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不够深刻。
2.自我意识增强,,但还不成熟。自我意识开始分化,迅速发展。自我意识矛盾凸显,调控能力较弱。自我意识矛盾不但激化,而且出现混乱。
3.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一个人的修养即为素养,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与彰显。素养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素养涵义不断延伸,涵盖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素养。本文主要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选题意义与背景、当前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现状、核心素养的内涵、本质、特征等方面入手,阐述当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其价值所在。
通过文献整合以及问卷调查等发现,当代大学生核心素养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时代感强,但责任意识薄;求知欲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弱;社会参与性弱,自律能力弱;自我意识强,但自信心弱等,这与未建立有效的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核心素养未有效的融入课程标准等重要关系。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的不足,笔者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开发核心素养培养核心课程并融入课程标准;理清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素养的关系;改进改善大学生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改善教师教学;改善教育评价体制。
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辅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性心理育等。
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惧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惠,如神经衰弱、失眠、神经性强迫症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
心理健康课的目标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是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 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整理不易,若您受益
请您点赞,谢谢支持
人的心理问题,从一个孩子到一个垂暮的老者,都是问题。
心理问题表现在社会的各个层次,社会上,失去了坚定的精神理论作后盾,心理问题就成了混乱时代的根源。
人世间离不开阳光和温暖,人们偏离了爱的光环,就脱离了人间正道,社会的理念就成了问题,这是社会混乱的根源。
人类无时无刻都需要精神食粮,需要真理的肯定和定义。没有真理的导引,人们将要走过无穷天尽的弯路,就会与人类共荣共存的主义伟大事业,背道而驰。
把温暖的爱,奉献给社会,从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从基层和领导作起,共同奋进,为服务。
孩子在大学期间查出抑郁症,其实孩子早就有抑郁症的苗头了,只是家长没有注意而已,大学里发现的时候已经很是症状很明显而已。作为父母目前不是担心孩子的学业的问题,而是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问题。
如果你看过武志红老师写的“家为何会伤人”,你就知道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孩子只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所以要帮助孩子走出来,家长必须要改变,要学习。
1.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所以尽量不要办理退学,家长跟学校辅导员沟通好,办理休学就好了。
2.抑郁症通常是指患者的限制性教育和认知的扭曲及家庭的有毒教条引起的症状。所以需要改变的不单单是孩子,父母也需要改变。
3.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孩子都出现抑郁症了,讲理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家长需要感性多一点或者感性替代理性。
你可以拥抱孩子,让他感受到父母亲的爱;不管孩子的行为在你眼里有很多的批判,但你只需接纳孩子的一切。不管孩子的学习,给他自由的空间,孩子想玩游戏就玩,想睡觉就睡觉。家长都无条件的接纳孩子,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感动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4.寻求外界的帮助,找当地正规的心理机构进行心理疏导。最好是孩子和家长都接受心理疏导。如果孩子不愿意接受心理疏导,那家长也要去学习。家长通过学习,夫妻关系变和睦了,家里充满着正能量,家里的能量场就高了。因为同频共振的原理,家里能量场高了,家就变温馨了,孩子也能接受到家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
5.孩子的抑郁其实是成长中的绊脚石,也是孩子开始开悟的时候。家长不干预孩子的成长,向内看,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只须静待花开。
何其自信,本自清净;何其自信,本自具足;何其自信,能生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