钻牛角的人容易产生精神问题。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