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1
得了抑郁症不是折腾死自己,就是在折腾家人的路上。然后,某天街头巷尾老太老大爷讲,哪谁精神病解脱了,最后一切归为平静,人们依旧拥嚷着过着太阳早起晚落的生活,仿佛这世间根本就没有出现过那个抑郁症患者。
除了重度抑郁症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以外,一般的抑郁症并没有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实,抑郁症在无时无刻的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长时间的焦虑症使人体系统紊乱,各个器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抑郁症只要积极治疗,是可以被治愈的,那么抑郁症好了以后还会复发吗?抑郁症一般治好后不排除复发的可能性,因为这类是心理疾病,一些特殊因素会引起复发。感冒还会时不时的患上,更何况心理疾病呢?如果不避免复发,则需要在康复后多参加公益活动,分散注意力,1.自身的性格有关系;内向的病人长期压抑,不和别人沟通,慢慢的话就会加入这种心境障碍的发生出现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以上的都要及时的就医治疗自己的药物治疗以后以后还是不错的而且说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以上的症状,需要及时的就医治疗,积极的药物治疗以后愈后还是不错的,作为家属和亲朋好友是不会觉得你这个事情是比较麻烦,所有人都愿意帮助你,所以说你也不用考虑太多,会麻烦到周围的朋友或者亲人。2.与患者所遇到的人和事有关系。但是对于患者自身的性格,对待事物过分较真、反复思考,在一次焦虑缓解之后,如果再次遇到影响自己的事情,比如考学失败、结婚、离婚、家庭变故、天灾人祸的时候,性格会自己再次患咨询症,这种焦虑实际来源于患者自己的内心体验。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放宽心态、积极地对待事物。减少这些外界刺激,对神经和情绪的损伤抑郁症其实就是心灵的一个小感冒,积极的面对,以后适当的接触社会,多和人交流,适当的运动,分散注意力,早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种情况还是愈后比较好的,而且复发率可能会较低,或者不复发。
我没有得过抑郁症,但我遇到过精神状态很不好的人,我不好到什么程度呢?去他家里,你就见到他坐在床上,背靠着墙不想说话,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甚至不愿意看到妈进他的房间。那天我去他家,我看到他明明是因为心理和精神上有压力,只是无处发泄而已,这时候妈却并没有察觉自己儿子的真实需求,而是去厨房洗了一个苹果给他,结果这个举动反而招致儿子更强烈的敌对情绪。当时我很不理解,觉得别人是为你好,给了你一颗苹果,你非但不感谢,还将别人赶出来,实在不可理喻。现在我好像明白一些了,当一个人长期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身边没有一个理解他的人,唯一和自己最亲的母亲,完全“看不见”自己的痛苦,这时候他一定很孤独。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妈患有精神疾病,有时候也会歇斯底里,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母亲,又怎么可能察觉自己的儿子正在遭受精神上的煎熬。对于抑郁症症患者,他们不是不知道感恩和感谢,他们只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完全理解自己的人,这种深深的孤独感,对别人表面上敷衍的关心,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你的帮助对于他们来说更让他们有种不被理解和接纳的感觉。尤其有些人,在不能理解抑郁症为何物的时候,用一些:“想开点,勇敢一点。“这样的话,只会让他们更加感受到被排斥和不被理解。一个人感冒了,已经很不舒服了,你却只对他说你怎么那么脆弱,这不是关心,也不是真正的理解,所以才会让人感觉很烦。
亲人离世后,家人往往会非常痛苦、心情低落、不爱说话、睡眠差、饭量减少等,看上去和抑郁症的症状很像,实际上这是由亲人离丧引起的丧亲反应。不过如果丧亲反应过于强烈或异常,或者丧亲2个月后仍然表现出抑郁的全部症状,就应该建议家属去医院做检查和干预了。正常的丧亲反应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否认阶段。这一阶段的家属无法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显得很麻木。家人离世的悲哀会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时候需要亲友需要帮助家属认识、面对接受丧失的事实。对于家属来说参加告别仪式与葬礼等仪式性的活动有助于转关当下的角色;可以与亲友交流自己的丧亲体验,回忆与逝者共享的快乐和成功体验等。第二阶段是适应阶段。处在第二阶段的家属可以认识到亲人离去的事实,他们感到极度的悲哀与痛苦,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有时甚至会有死者仍然存在的感觉。这个时候的家属往往会因为觉得自己为亲人做得太少而内疚,有时甚至会将这种感觉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比如埋怨医生或其他人没能为其提供良好的照料。这个阶段发现、接受和表达自己的悲哀是十分关键的,有些丧亲的家属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会强忍心中的痛苦不表现出来,其实人在痛苦时人在痛苦时哭泣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反复的哭泣、诉说和回忆有助于家属情感的表达和发泄。第三阶段是接纳阶段。这一阶段的家属逐渐接受亲人已逝的事实,适应亲人已不在的生活并逐渐开始新的生活,并会通过回忆与其相处的美好时光来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