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读心术是根据其无意识的活动所引起的反应来探测其物品隐藏的地方的一种技术"
会读心术的人一般较会察言观色,懂得心理学,一般会给被试者心理暗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读心术是心理学的一种门类,也是最原始心理学——主观心理学。
微表情是读心术的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微表情将心理暗示的范围限制在了表情上,而读心术则是在大范围的无意识活动范围内的。
先说说前深圳一起奸杀案,警察三天破案!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案子怎么破的,那个年代监控摄像头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DNA比对也不像如今亲子鉴定一小时出货。即使一小时出检材结果,在当时一座八百万人口的茫茫都市中找一个嫌疑人无异大海捞针。当晚还下了一场小雨,现场破坏严重。然而警察叔叔就是这么神勇,跟你聊聊这案子怎么破的。举例说明警界看家本领先给大家整理一下案情发生经过。某夏夜八点钟左右,喝得微熏的工人张某,走去工友李某家,想找他接着喝酒聊天。当他敲开出租屋房门后,被李某妻子告知,丈夫当夜值班,并不在家。张某见李某妻子穿着短打睡衣,顿生歹意,这里背山靠水,四下无人,于是他借着醉意强行闯入反锁上房门,将李某妻子。冲动过后他又非常后悔,熟人作案,大家相互知根知底,这个事情他是结不了局的,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屋内找了根绳子将李某妻子勒死。之后清理好出租屋,凌晨一点趁着浓浓夜色背着尸体越过山坳,将尸体绑住一块大石头沉进湖里。做完这一切,张某步行回自己家。由于思绪混乱,他在街道上漫无目的地行走,不知不觉走到凌晨五点左右,这时他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市中心地带。天蒙蒙亮,街上四下无人,在路过一座地标性大厦楼下时,他发现候车厅孤零零站着一位窈窕的少女,背着小皮包,似乎在等第一趟早班车。这时张某色心又起,走上前去,将这名少女拖进路边绿化带,过后将女孩儿脸朝下,按进灌木丛下一个两寸深的小水坑里活活浸死。过后媒体很快进行了报道,说这个年轻女孩儿刚到深圳半个月,住在表哥表嫂家,才找到工作才上三天班就惨遭不幸。我之所以对这个案子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看到报纸上刊登的现场照片,绿茵茵的草丛中淹着女孩儿的肩膀,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局部,但足够震憾,令人扼腕叹息。她还那么年轻,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虽然不足十小时一个区里连发两起命案,但警察还没意识到需要并案这一说,因为那边李某妻子的尸体还没有浮起。工人李某回家后,发现妻子不见了,屋里院外踪影皆无,附近为数不多的邻居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李某打遍给朋友亲属,均告无果。心里发慌的李某找到好友张某,研究这个事怎么办?最后李某决定报案,他让张某陪同他一起前往派出所,张某欣然答应。在派出所内,李某十分沮丧地向民警讲述了妻子失踪过程,一开始并未引起民警注意。一是时间还不足48小时,立案条件都不具备;二是像这种家庭矛盾、配偶出走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但是,站在一边陪同李某前来报案的张某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张某个子不高,黑瘦,其貌不扬,深圳这样的外来务工者满大街都是。他站在那里一会儿挠脸,一会抓头发,一会儿两手叉在前胸,李某在陈述过程中,张某左边一只胳膊搭在胸前,拄起右边胳膊,手捂住右脸颊。熟悉微表情知识的人都知道,这叫——“自我抚摸”。一个人在内心脆弱、慌乱、沮丧、害羞、心理预警抬升时,会产生大量的自我抚摸行为。包括两条胳膊交叉胸前,这是人类本能的自我防护,比如我们在火车站候车室可以看到大量此类现象,因为人在陌生环境里警惕性会自然提高。当时民警也不理张某,继续耐心询问李某妻子失踪的详细经过,就在李某讲述过程中,民警猛一扭头,冲张某大吼道:“你胳膊上的伤是怎么来的?!”张某吓了一跳,下意识猛一哆嗦,颤抖着嘴唇半天说不出话来。这个形迹可疑贼喊捉贼的报案人张某,当晚的结果自然是留滞。警察在没有检材结果、甚至在没有尸体的情况下一天之内连破两宗命案,靠的是专业知识——微表情分析。而那个微表情知识为零反侦查能力为零过于自信张狂的张某,无疑是“低智商犯罪”的范本。我甚至有些怀疑这个张某有精神疾患,因为精神患者有个显著特征是以为可以瞒过全世界,只穿个小树叶上街以为自己身着燕尾服。微表情分析也是演员的看家本事我第一次看到“微表情”这个词汇,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那时人文科学还不像当今这样普及,就连“同理心”这个词还没诞生。“微表情”我是在海岩的小说《便衣警察》里看到的,当然现在大家也知道了,作家海岩本人就是警察出身。《便衣警察》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男主人公周志明提醒女同事严君(电视剧里由宋春丽扮演)——“你回家之后要好好补习一下微表情,你还不过关……”那时候我还纳闷,警察为什么要学习表演呢?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最需要微表情分析的除了演员,当然还有警察。再给大家举个小例子,我喜欢看电视剧《过把瘾》,短短八集反复看,就为了看王志文。因为这是个好演员,微表情和肢体语言还原得好,而且他扮演的方言还是个市井小人物,心地质朴,还不像大款钱康那样懂得掩示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这使得方言这个角色本身成了一部行走的微表情教科书。举个例子:我们在这场戏里可以学到,一个内心真正讨厌你嘴上又不说的人,肢体语言是怎样的。当韩丽婷愤怒地质问方言,他与杜梅的真实关系——“你别以为别人是瞎子,你们俩串通好了一块儿来骗我……离婚?说得好听!谁知道你们俩什么关系?!”方言情急之下摊开双手为自己辩白:“本来就是离了!”这种肢体语言说明他向来是个坦诚的人,此时话语也很坦诚。然后方言激动地表示要找离婚证书给韩丽婷看,又觉着无趣,算了。左腿搭在右腿上,反向盘腿,这种肢体语言说明他内心已经极其讨厌韩丽婷了。如果他喜欢一个人,或是很认可一个人,应该是向对方盘膝而非相反。微表情既不是隐学更不是玄学,而是一门显学上面我举了两个例子,“微表情”是正宗的心理学名词,警察靠他办案、演员靠他赚片酬、普通民众有意和无意中都是“微表情”学科直接或间接受益人,你说是不是一门非常值得学习的学问呢?虽然不像牛顿发现地心引力那样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但微表情既不是隐学更不是玄学,它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基于自然科学得出的人文科学,是各国心理学家穷经皓首、积久年深得来的专业科研成果。讨厌读书啃大部头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来学习,比如美剧《千谎百计》(lie to me)、还有TVB剧集《读心神探》都是非常不错的、基于微表情分析学的高分电视剧。在欣赏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满满干货,不会有浪费时间之感。一个社会在走向物质文明丰盈的过程中,社会生活复杂化本身就是一个共生矿。或许我们原有的心理学知识已无法应对眼前的工作与生活,这需要学习,而且需要大量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就像导演姜文的一句名言:“快乐是需要学习的!”(全文完)
微表情属于情绪心理学的范围。
而读心术,也是观察个体的言语表情姿态,基本上是根据个体细微的外部表现来推测内心,应该再加上卓越的观察能力和强大严密的逻辑推理。貌似也属于情绪心理学,恩,犯罪心理学也可以有。
以上!
题主是觉得读书太枯燥乏味了吧,我来回答微表情是心里学的名词。通常是人们下意识的把心里面的情绪反应在脸部形成一种表情。在人们做不同表情或者某个表情时,脸部会流漏出其他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人类主要拥有至少7种表情,每种表情都表达不一样的意思。1. 高兴: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角尾部会形成“鱼尾纹”2. 伤心:秒不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抬起或收紧。3. 害怕: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4. 愤怒: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5. 厌恶: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6. 惊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7. 轻蔑:嘴角一侧抬起,做讥笑或得意笑状。推荐你看美剧《别对我说谎》,《犯罪心理》讲心理学,微表情。港剧《读心神探》是关于微表情分析的。还有两部国内网剧《心理罪》是关于犯罪心理学的,侧写,心理刻画都不错,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附几张代表的表情图