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教育 > 大学生心理

如何进行抑郁症危机干预(抑郁症崩溃的时候怎么办)

抑郁症崩溃的时候怎么办

曾经有一个名人说过一句话: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其实,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抑郁症。

要面对抑郁症,首先要对抑郁症有基本的了解。

首先从心态上来说,抑郁症患者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抑郁症其实就像感冒生病一样,是一个小问题,不需要恐慌

二、正确面对它,不要让自己空闲下来乱想。

其次,要切实行动起来,不要再活在幻想当中。

1、一定要走出去,多与人接触,不要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

2、培养一项自己的爱好,一旦有爱好,就会有事情可做,会释放体内的压力;

3、必要时一定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做心理治疗;专业人士会有比较好的方法带你走出来。

4、坚持一项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踢球等,和别人结伴而行。

5、实在严重的话,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

最后,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走出来。加油

如何帮助有重度抑郁症的朋友

重度抑郁,不想工作,影响了正常生活,说明您朋友的社会功能已经严重受损了,这时恢复正常生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受正规的治疗。您朋友不想吃药的心理我十分理解,因为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和您朋友一样,觉得抑郁症就是自己想不开、心情不好了,殊不知在您心情不好的同时您的身体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抑郁症为什么要吃药。

抑郁症的病因

不开心、心情低落这些心理因素只是抑郁症的发病的一部分原因,而不是全部。

抑郁障碍患者存在神经递质水平和神经递质相关神经通路的功能是,甚至是结构的异常。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说的多巴胺、5-HT、去甲肾上腺素的失衡是导致抑郁障碍的主要原因。而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剂选择性5-HT受体再摄取抑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就是用来维持体内神经递质平衡,维持情绪稳定的。

重度抑郁常导致患者

抑郁症的患者会感觉到无用,无助和无望。他们经常会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充满了失败,一无是处。他们总是感到自己为力、孤立无援,没有人能帮助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出路、没有希望,到前途渺茫,这些症状常以观念紧密相连。

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会产生自责自罪,甚至是罪恶妄想。他们不再自信,对任何成功都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自己只是凑巧罢了,自己毫无功劳;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和错误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作为让人感到失望。

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常伴有消极的观念和行为,他们脑子里反复盘旋与死亡有关的观念,感到生活一切都没有意义、活着没意思,没劲,甚至思考的时间地点和。抑郁障碍患者最终有10%到15%死于。

高复发率决定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抑郁障碍复发率高达50%到85%,其中50%的患者的疾病治愈后两年内复发。为改善这种高复发性疾病的预后,防止复燃疾复发,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

即使这样,经过抗抑郁治疗,大部分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或显著减轻,但仍有15%未达临床治愈,复发率为35%。首次抑郁发作缓解后,约半数患者不再复发,但三次未发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今后复发的风险率为100%。您的朋友是首次治疗,治愈的希望很大,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希望您把以上信息传递给您的朋友,让他了解重度抑郁吃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家人和朋友对患者的社会支持也很重要,这样会使患者不再孤独,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

怎样才能帮助一个想的抑郁症患者

原本不想回答与抑郁症有关的问题,不希望自己的轨迹和抑郁症挂钩。但是想想或许答题也算是抵抗抑郁的一种吧,或许有人看见我写下的这些东西会感到自己不孤单,或许这个答案还能帮助抑郁症患者的家人朋友了解他们的心理。所以还是写了。希望过一段时间回头看,能够坦然地说一切都已是过去式。

就我个人来说,抑郁症对思维的最大影响,是哪怕一点微不足道的烦恼也会造成极度痛苦的情绪海啸。比如和谁闹了个小矛盾,正常状态下哪怕是产生负面情绪也只会围绕着矛盾本身,但是在抑郁状态中就会想得很深。比如我和他闹矛盾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和人相处→我只会给人带去不愉快→我这个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看上去根本不构成逻辑关系,但这就是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模式,不管多小的事情最后都会归结于对自我的厌恶。因为过于厌恶自己,所以哪怕明知这么想是不对的,还是会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自己。

然后是对一切失去兴趣,包括自己原先很喜欢做的事情。没法集中注意力,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或工作状态,严重时连吃饭睡觉说话走路都做不到。有时候会哭得停不下来,但不是为了具体的事情哭,而是一种机械性的泪流不止,感觉自己像坏掉了的水龙头,已经停不下来。有时候则内心麻木到哭都不会哭,会在同一个地方维持同一个姿势很长很长时间,比如躺在床上睡不着又不想起,什么都不会想,大脑整个是空白的。不想说话,甚至无法顺利地在脑海中组织语言。与世界之间好像隔了一层,外界的一切刺激传到我这里时都会慢半拍。就好像什么事情在我面前发生了,我见到了听到了,但是它对我来说不产生任何意义。

会非常想死。倒也不是因为什么特殊原因,就是很简单的想死。“死,死,死”在脑子里以大号加粗黑体字,除了“死”什么都意识不到,那种想死的念头过于强烈,盖过一切。平时再怎么热爱生活再怎么积极乐观,到了真发作起来的时候都不管用,因为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种心理层面的东西,而“死”几乎是一种生理冲动。心理上的感觉不可能强得过生理上的感觉。不知道怎么描述。

关于感情,抑郁症患者态度比较矛盾,我个人的感觉是“知道有那么个东西存在但是不能很清晰地体会到”。你明白你心里有感情,也知道你被爱着,平时也会像平常人一样因为爱与被爱觉得温暖或感动,但有很多时候好像还是隔着一层。有时候会觉得“为了关心我的人我一定要振作起来,不能自私不能自暴自弃”,但这更像是一种责任而非主观意愿,有种强逼着自己往前走的感觉。同时,总会觉得,再亲近的人也不能时时都理解我的想法,永远不能。

比较重要的一点,即使是有抑郁症也不会成天愁云惨雾以泪洗面。还是会开心,只是这种开心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而且是很浅层次的。这种开心比较类似于看见一个好笑的段子然后应景地笑上几下,而不是走在阳光下觉得世界真美的那种充实持久的幸福感。

更多的时候我体会到的不是悲伤,而是疲惫,是价值感的缺失和活力的缺乏。哪怕在一切顺利、根本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也会时常莫名其妙地觉得“好累啊,好想一了百了”。寻常人看见春天山花烂漫,会觉得生活在这个绚烂的世界上真是太好了;而抑郁症患者会有两种可能的状态,第一是“嗯春天很美,花很美,但是都与我无关”。第二是根本看不见春天也看不见花。

发现题目中还有一个小问没有回答,关于。

为什么同样是抑郁症患者,同样情况较严重,有人了而有人没有呢——我想这其中的区别,主要是情绪是否得到合理的疏导和安抚。只要患抑郁症,或多或少都会有想或者是伤害的念头,这算是症状之一。而这种症状是间歇性的,也就是说,会在某个时间点特别特别想死,但是过了那个时间点又会觉得自己还是不想死的。不的关键,就是要平稳地渡过那个最危险的点。这种时候,亲人的支持就很重要了。

把一心求死的抑郁症患者从边缘拉回来的往往不是讲道理,而纯粹是感情,是“我在这里,我会始终支持你,所以要好好的,我们一起度过难关”。有时候处在万念俱灰的时刻,就好像溺水的人在海里挣扎,那份来自亲人朋友不问缘由的支持则像是救生圈。

但所有的大道理都没用。真的,都没用。尤其是“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这句话挺没说服力的——抑郁情绪排山倒海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真的不觉得死比活着可怕。

最后是来自病友的小建议:

1.如果觉得承受不住,心中不断涌现的想法,一定要去找心理医生。遵医嘱,该服药就服药,该住院就住院,该休息就休息,不要觉得自己能挺过去就逞强一个人撑着。求助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坚强的表现!!!

2.活得“自私”一点。多顾及自己的感受。不要觉得别人的情绪,别人的麻烦,别人的霉运是你造成的,不要把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归结于自己不够好。抑郁情绪十有是和深重的自我厌恶感联系起来的。接受自己,不要厌恶自己。

3.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去思索任何复杂的问题,纠结任何复杂的关系,作出任何复杂的决定!如果感觉快绷不住了,不管是什么大事都先放在一边,先去睡一觉再说。

总之,就一句话:放过自己。放过自己。放过自己。

怎么样抵抗焦虑抑郁症

抵御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去焦虑,抵御抑郁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去抑郁,可是人一旦患上焦虑和抑郁病症,你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焦虑和抑郁,如果自己能抵御的话也就不至于焦虑和抑郁了。

几乎所有的心理疾病都如此,自己明明知道问题所在,也知道如何才能化解,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错误行为,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患上心理疾病的人病,在行为表现上如同掉进了矛盾的漩涡,根本就不能自拔。

从你的阐述来看问题来源于具体的实际,也就是说你现在遇到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了,而是具体的情感危机。因为情感上的危机诱发心理上的焦虑,又因焦虑而导致抑郁,严重时就会出现肢体反应,进而导致身体上的不适等。

单一的心理问题可以直接就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你这种情况属于复杂情况,必须找准关键部位去进行拆解,例如:婚姻状况,是维系还是解除?是等待还是积极争取?你的焦虑和抑郁是绑定在这个问题上的,如果不把这些问题确定下来,就无法定位解决方向,没有解决问题的方向,就不能具体的实施解决办法,这就是你焦虑和抑郁的原因所在。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